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截至9月上旬1454萬人因旱飲水困難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3日 17: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總庫容量130萬立方米的重慶市萬盛區青年鎮毛裏水庫現庫容量不到2萬立方米,大壩內一片乾涸(9月11日攝)。 記者李健攝

  初秋的北京,已是“一場秋雨一場涼”。但在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顯示全國最新旱情信息的監視圖上,西南、南疆和內蒙古大部還是三大塊深紅甚至棕色區域--重旱乃至極旱仍在肆虐。

  來自國家防總的最新統計數字,清晰地顯示旱情導致的災害--截至9月上旬,全國耕地受旱面積9358萬畝,1454萬人、919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抗大旱、保民生、促發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緊急行動,不僅千方百計實現了夏糧連續8年增産,一場確保受災群眾飲水安全、確保秋糧豐收的抗旱攻堅戰正在持續進行。

  一年幾旱,缺水日益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心腹之患”

  9月,收穫的季節。但在西南部分地區,莊稼卻大片枯萎。

  有“滇東糧倉”之稱的雲南省曲靖、昭通等地,出現持續時間7個月、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災。明晃晃的太陽持續煎烤著紅土地。不足一米高的玉米、水稻,被當地農民無奈地收割後用作飼料。

  今年汛期,全國江河基本安瀾,但從春到秋,從小麥主産區到“魚米之鄉”和西南大部,旱災卻相繼發生。

  受損的不僅僅是莊稼,人也在喊渴。

  “洗手幹”,是貴州農民對今年大旱的一種形象説法--剛把秧苗插上、把手洗乾淨,老天爺就再也沒下過雨了。“全村方圓8公里範圍內已經找不到水源,270多戶1200人全靠鄉村幹部送水,快一個月了。只要一天不送水,村民就沒水喝。”貴州省思南縣香壩鄉一碗水村村支書嚴小龍説,“全村800多頭豬、近300頭牛,基本上都被迫賣掉了”。

  今年以來,西南大部降雨量總體偏少,特別是入汛以來,部分地區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貴州、雲南兩省433條中小河流斷流,800多座小水庫乾涸。水力發電量大幅減少,部分工業企業被迫錯峰限電。

  而在中國水量最豐沛的“魚米之鄉”,今年也一樣飽受旱情肆虐。從年初到6月上旬,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少57%,除漢江流域外,其他地區降水量均創61年同期降水量最小值。曾經煙波浩渺的洞庭湖、鄱陽湖一度縮成一塊“小水洼”--水面減少了一半多。旱情最嚴重時,湘鄂贛皖蘇5省耕地受旱面積達5695萬畝,383萬人飲水困難。

  然後,6月初旱情在這裡“急剎車”,出現流域性旱澇急轉。僅一個多月後,旱象再度露頭。洞庭湖、鄱陽湖一年內兩度因旱“瘦身”。至9月上旬,鄱陽湖通江湖體已不足1000平方公里,遠低於多年同期均值2890平方公里水平。目前,鄱陽湖水位以每天0.1米至0.2米的速度急降。

  “早稻旱完,晚稻又旱,一年兩旱,實在少見!”江西安義縣義基村的種糧大戶杜木火感嘆。

  旱情像個幽靈,在不同季節、不同區域四處肆虐。去冬今春北方冬麥區的大範圍乾旱,導致旱情高峰時晉冀魯豫等8省有11151萬畝麥田受旱,246萬人、106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群眾拉水距離超過20公里,每噸水運費達數十元。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研究所所長丁留謙説,全球氣候變暖將加速大氣環流和水文循環過程,引起降雨徑流和水資源量及其時空分佈變化,從而可能導致中國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更加突出。

  一年幾旱的嚴峻形勢,正日益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的“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