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3日 12: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記者 孫旭超 武彥)2011年9月10日,是第九個世界預防自殺日,為此記者採訪了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 主任醫師:李獻雲女士,希望能引起公眾對自殺的關注、增強預防自殺的集體責任感和挽救試圖自殺者。以下是採訪實錄:

 

    記者: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目前我國自殺死亡的相關數據?

 

    李獻雲:因為我國目前只有部分省市會對死因數據進行統計,尚未在全國範圍開展數據統計,所以目前沒有相關的全國統計新數據。但是,在衛生部網站中公佈了居民病傷死亡原因的數據,是按照城市和農村來分類統計的。如果全國都能做一個統計的話,就很容易統計這方面的數據了。

 

    記者:那麼城市和農村比較的話,哪個自殺死亡率更高呢?

   

    李獻雲:就自殺死亡率來看,農村的自殺率還是明顯高於城市的,大概是城市的35倍。

 

    記者:那麼自殺死亡率中男女的比例又是如何呢?

 

    李獻雲: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女性自殺率明顯高於男性,從1995年到1999年的數據來看,女性自殺率比男性約高25%。但隨時間推移,男女自殺率差異正在縮小,女性的自殺率跟男性的自殺率趨於接近,特別是在城市;但是,在某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比方説老年人群,那麼男性的自殺率又明顯高於女性。而在農村的年輕人群當中,農村年輕女性的自殺率還是略微高於年輕男性,但總的來説,男女的自殺率正在接近。

 

    記者:那麼,近年來自殺率是呈一個怎樣的趨勢呢?

 

    李獻雲:總體來説,最近20年全國總的自殺率是呈一個明顯的下降的趨勢,不論是來自衛生部的數據還是來自其它地方的數據,都顯示自殺率是一個下降趨勢,農村的自殺率下降較明顯一些。

 

    記者: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5萬人自殺,而自殺成為青壯年人死亡首因,您對此怎麼看?

 

    李獻雲:是這樣,因為青壯年的患疾病死亡的幾率比老年人要小得多,所以死亡原因更多的是一些意外,那麼比方説交通事故、自殺等,所以説自殺死亡在青壯年死因中所佔比率較高。但並不是説這個問題就不值得我們重視,因為自殺畢竟是一個人為因素導致的死亡,而且是不必要的,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哪些人有自殺危險給予他及時干預,就可以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這種悲劇對人們來説是很痛苦的,白髮人送黑髮人,給家庭造成的影響也很大,給整個社會造成的損失也相當大,所以對青壯年的自殺問題,我們特別要關注。

 

    記者:有些人把此歸結為80後、90後的心理承受力較弱,您怎麼看呢?

李獻雲:我不這麼看, 這樣的解釋把複雜的問題給它簡單化了,其實無論處在哪個年代,各個年齡段都有各個階段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正視它,去了解到底什麼原因導致這一年齡段的人去自殺,然後針對這些危險因素,去做一些預防和干預工作,避免這種悲劇重演。

 

    記者:能不能談一下我國對於這個干預自殺的重視程度以及咱們這個行業現階段的狀況?

 

    李獻雲:這些年,無論從政府的層面還是從老百姓層面,社會層面,對自殺這個問題,或者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公開談論這方面的問題,也有更多的人願意為此尋求幫助,但僅僅是關注度的增加,國家投入的增大,還不能完全能夠滿足需要。所以,在此呼籲政府加大對自殺預防的宣傳、關注度和投入。

 

比方説,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它的成員國建立國家自殺預防計劃,很多國家都響應了,像美國、日本、英國、瑞典、澳大利亞,甚至斯裏蘭卡等,而我國尚未建立國家自殺預防計劃。沒有國家性的或者地區性的自殺預防計劃,會不利於自殺預防工作的開展。所以還需呼籲政府,把自殺預防工作的優先順序往上提一提。

 

而且,我國的自殺干預機構往往是分佈在精神病專科醫院或者是相關機構的下面,那麼它的力度就很有限。怎麼樣通過政府、國家、有計劃的把這些自殺干預機構整合起來,不僅要靠醫療衛生系統,更需要多部委之間的共同協作,合力來完成這個事情。

 

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發現,自殺死亡者當中,有精神障礙的人佔63%,那麼自殺未遂者當中有精神障礙的人佔到40%左右,這説明很大一部分人,它並不是在精神疾病驅使下才選擇自殺這條路,更多的是社會生活方面遇到壓力,讓他們覺得無法承受,從而選擇自殺。

 

而精神障礙本身,也不純粹是一個生物學問題,它也是一個生物、心理、社會方方面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説關注自殺問題,關注心理健康,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記者:有一些業界專家稱心理諮詢師的資質門檻比較低,許多的心理諮詢師培訓一兩個月就上崗了,這個情況是否存在呢?

 

    李獻雲:勞動部和衛生部頒發的心理諮詢師證書不太一樣,確實存在這個現象,從事心理諮詢這個行業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但是,心理學的發展尤其是在我國,相對比短,所以説這一領域的專業人員也需要一步一步來發展壯大,那麼對這個行業的規範,也需要一步步來完善。

 

    記者:咱們這個心理諮詢師,或者是心理醫生,他們的心理狀況由誰去監督呢?

 

    李獻雲: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怎麼樣,如果他們自己本身出了問題,他怎麼能幫到別人,這也是一個問題。但是如果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不僅僅是用來幫助別人的,也是需要用來幫助自己的,如果他能夠學會一些方法並真正掌握它,用這樣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説,也是一個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過程。

 

    記者:其實我問這個問題就是針對1997年,在廣州成立第一家自殺干預機構的姓陳雲清家中自殺一事的,你對此怎麼看?

 

    李獻雲:那個案例我多少了解一點,其實他本身並不是一個專業人員,他是一個熱心的志願者,他本來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但是他沒能用專業的一些技術來幫助自己,所以他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給自己帶來很大壓力,最終讓他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所以説,一方面我們要幫助別人,但不是盲目僅憑一腔熱心的去幫助別人,這個是一個基本條件;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用專業知識來武裝自己,同時,還要有一個隊伍,它不是你、我,個人來做這個事情,而是一支隊伍來做這個事情,這樣就不至於個人做的時候,做到一個承受不住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