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和平發展》白皮書首提積極有為的國際責任觀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7日 09: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曲星

  《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的發表,是中國在21世紀進入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以新的視角來闡釋自己對和平發展道路新認識的體現。正如白皮書所説,走和平發展之路,是中國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中國發展的內生需求。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人們注意到,這是中國政府繼2005年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之後,再次以白皮書的形式鄭重闡述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們首先想了解的是,六年之後就同一主題發表白皮書的必要性是什麼?新的白皮書比六年前的白皮書新在哪?

  發表新白皮書的必要性主要體現於時間節點、形勢演變、解惑釋疑、材料更新等方面。

  時間節點

  2011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十年前,當世界跨入21世紀時,中國領導人作出了一個重要判斷,即21世紀前20年是中國的重要發展機遇期,其最主要的特點是和平與發展的世界潮流,中國一定要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發展自己。十年過去了,歷史已經證明和平發展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中國將以什麼樣的姿態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決定著中國能否繼續把握和平發展的機遇期。2011年也是中國共産黨的90華誕之年,90年的歷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共産黨是如何把一個積弱積貧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帶入了世界民族的前列。中國能否繼續改革開放、繼續把握機遇,與中國執政黨怎樣看待當今的中國和世界密切相關。在這一重要時間節點,中國有必要重申自己的發展理念。

  形勢演變

  近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08年9月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發展中國家的群體性崛起,國際金融機構份額和表決權的變化,新的國際經濟治理平臺的形成,改變了世界經濟政治版圖,多極化有了實質性進展。同時,隨著信息技術和物流手段的高科技化,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我們生活的“地球村”越來越小。在一個“越來越小”的世界,在一個利益格局調整變動的時期,國家之間觀念與利益的交匯、摩擦甚至衝突都更為尋常,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互動也相應加強。因此,中國有必要進一步闡述自己的發展之路。

  解惑釋疑

  中國高速發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若干猜疑。2005年中國是世界第六經濟大國,而2010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名副其實的“一年一個臺階”。一個如此高速崛起的“後發大國”,對世界現存利益格局將産生什麼影響,引起了“地球村”鄰居們各種各樣的擔心和憂慮。西方發達國家擔心中國挑戰他們的既得利益和國際地位,發展中國家擔心中國重蹈西方殖民主義“取而不予”的老路,也擔心中國産品競爭力衝擊他們的民族産業,周邊國家擔心中國軍力強大後用武力解決領土領海主權爭議,國際社會擔心中國發展對世界資源能源和環境帶來的壓力。鋻於此,中國有必要對國際社會的疑惑作出新的回應。

  材料更新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舊的數據需要更新,一些新的數據需要提供。白皮書使我們了解到,中國的經濟總量從1978年到2010年翻了四番多,達到5.88萬億美元,佔世界的比重從1.8%增加到9.3%;人均國民總收入與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從2005年的24.9%提高到2010年的46.8%;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9740億美元;1979年至2010年,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0483.8億美元。同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進口的外國商品,為相關國家創造了1400多萬個就業崗位。過去10年,在華外資企業累計匯出利潤2617億美元,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從不足10億美元增加到590億美元。2009年境外中資企業實現境外納稅106億美元,聘用當地員工43.9萬人。舊數據的更新雄辯地説明了和平發展之路給中國帶來的變化,新數據的提供則直觀反映了中國發展給世界帶來的機遇。

  2005年的白皮書主要從中國為什麼必須走和平發展之路,中國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有什麼貢獻,中國依靠什麼來實現和平發展,中國怎樣與各國互利共贏,中國怎樣推動和諧世界建設等方面論證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剛剛發表的新白皮書在此基礎上,結合形勢的發展和國際社會的關切,又有了一系列新的內容,體現在對和平發展道路的界定,對和平發展目標的明確,對和平發展外交政策的闡釋和對國際社會關切的回應等方面。

  道路特徵

  白皮書從六個方面界定了“和平發展道路”的特徵:一是科學發展,即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統籌兼顧地發展;二是自主發展,即把國家發展的基點和重心放到國內,不向別國轉嫁問題和矛盾;三是開放發展,即把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結合起來,以開放的姿態融入世界;四是和平發展,即把為國家發展營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作為對外工作的中心任務,併為世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五是合作發展,即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展,以合作化爭端;六是共同發展,即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努力實現與他國發展的良性互動。

  發展目標

  白皮書回答了“中國和平發展的目標是什麼”的問題。明確了中國和平發展的總目標是國家現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中長期目標是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近中期目標是實現“十二五”規劃。在論證怎樣實現這些目標時,白皮書有針對性地強調了中國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挖掘自身資源和市場優勢,保護外資在華合法權益,創造公平有序的投資環境,對外投資項目注重改善東道國民生和增強東道國自主發展能力,承擔相應責任和義務等內容。

  外交政策

  白皮書用“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秉持積極有為的國際責任觀,奉行睦鄰友好的地區合作觀”概括了中國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其中至少有這樣一些新意,積極有為的國際責任觀是首次出現在政府公開文件中;把環保合作作為和諧世界的有機組成部分進行論述,與2005年的白皮書相比,反映了一種理念的昇華;正式界定了“核心利益”的概念,指出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國家統一,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從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三方面給如何實現“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指出了可操作的路徑。

  回應關切

  白皮書在全文多處對國際社會的關切作了回應。關於民主和人權,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繼續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要始終尊重人權和人的價值,發展為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關於中國的軍力發展,強調了中國有廣闊的領土、遼闊的海洋、漫長的陸地邊界和海岸線,面臨複雜多樣的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受到分裂勢力和恐怖主義威脅,因此中國的國防開支是合理和適度的,中國無意進行任何軍備競賽,也不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白皮書還表示,“中國不謀求地區霸權和勢力範圍,不排擠任何國家”,“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將力所能及地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中國的和平發展打破了‘國強必霸’的大國崛起傳統模式”,“中國樂見和支持發達國家繼續繁榮發展”,中國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這些都是針對近年來國際社會關切作出的解惑釋疑的回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