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大力弘揚沂蒙精神 建設核心價值體系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6日 0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內容提要

  ●以“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主要內涵的沂蒙精神,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山東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奮鬥、開拓創新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

  ●沂蒙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深厚、內涵豐富、價值巨大,在産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鮮明的時代性、先進性、開放性、實踐性。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沂蒙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就要高揚理想信仰旗幟、增強愛黨愛國意識、堅定改革創新理念、堅持正確價值取向、始終保持政治本色,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要在全體人民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沂蒙精神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誕生於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發展昇華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山東人民進行偉大實踐的産物。沂蒙精神從産生、發展到發揚光大,都與中國共産黨90年的偉大歷程息息相關。堅持弘揚沂蒙精神,必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科學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沂蒙精神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

  齊魯大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裡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淵源,也孕育了偉大的沂蒙精神。東夷文化好仁尚德的精神品質,儒家文化、魯文化的“敦厚重禮”、“仁愛誠信”,齊文化的開放進取、求真務實,催生了齊魯兒女忠誠厚道、誠實守信、艱苦奮鬥、變革圖強的精神品質。早在建黨初期,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就在這裡撒下革命的火種,1927年就建立了黨組織。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以沂蒙、膠東、渤海等革命根據地為代表的山東各地廣大幹部群眾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把對黨和人民軍隊的樸素階級感情轉化為對黨的事業、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無私奉獻的強大精神力量,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壯麗詩篇,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形成了以“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主要內涵的沂蒙精神。這種精神經過革命戰爭年代的洗禮、和平建設歲月的陶冶、改革開放時期的昇華,集中展現了山東人民的思想精神風貌,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

  “愛黨愛軍”集中展示了山東人民對共産主義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體現了黨群之間血肉相連、軍民之間魚水情深的親密關係,是沂蒙精神的靈魂。革命戰爭年代,山東人民萬眾一心,積極參軍支前,涌現了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全國抗日楷模村淵子崖、用乳汁救傷員的沂蒙紅嫂、支前模範沂蒙六姐妹、陳毅擔架隊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群體和人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山東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黨領導的偉大建設事業中,涌現了受到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稱讚的厲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溝和後來的九間棚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開拓奮進”高度凝練了山東人民改革創新、敢為人先、變革圖強的先進思想意識,是沂蒙精神的主題。正是這種秉性,使沂蒙兒女在翻身求解放中勇於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於冒極大的風險支持革命、參與革命,在求自由中不懈探索。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新時期,山東人民緊跟時代步伐,敢於衝破各種束縛和阻礙,敢於戰勝各種艱難困苦,銳意創新、開拓進取,實現了超常規發展和歷史性跨越,臨沂率先在全國老區中實現整體脫貧,山東迎來了經濟社會發展最好最快的歷史新時期,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艱苦創業”充分體現了山東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埋頭創業的精神風貌,是沂蒙精神的品格。當年在戰場上,山東軍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拼搏、特別能戰鬥;新中國成立後,面對艱苦的生産生活條件,山東人民沒有消極等靠要,而是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向愚昧和貧困宣戰;改革開放以來,山東各級黨組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走上了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新路,大力實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使全省經濟社會走上了又好又快發展的快車道,形成了“改革創新、開放包容、忠誠守信、務實拼搏、敢為人先”的新時期山東精神。

  “無私奉獻”集中反映了山東人民顧全大局、甘於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和價值取向,是沂蒙精神的核心。無論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無論援疆援藏還是抗震救災,山東人民總是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重,為國分憂,主動承擔義務和責任,甘於犧牲、無私奉獻,充分體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革命戰爭年代,山東人民“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最後一口糧當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留下了彪炳韆鞦的英雄事跡;改革開放後,山東人民飲水思源、富而思進,不忘國家、集體和他人,先富幫後富,走上了“富民強省”新跨越的快車道。

  沂蒙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先進性、開放性、實踐性

  偉大時代産生偉大精神,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來推動。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沂蒙精神基礎深厚、內涵豐富、價值巨大,在産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鮮明的時代性、先進性、開放性、實踐性。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沂蒙精神都是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時代性。沂蒙精神雖然産生於革命戰爭年代,但具有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提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完善,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巨大精神動力。正是這種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使沂蒙精神為山東人民所繼承、弘揚和發展。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精神主要表現為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軍隊無比熱愛、對共産主義信仰無比堅定、為祖國解放事業勇於犧牲。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沂蒙精神得到昇華,突出地表現為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把市場經濟意識與誠實守信、共同富裕的價值取向有機結合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甘於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

  先進性。沂蒙精神紮根在深厚的歷史和現實土壤中,汲取了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群眾創造的先進地域文化,是黨的先進性的具體表現,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追求,具有信仰堅定、追求理想、無私奉獻的先進性特質。在現實中,沂蒙精神迸發出強大的推動力、號召力和凝聚力,成為教育人民、引導社會、推動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開放性。沂蒙精神雖然産生於沂蒙山區,成長髮展于山東大地,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但也具有大氣開放、兼容並蓄的精神品質,具有開闊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沂蒙精神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與民族精神融為一體,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地域、特定時間的具體表現,也汲取了我國其他地域先進文化的精華,與同為革命戰爭年代産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脈相承、相互貫通,是中國共産黨人根據革命實踐淬煉而成的一種特有的民族精神。

  實踐性。沂蒙精神源於實踐,在實踐中發展昇華,又推動實踐,是人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強大精神力量。在革命戰爭年代,它激勵廣大幹部群眾支前參軍、流血犧牲、勇奪勝利;在新的歷史時期,它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巨大的政治優勢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精神文明建設的引領者、黨員幹部教育的好教材,有力推動了山東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弘揚沂蒙精神

  當前,我國發展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著新形勢新任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高揚理想信仰旗幟,築牢共同奮鬥的思想基礎。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就是因為對革命的崇高理想和共産主義的信仰矢志不渝。和平建設時期,許多共産黨員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奉獻,也是因為崇高理想和堅定信仰的精神激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條件複雜多變,堅定的理想信仰對於順利推進我們黨的事業具有強大的激勵、引領作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仰,就能正確分析前進道路上各種複雜形勢,努力克服各種艱難險阻,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奪取事業新勝利。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大力弘揚沂蒙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我們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並把這種堅定性自覺體現到為實現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而不懈奮鬥的具體實踐上,體現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

  增強愛黨愛國意識,凝聚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愛黨愛國,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內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對於堅持黨的領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而深遠。當前,面對紛繁複雜、深刻變化的世界局勢,面對一些國家分化中國的政治圖謀,維護國家的統一,促進祖國的繁榮富強,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內容;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方面。中華民族只有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下,在愛國主義旗幟的感召下,以博大開放的胸懷面向全世界,才能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的巨大合力,實現偉大復興。

  堅定改革創新理念,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時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沂蒙精神發展的動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面臨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和更加複雜的利益關係。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必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必須把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著力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努力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堅持正確價值取向,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時代風尚。沂蒙精神具有極其豐富的道德內涵,包括無私奉獻、仁愛誠信、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等。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成分、社會組織、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多樣化趨勢不斷發展,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強。在社會轉型期,迫切需要尋求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有效方法與措施,特別需要大力弘揚包括沂蒙精神在內的偉大民族精神。大力弘揚沂蒙精神,推進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全社會的團結穩定、發展進步。

  始終保持政治本色,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是我們黨永葆先進性的政治標誌,也是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沂蒙精神深刻體現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革命精神的核心內容,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面對我們黨長期執政面臨的“四個考驗”和“四種風險”,我們需要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從而使我們黨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更好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課題組長:孫守剛 執筆:王志東 楊金衛)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沂蒙精神
  • 精神力量
  • 1927年
  • 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