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組織“媒體記者書屋行”活動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5日 22: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日報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向延慶大榆樹鎮的幾個書屋管理員了解書屋的借閱情況

書屋裏,12歲的農家娃陳偉向小夥伴展示自己的博客

  為積極響應中宣部等五部門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號召,落實市委書記劉淇關於“走、轉、改”的重要批示。作為首都新聞行業的管理者---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在第一時間內組織部分新聞媒體記者,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媒體記者書屋行”活動。其目的就是為記者深入農村基層、深入了解農民的業餘文化需求、深入了解市新聞出版局在全市開展益民書屋的建設情況,搭建一個廣闊的採訪平臺。

  活動開展三天來,先後有《中國新聞出版報》、《北京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新聞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中國之聲等十余位記者報名參加了採訪活動。

  北京西部最偏遠的山區,門頭溝清水鎮作為“媒體記者書屋行”的第一站。當汽車載著記者一行在蜿蜒陡峭的盤山公路行進了三個多小時後,才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靈山腳下的清水鎮。

  負責接待的清水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劉增斌向記者介紹:清水鎮由三十二個行政村組成,方圓面積339平方公里,且都是山區,與其它鄉鎮相比,經濟比較落後,原來的經濟來源主要靠挖煤,自從前兩年國家下令關閉了小煤窯,現在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發展養殖業和民俗旅遊接待。那些從礦上回來的人,剛開始種啥賠啥,養啥啥不活,我們就告訴他們“益民書屋”裏有許多養殖種植的書和光盤,村民們通過看書和看光盤,現在已慢慢地掌握了養殖種植的技能,如今的養殖、種植戶不但不賠錢了,還每年每戶凈賺幾萬元錢。

  劉主任還動情地對記者們説:自2005年益民工程在我們鎮的李家莊建立了第一個“益民書屋”,到2009年全鎮已經全部實現了“村村有書屋”。其中,還包括位於海拔2100多米高的,號稱北京海拔最高的山村--江水河村的“益民書屋”。現在國家政策好啊,擱以前農民連想都不敢想!

  江水河村,一個富有詩意村名的小山村,據説是京西海拔最高的村落,雖只有180多人口,但這裡依山傍水,地處靈山主峰腳下,風景獨特,民俗旅遊接待是這個小山村的經濟支柱。在2008年建立的“益民書屋”裏,記者們見到了45歲的圖書管理員閆友亭。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村漢子,卻有著不尋常的思想和管理圖書的方式。他將佔地只有30多平方米,目前擁有1000多冊的圖書。分門別類整齊地擺放在書櫃中,並對不同種類的圖書以獨特的名稱註明,如將擺放《孔子啟示錄》、《孫子兵法》、《左氏春秋》、《戰國策》等圖書的書架貼有“思想盛宴”的標識;將擺放《南北朝演義》、《後漢演義》、《宋史解讀》等書的書架貼上“讀史明志”標識;將擺放《宋慶齡傳》、《孫中山傳》等書的書架貼上“民國人物”標識;將擺放外國名著的書架貼上“異國經典”標識。此外,還有貼上“紅色中國”、“開國人物”、“名家名作”、“五味雜陳”等標識的書架。這些蘊含著智慧火花的特別標簽,讓記者們過目難忘。究其緣由,是為了方便村民們在借閱時很容易就找到自己喜愛的書籍種類。

  臥于大山坳裏的田寺村,因村後山上有福田寺而得名。全村300多人口,主要從事養殖種植業和農家樂接待。據圖書管理員張磊告訴記者,書屋現有圖書4000多冊,370張光盤和十幾種雜誌。這裡的圖書、光盤、數字電影放映機、衛星直播機等的影音設備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幫助。當地的黨員在書屋組織電教學習,孩子們在書屋觀看3D動畫片,寒暑假的青少年安全教育也是通過組織觀看相關影像開展的。隨後他打開了衛星直播機,給記者們演示播放效果,高清的畫面和逼真的音響效果讓記者們如同置身於電影院裏。按規定他每年要給村民播放四十部電影,但今年他已給村民們播放了120部片子。這個樸實的小夥子告訴記者,只要村民們喜歡看,我就放給他們看!

  在村裏,記者們還意外地見到了正準備外出演出的村梆子劇團的演員們。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京西梆子,深受當地百姓的歡迎。劇團由村民們自發組成,平均年齡50多歲,最大的也有近70歲了。據64歲的團長劉增文介紹,他們平時在家鋤地、種玉米、種穀子、種果樹、養魚、養蜂等,農閒時就集合在一起排戲,每年都要到區裏、鎮裏和各村巡迴演出幾十場。通過採訪唱鬚生的女村民張甫英,記者們還得知,村劇團每排一齣新戲,演員們都是在益民書屋裏通過光盤學習唱詞、唱腔及表演動作的。

  杜家莊村,這個抗戰時期八路軍曾經戰鬥過的紅色之地。如今,這裡的“益民書屋”也格外顯得氣派。該村的村委會主任趙連新告訴記者,村委會通過自籌資金80多萬,將該書屋擴建成了現在的二層小樓。擴建後,書屋的佔地面積,從翻修前的19平方米左右,增加到現在的60多平方米,並與一層的影廳共同發揮作用,成為集書刊借閱、影像觀看、電子信息查詢于一體的綜合性基礎文化公共設施。

  記者們在走訪的三個書屋裏,隨意翻閱了圖書借閱記錄,發現村民們借閱的圖書以農業科技、小説、兒童讀物居多。其中,介紹種養殖、果蔬、病蟲害等農業方面知識的讀物,頗受讀者歡迎。

  在即將離開清水鎮時,記者們請管理員們談談對“益民書屋”今後的發展有哪些意見和建議。管理員們則普遍反映:

  第一,應加大少兒圖書的種類,每到寒暑假孩子們來借書,現有為數不多的且適合孩子們看的圖書已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求。

  第二,應加大種植、養殖、果樹栽培類、旅遊接待和科技含量高,致富技能強的圖書品種。因在山區,除了果樹、玉米等農作物的種植,近年來搞民俗旅遊是各村各戶的主要經濟來源。

  第三,就是書屋管理員目前沒有任何經費補助,都是兼職或是純義務性的,所以缺乏固定的管理員隊伍。書屋管理員的日常工作除去圖書的整理、錄入、借閱登記外,還包括書屋的衛生清潔。目前,清水鎮的書屋管理員配置多為村官加村民,村官除去管理“益民書屋”以外,往往還身兼數職,這不利於“益民書屋”的長效管理,所以希望儘快解決管理員的資金問題。

  第一天的採訪即將結束時,剛才還火一樣的晚霞漸漸湮沒在群山峻嶺之後,坐在回程的汽車裏,放眼窗外,空曠的山谷間不時飄出裊裊的炊煙,仿佛還在向記者們述説著“益民書屋”帶給大山深處的村民們一個個可喜的變化。

  來源: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記者 陸中秋) 編輯:孫遲

責任編輯:馬淩霄

熱詞:

  • 媒體
  • 記者
  • 書屋行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