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贛滇皖吉四地病險水庫調查:水庫患病多 除險加固急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5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為8月24日,雲南省師宗縣葵山鎮小新村的兩名婦女在枯萎的西紅柿地裏。

  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攝

  一條有關“全國有4萬座病險水庫”的消息近日引發關注:這些水庫到底有哪些病險情況?國家採取了哪些措施進行治理?記者分赴江西、安徽、雲南和吉林等地實地調查。

  【江西余幹荷包山水庫】

  ■多次險情 土壩水庫服役50餘年

  8月24日,記者來到位於江西余幹縣古埠鎮張楊村的荷包山水庫。水庫建於1958年,水面400多畝,庫容80萬立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小(二)型水庫,負責澆灌下游約3700畝農田。

  記者在荷包山水庫大壩上看到,壩體只是用紅泥土簡單堆壓而成。由於沒有岩石塊和水泥塊砌成護坡,在雨水和水庫蓄水的不斷沖刷下,大壩泥土不斷被侵蝕滑落,在壩體斜坡上留下一道道侵蝕線。

  去年,這座水庫獲得上級部門20萬元的臨時除險資金,加高加寬水庫大壩,修繕泄洪通道等。張楊村會計張建生説,這只是臨時應急。今年6月份的重大險情説明,這座水庫沒有解決安全隱患問題,仍屬於病險水庫。

  江西省水利廳建管處處長周放平介紹,目前,江西666座小(一)型水庫已落實6億元省級配套資金,已有232座開工建設;6000座小(二)型病險水庫的6億元應急除險資金已落實,其中2.4億元省級補助資金已全部到位。江西省將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全省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

  【雲南通海甸苴壩水庫】

  ■完成修復 庫容增至408萬立方米

  8月25日上午,記者在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甸苴壩水庫採訪時看到,水庫蓄水水位較低,三艘小船擱淺在岸邊,壩頂右側有五六名工人正在鋪設水泥板,一輛挖掘機在下游壩坡不停挖掘,旁邊幾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著。

  “自1957年建庫以來,壩體出現多條裂縫,進行過多次大修,但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處理。”通海縣水利局副局長、甸苴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可松柏説。

  去年,雲南省水利廳批准了甸苴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通海縣水利局於今年1月啟動了該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大壩培厚加固、溢洪道改造加固等施工。完工後,水庫庫容將增至408萬立方米。

  記者從雲南省水利廳了解到,今年雲南省進入國家新一輪除險加固規劃的小(一)型病險水庫有251座,目前已開工建設210座,已經完成主體工程施工15座。小(二)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544座。

  【安徽肥西箍箍山水庫】

  ■滲漏嚴重 實際蓄水只有十幾萬立方米

  滂沱大雨中,記者來到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紫蓬山腳下的箍箍山水庫。儘管時值多雨的主汛期,這個設計庫容40萬立方米的小(二)型水庫卻只有淺淺的一庫湖水,大面積庫底裸露。在雜草灌木叢生的壩頂,記者一人都難以行進,更談不上防洪抗搶險通道。

  肥西縣水務局副局長趙徐介紹説,這座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水庫因為年久失修,壩身已有多處空洞、塌坑,滲漏嚴重,實際蓄水只能達到十幾萬方,根本無法滿足設計要求的800畝農田的灌溉任務。

  箍箍山水庫目前已列入全部由國家出資的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計劃。但是,目前安徽省除了大中型水庫基本全部完成除險加固外,還有一些小(二)型水庫沒被列入國家除險加固計劃。安徽省水利廳農水處副處長王鳳雲介紹,國家計劃外的小型水庫加固工程,資金很難保障。

  【吉林磐石郭家院水庫】

  ■設立基金 保障每個400萬元加固除險

  8月24日,在吉林省磐石市郭家院水庫,記者看到,水庫的溢洪道、灌溉洞等設施完備,護坡也十分完整。

  據磐石市水利局副局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劉仲介紹,郭家院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在2009年完工,“在去年的洪災中對於防洪、調洪、保證下游城市、農田以及農民財産安全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像郭家院水庫這樣的小(一)型水庫在磐石市共有23座,目前已經完成除險加固任務的有18座。劉中説,“這些工程每個投資都在400萬元左右。這些錢大部分來自國家和省裏,基本不需要地方財政配套,這就減輕了地方財政的壓力”。

  吉林省水利廳建管處副處長王成柱説,當前全省已修復受損嚴重水庫119座。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也在抓緊進行,今年計劃完成64座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任務,年底前將全部完成主體建設任務。另外,還有51項重點水毀水庫修復建設進展順利,年底前可基本完工。

  編輯點評

  時下,南方旱情加劇,一些地區甚至人畜飲水困難,農作物極有可能減産。“全國病險水庫達4萬座”引人關注。

  新中國成立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全國上下大興水利,一舉改變了農業靠天吃飯的落後局面。其中,水庫發揮出巨大的綜合效益,功不可沒。長期以來,中央對水利建設一直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投入,促使我國水利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重視程度不可謂不高、資金投入不可謂不大、建設管理不可謂不嚴——為何還會出現大量水庫頻發險情、紛紛告急的現狀?究其本源,一方面,在水利發展上,重建設、輕維護的思維長期沒能得到扭轉;另一方面,在水利項目立項、評估等環節,不容忽視地存在“抓大放小”的傾向。據了解,我國病險水庫多以中小水庫為主,相較于特大型、大型水庫,運行維護也缺乏長效機制和相關制度設計。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指出,長期以來,我們對人多水少的國情還缺乏足夠認識,一定要從戰略全局的高度審視水資源問題,增強水憂患、水危機意識。4萬座水庫看得見的險情背後,折射出水利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看不見的思維與慣性。

  我們相信並樂見病險水庫“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