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操作失誤致一級文物破損 專家稱應問責故宮領導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1日 21: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北京8月1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觀察》報道,故宮博物院昨天(31日)向媒體證實,國家一級文物宋代哥窯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盤在7月4日因為科研人員操作失誤而受到了損害使得呈現六瓣葵花式的哥窯青釉葵瓣口盤破損成六瓣,關於這次事故故宮方面給出的解釋是科研人員在進行無損分析測試的時候操作失誤,導致文物受到擠壓而損毀。

  故宮博物院文寶科技部主任苗建民表示,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建立於2005年,設備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在使用,這次事故的當事人經常使用這一設備,而且是最早接手這臺設備的人之一,實驗室從今年開始進行哥窯的檢測工作,遺憾的是在操作過程中科研人員發生了失誤。

  在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中公眾和媒體對於故宮文物受損給予了非常大的關注,中國文物協會名譽會長謝辰生在文物受損之後表示非常震驚。

  經濟之聲特約觀察員劉戈認為,故宮文物損壞事件應問責相關部門領導。

  當事人無需賠償 但領導需被問責

  主持人:故宮收藏的國家一級文物宋代哥窯受損這件事情經過網絡披露以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一級文物代表著什麼?這件文物它究竟有多重要?它的價值有多大?

  劉戈:一級文物是指國家文物裏面最重要的部分,在故宮博物院這個中國最大的博物院裏的一級文物也就是1000多件,因此是非常珍貴的。

  主持人:對於這樣一個非常珍貴的寶貝損害之後是否應當賠償,如何賠償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這位研究人員是否應當為此負責?是否需要賠償?怎樣賠償?

  劉戈:他不需要賠償,也賠不起。他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而我們不能要求一個人在他行使職務的時候永遠不犯錯誤,因此他只應該受到和他的錯誤相匹配的行政處罰,而不應該賠償。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實驗室、任何一個公司搞科學實驗産品失敗、失誤都不可能讓個人進行賠償。更多的需要被問責的應該是管理部門和領導在科研過程中是否有完善的制度這才是我們需要問責和討論的。

  刻意隱瞞已成危機處理慣性思路

  主持人:7月4日發生的文物損害事件,直到7月31日才得到了故宮方面的確認,事情的真相被隱瞞長達26天之久。這反映出什麼樣的問題?

  劉戈:我們在文物保護法方面有非常精準和嚴格的規定,對於一級文物,如果發生破損或失竊等重大的事件時,兩個小時就應該向上級的文物部門報告。同時又有網站等各種溝通信息平臺,也有能力儘快的向公眾應該進行透露。但現在這兩件事情都沒有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懷疑故宮方面是否是刻意隱瞞。

  有很多的事例,不只是故宮這一個部門,還有一些企業産生的環境污染事件,比如前不久中海油的渤海灣漏油事件以及康威石油合作的鑽井平臺産生漏油事件,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先密而不宣,在被媒體或其他人通過各種形式曝光以後,就解釋説這個事情比較複雜,我們一時搞不清楚,我們想等到搞清楚的時候給大家一個全面、徹底、清晰的交待。但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狡辯,因為事情的發生和事情怎麼發生是兩個問題。完全可以先説明事情已經發生,我們會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被告知事故發生的原因、會怎樣處理。

  如今這已經成為有關部門處理危機和事件的慣性思路。也就是一要瞞,實在瞞不過就拋出一個藉口,最後處理的時候往往會是那些層級低的或與自己無關的。最近的幾件事都是這樣的程序,比如説渤海石油的漏油事件,中海油就將責任推給承包商;鐵道部也是將責任推給設備供應商也就是生産信號的企業,説有先天的缺陷。我覺得故宮下一步很可能對當事人作出處罰。如果當事人是一個非正式人員,就可能被懲罰得更快。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故宮博物院
  • 故宮文物
  • 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