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面對面]徐芑南 蛟龍探海(20110731)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31日 22: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d60028e5d5e04ec44ad91f9a7834237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面對面):最近,剛剛創造了下潛記錄的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引發了大家的關注,這次新創造的下潛記錄,究竟有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在下潛成功的背後,蛟龍號又經歷了怎樣不為人知的研發和實驗的歷程呢?今天的面對面將要專訪蛟龍號的總設計師,徐芑南。

  “蛟龍號”創造中國5000米的載人深潛記錄,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

  記者:從3759米下潛成功到現在的5000米, 怎麼看待這1000多米的價值?

  徐芑南:就是我們的工作面就可以到那麼多,從50%就跑到75%了. 這樣會好多我們的礦産資源,就可以取了.

  面對危險重重的深海環境,“蛟龍號”如何確保安全的問題?

  徐芑南:我可以這樣講,世界上所有的這樣的潛水器,這些安全措施我們全都有,我們是確保的。

  “蛟龍號”的研製經歷了怎樣曲折的歷程?身為總設計師,他面臨怎樣的挑戰?

  徐芑南:每個階段都有難題,真的,都是有難題,你説哪個深刻,都深刻.

  75歲高齡依然為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嘔心瀝血,他在追求什麼?

  徐芑南:我總感覺到,我這個使命還沒有完成,因為7000米還沒有做完,7000米做完了,我使命就完成了。

  《面對面》古兵專訪“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正在播出。

  最近,剛剛創造了新的下潛記錄的“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倍受人們的關注,那麼這次新創造的下潛記錄,究竟有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在下潛成功的背後,“蛟龍號”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研製和試驗的歷程呢。今天的《面對面》將要專訪“蛟龍號”的總設計師徐芑南。

  人物介紹:

  徐芑南:75歲,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研究員,“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

  東北太平洋海域

  2011年7月21日,蛟龍號最大深潛深度達到4027.31米

  2011年7月26日,蛟龍號最大深潛深度達到5057米

  2011年7月28日,蛟龍號最大深潛深度達到5188米

  從7月21日到28日,在遠離祖國一萬公里之遙的東北太平洋海試區域,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連續三次進行下潛實驗,最大深度分別達到了4027.31米、5057米和5188米,這是繼蛟龍號在2010年載人下潛3759米的深度後,再度刷新我國載人深潛的深度記錄,這也標誌著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第五個掌握5000米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記者:還是應該先祝賀您,因為畢竟又創造了一個新的下潛的記錄。

  徐豈南:非常感謝,這次成功5000米, 的確是我們整個研製團隊,是共同努力下面的一個結果,的確是大家都很高興。

  記者:從3759米下潛成功到現在的5000米這樣一個數值,那麼在外人看來,只是一個1000多米數值上的變化,但是從專業角度上來看,怎麼看待這1000多米的價值?

  徐芑南:這1000多米能夠跨越,那也就是意味著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工作面就可以到那麼多,從50%就跑到75%了,這個是第一個。那麼這樣的話,有好多我們的礦産資源就可以取了,比如説錳結核,錳結核你假如3500你沒用,你調查不到了。 第二就是説,我們所有的一些設備裝置,我們的一些技術, 那這裡邊就是這個工作能力的一個提高。

  一般來説,海平面1000米以下才能叫深海,對人類而言,那裏寒冷,漆黑一片。在變化莫測的深海,難以預料的危險無處不在。為了保障潛航員安全,“蛟龍號”從設計之初就採取了最高層級的措施。

  記者:如果遇到一些突發的情況,因為海底下很多突發的事情可能我們無法預知,比如説海草纏著了這樣的一個推進器之後?

  徐豈南:我們的潛水器在水裏邊它肯定就是重量與浮力的平衡,它能夠在一個地方這樣子航行,它重量跟浮力都是相等的,你像浮力大了它就上去了,總是穩不住了,重量大了肯定沉下去,沉掉了,就是這個原理所以我們這個安全保障來説,首要的就是採取這個措施。那麼剛才講的,假如螺旋槳纏上了, 這個槳就不能轉,不能轉我這個動力就沒有了,那麼我們怎麼辦?像這種狀況下面,我們就是説我們有一種應急,在事故情況下,我們拋載。我們有拋載機構,就是我們已經人為準備了一定的壓載體。

  記者:這個拋載是什麼概念?

  徐豈南:我在水裏面本來平衡的,對吧,我重量和浮力相等的,這個重量的總和裏邊有兩塊,這兩塊壓載鐵,比如説這個壓載鐵是100公斤的,左邊和右邊,我挂了兩個100公斤的壓鐵,那麼這個裏邊的重量加在一塊跟浮力都平衡了,我碰到緊急狀態的時候,我就把兩個100公斤的壓載鐵扔掉,一扔掉不是浮力多了200公斤,我就浮上來了。

  如果在海底遇到意外事故,除了拋掉壓載鐵上浮逃生之外,“蛟龍號”還設計有其他更多有效的應急手段。

  徐豈南:我們的蓄電池一塊一塊,一節一節的,我這底下也有這個那麼裝在一個蓄電池箱子裏邊,裏面都放著蓄電池,這個蓄電池整個這個蓄電池箱,我通過電爆螺栓,一通電爆炸,它也可以扔,可以扔,那個蓄電池箱我們在空氣中重量是1.2噸的,重量很大,所以一扔就可以把它1.2噸的扔掉,1.2噸的重量扔掉,多了1.2噸的往上浮的力量,當然我講的這個1.2噸是空氣中重量,水裏邊還減掉一些。第三道的措施, 比如我在抓水草,假如説舉個例子説,我抓這個水草,當然很大了,它(機械)手抓進去了以後,纏在裏面了,那麼你扔了那麼許多東西,照樣沉在裏邊,你還是上不來,因為我(機械)手給它了抓住了,掏不出來了,那麼怎麼辦呢?我(機械)就手臂可以斷。

  記者:斷臂求生。

  徐豈南:斷臂求生,兩個(機械)手都可以斷,這個措施手臂斷掉,那麼好了你(機械)手抓纏在裏面我就上來了。 那麼最後還有一道,我們考慮到因為你在底下,海底地質不一樣,有的硬,海山很硬,有的很軟,有的就像瘀泥一樣的,像沼澤地一樣的海底的地方,我們叫什麼黏土或者軟泥,那麼你要幹活有時候也坐在這個軟泥上在幹活,找那麼些,比如説你要抓生物什麼的。

  記者:那如果陷進去呢?

  徐豈南:陷進去了那我們有一個基本概念,一陷進去壞了你出不來了,因為陷在裏面,那個力非常大,陷在泥裏面力非常大,你那時候怎麼辦,那時候最後一道措施,我上邊的潛水器頂部,我還有一個浮力塊,就是浮力很大的一塊浮力塊,底下纏了一根纜,像我們這次去,我們纏了9000米長的一根纜,我們纏了這 9000米長的纜,跟那個浮力塊盤在一塊兒,到這個狀態的時候,浮力塊也是電爆螺栓,螺栓一通電,螺栓一爆炸,那塊浮力塊就浮上去了。所以一旦水面看到你那個浮子,它上面有閃光燈,他把你浮子撈起來,把這個纜纏到,支持母船上面那個絞車上面,我就慢慢慢慢絞起來,把底下潛水器也拎一拎,這樣的話就可以把它浮上來了。所以我們這些措施呢,我可以這樣講,就是説國際上所有的載人潛水器,這些安全措施我們全都有,我們是確保的。

  正因為需要面對各種各種複雜的深海環境,有人把載人深潛器比作天上的飛船,把深潛器裏的潛航員比作航天員,因為在深海需要承受的風險和壓力並不遜色于天上。

  徐豈南:所以就是説我們這三個人,潛航員心理素質非常重要,這次跟我們整個水面,跟我們支持母船全都隔離的,三個人在裏面非常安靜的,沒有什麼其他,除非你艙內的那個聲音,外面沒啥聲音傳進來,所以這裡面好像與世隔絕的。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你下去工作12小時的話,你高度思想集中,你一看到有什麼東西,設備上有什麼反映,或者哪有些什麼故障,這個心理狀態要很大一個承受能力的,就是要臨危不懼了,要冷靜,要沉著的,發生什麼問題他會去處理。

  記者:這個在選拔的時候怎麼來測試這個心理素質?

  徐豈南:這個心理醫生他們有一套心理的檢測的方法,漆黑的屋子裏面什麼什麼都有的,什麼地方關了多少多少天,反正也都有這麼一種訓練來檢查,然後選拔出我們兩名就現在我們這次一起出去做實驗。挺不錯他們現在對整個的設備系統

  都非常熟悉,他們具備了潛航員的基本功能,那麼國外的潛航員也有這個要求的,也需要對你自己的,潛水器的所有的部件和系統,都能有一定的檢修能力,他的目的是為了使得,你自己駕駛這麼一條潛水器下去之前你自己檢查,通過你自己的檢查是最最嚴格的,因為你要下去。

  記者:責任心不一樣。

  徐豈南:對,責任心不一樣。

  2001年7月26日,在完成深潛5000米的任務後,三位潛航員走出“蛟龍號”的載人艙。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這裡工作了近6個小時的時間。“蛟龍號”每次下海,都會配備三名潛航員來具體執行水下的任務。

  記者:裏面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徐豈南:我們的潛航員或者試航員所待的那個地方是一個球殼。

  記者:您能給我們描述一下嗎?

  徐豈南:兩米一直徑,我那個手伸出來大概快有兩米二了。手臂展開的這麼一個大的球裏面,那三個人待在裏面。

  記者:那會怎麼樣來坐呢?

  徐豈南:中間那個人我們叫主駕駛,他是可以有一些坐的姿勢的,腿可以往下放一點,側面兩個人一般都是科學家,左邊一個右邊一個,他們是沒法像我那樣子坐,他們是斜的腿曲起來的靠在邊上,這樣平的,或者是盤腿,只能這樣子來的。

  記者:但是有很多人也會這樣的疑問,像這麼一個密閉的這麼小的一個空間內一定要三個潛航員嗎?

  徐豈南:因為首先第一個主駕駛必須要,像小車一樣的,總得要有駕駛員吧,沒有駕駛員怎麼辦。我們潛水器下去一樣,它要前行後退,上浮下潛,左移右移,都要有駕駛員,然後都要回傳什麼等等,所以首先要有主駕駛。我們潛水器到了海裏面,我要到海底看到有東西,我坐下來了或者要起來了,這些動作都要一系列的操作的,所以這個都是要主駕駛去做,那麼我們左邊右邊。

  記者:為什麼三個人呢?

  徐豈南:因為像我們這個潛水器的目的,它是要下去進行地質調查,資源調查,或者説生物資源調查,還要去進行科學研究,所以它的目的是這樣子,必然要帶一些科學家下去吧,沒科學家下去那你怎麼去調查,怎麼去研究呢,所以一般情況下,左邊右邊兩個是科學家,三個人在這樣一個面積這麼小的,密閉的潛水艇裏面下潛的話。

  記者:為什麼當時在設計的時候

  徐芑南:不能夠再增加一下面積呢,現在國際上有的,像我們這種類型的小的是一米九五,我們直徑是兩米一,兩米一已經最大了,再大也不能大了,那就是你剛才那個問題,為什麼不能大,因為現在我們潛水器在深海,它受均勻的外水壓

  均勻的水壓力,那麼球形的這麼一個殼體,是承受外面的均勻水壓的,最佳的一個結構形式,但是球體直徑這麼大,要抗這麼大的壓力,厚度必須要增加,薄了它肯定吃不了的。那麼隨著深度的增加,所以你這個直徑不變的話,厚度也要增加,假如我深度不變,你要直徑加大,同樣它壁厚也要增加,壁厚一增加這個球就重了,重量大大增加了,重量就大於浮力了,要沉掉了,那麼怎麼辦,我們現在就是用一種浮力材料,這種浮力材料,它比重都是小于一的,就比水輕,浮力材料把過重的重量,球體把它托起來,把它浮起來,這個球重量越重,要用的浮力材料就越多,對不對,否則的話它托不起來,浮力材料越多,這個個頭就要越大,個頭越大在水裏面,同樣要這麼航行,它需要的推力就要大,小了它就推不動了,推得慢了,那推力要大,動力源電源必須要增加,這樣子惡性循環,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最後大到你在水下很難,就是活動很不靈活了。

  導視二

  中國載人深海潛水技術,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起步?

  徐豈南:我們1992年提出來之前,是我們作為搞工程技術人員、科學家提出了預見性,但是客觀上很多條件還不夠具備。

  66歲高齡擔任總設計師,他與“蛟龍號”有著怎樣的淵源?

  徐芑南:我本來有這個願望,我做一生做這麼一些工作,最後能讓我當了載人潛水器的總師,我還是非常高興。

  《面對面》古兵專訪“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正在播出。

  “蛟龍號”這次執行的是為期47天的5000米級海上深潛試驗任務。7月1日,在“向陽紅09”試驗母船的運載下,“蛟龍號”從江陰蘇南國際碼頭啟航,奔赴位於東太平洋海試區域。按照試驗計劃,“蛟龍號”將開展海底照相、攝像、海底地形 地貌測量、海洋環境參數測量、海底定點取樣等作業。因為要衝擊5000米的深潛目標,“蛟龍號”從起航那天起就備受關注。

  記者:那這次5000米所承擔最重要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徐芑南:第一個方面就是説,我們都一些性能指標的,一共大概有這次有24項的性能指標。

  記者:這個指標是考驗什麼呢?

  徐芑南:是考驗在新的深度下面,因為這是5000米,5000米有這麼一個深度

  壓力變化了,變了一個梯度,第二呢,就是我們結合這次在合同區,我們做一些作業了,帶了一些工具下去,我們要去採一些樣,要有水底的水樣,沉積物,錳結核也抓一點上去,然後浮游生物這個樣品,還有低級生物要抓,還要放一些標誌物,所以這些動作都是典型性的,資源調查需要的這次選擇的是在東北太平洋海域。

  記者:這次選擇的是在東北太平洋海域,為什麼會選擇那麼遠的地方?

  徐芑南:因為我們這次5000米級,東北太平洋那個合同區,那個海域它深度是在5200米到5400米,所以這個深度非常適合。這次我們試驗的要求,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結合我們大洋協會所需要的資源調查,跟環境調查的那個需要,那個區域就是合同區,我就講的合同區,這個合同區就是2001年,我們大洋協會跟國際海底管理局,訂的一個合同,這個合同就是給我們中國在這個地方有優先的開採權,有專屬的勘探權,這是國際合同。這個國際合同也規定,每年你要把這裡面的環境情況,什麼情況都要有報告,那麼這樣的話我們這次去做了,把這活也幹了,也是合同規定裏面的一些內容,所以都結合起來了,這次選擇在7月份進行海試。

  記者:這次選擇在7月份進行海試,是有特別的寓意嗎?

  徐芑南:説實在的這個事情早在去年我們就定了這個時間了, 在我們的合同區,是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段時間, 相對海麵條件是最好的。超過這段時間條件更不好了。 我們想就在利用這個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麼一段時間,做我們的實驗時段,時間窗就給定下來。我們的航行要15天,所以明擺著因為航速定了。所以這樣的話,我們肯定從 7月初起航, 7月1日,又是我們黨的90週年的生日了,那麼這個日子本身非常有意義,我們那天起航就更好嘛,是這樣定下來的。

  深海技術被認為是與航天技術、核能利用技術並列的高新技術領域,而載人深潛器則被認為是海洋開發和海洋技術發展的制高點。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相繼研發出載人深海潛水器。

  記者:深海的這個潛水器發展它有什麼樣的一個價值和意義?

  徐芑南:海底那麼許多的資源,目前還都是處於了解的來説,應該它佔的百分比是很小,還有大量的海底的多少資源,你現在還不清楚,需要調查,那麼另外呢就是,我們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説,個這個深海的這些地質、化學、生物這個大量的工作,都等待著人類去認識去研究,所以無論從科學發展角度呢,從國家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這個要求來説,都是在這方面很大的一個潛在的力量在那裏。那麼要了解,要掌握,沒有工具肯定不行,沒有裝備肯定不行,那麼要深海去研究,要去調查,必須有深海裝備

  記者:我們國家是什麼時候開始啟動這個深海潛水器的研究?

  徐芑南:應該説深海載人運載器呢,我們方案的這個起步呢應該是1992年,那麼我們當時呢就是説,老專家們嘛都認為需要,我們國家有這麼一個代表性的,應該搞載人深海運載器,包括有很多院士嘛,大家一起來呼籲,寫了好多報告給科技部,因為這還是要863計劃來支撐的,那麼當時一直沒有立項。

  記者:為什麼沒有立項

  徐芑南:因為我們要立項必須有兩個,一個呢就是我們要需求牽引,就是必須有用戶,要很明確的用戶需求;第二技術推動,必須要有技術,你技術要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我們1992年提出來之前,我們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科學家提出一個預見性,但是呢客觀上還是不夠預備一個需求,需求,大洋協會需求,當時他們也沒到這個深度,到2002年的時候,他們這個就是對資源勘察,大洋國際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他們在2001年簽訂了合同,就是現在我們去的,7.5萬平方公里的那個地方,就是説要進行勘察錳結核,要勘察錳結核你必須要有這個深海工具,最需要還是深海載人運載器下去去觀察,所以到那時候,2002年時候條件成熟了,這個需求非常迫切,也就是大洋協會非常需要你這個東西,要了解好多好多海底的情況了,所以你這個需求技術推動呢也達到一定程度了。因為我們在整個九十年代,我們也搞了6000米深的,無人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像這些技術都可以作為載人潛水器的一個支撐,它有好多共用技術,所以到2002年的時候就建立起來了。

  徐芑南1936年出生於浙江鎮海,1958年上海交通大學船舶係畢業之後,他被分配到船舶研究所從事潛艇的研發工作。上世紀60年代,徐芑南主持與創建了我國最大深海模擬試驗設備群和潛水器耐壓殼穩性試驗技術,為我國向深海進軍奠定了基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創造性地為我國自行研製出多種型號的無人深海潛水器和水下機器人。

  作為我國深潛技術的開拓者,研製載人深海潛水器一直都是徐芑南所追求的夢想。然而當2002年中國7000米載人深海潛水器項目立項時,他已經退休了6年時間。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以前所在的單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邀請他參與載人深海潛水器的研製工作。

  徐芑南:在這種情況下面呢他們就想到了我了,因為我已經退休了,我不在,我在兒子那裏,所以呢他們打了個電話講了很長時間,要我回來,就是一起來參加這項工作。

  記者:您當時已經退休接到這個電話後的反應是什麼?

  徐芑南:我的反應就猶豫,當時就跟他商量,我説我是非常希望搞這項工作,這是第一個,第二呢我的身體是不太好那麼再想來搞這項工作,怕那個身體吃不消了。但是呢我有這個心願,又很想搞這項工作,我想最後能夠圓滿就好了,然後讓我再參加一些工作也行啊,所以當時所裏同意我可以當顧問,那我也很滿意,當顧問我説挺好,那我就回來吧,回來這裡呢2002年一看要上馬了,眼看著要上馬了,那麼原來也是偶然因素發生變化,所裏的領導有些變化,所以這下子一搞,壞了,要我當總師,就是不是光當顧問,那我就更糟糕了,我衝顧問來的。

  記者:怎麼會説糟糕呢?

  徐芑南:因為是我擔心我身體也吃不消,而且呢,科技部是有這麼一個明文規定的,就是説要當這麼一個重大項目,因為這是重大項目,重大項目的總師,年齡不得大於55歲我那時已經66了。那我説我肯定不行,我説科技部肯定不會同意,年齡差距那麼多,那麼就科技部他們考慮再三呢還是要我做了

  記者:那從總顧問到總設計師

  這兩個角色轉變之後承擔的責任會有多大的不同?

  徐芑南:完全不一樣。因為顧問顧問,你可顧可問,不顧不問就算了,對不對,這個總設計師你要全部承擔,你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所以這個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所以當時我老伴就問我,你怎麼會一下子又同意下來了呢,因為我想幹嘛,我來也是有這個願望,做一生的這麼一些工作,最後能讓我當了總師呢,我還是非常非常高興。我實際想想,我本來1992年我自己在努力要搞這個項目,現在領導呢又叫你這麼去幹,當時也就答應了,就這麼去幹吧。

  導視三

  “蛟龍號”的研製經歷了怎樣曲折的歷程?身為總設計師,他面臨怎樣的挑戰?

  徐芑南:每個階段都有難題,真的,都是有難題,你説哪個深刻,都深刻.

  “蛟龍號”第一次出海試驗,他如何帶領科研團隊克服重重困難?

  徐芑南:在海上我們就是一個心願,就搞實驗,沒有説這個是你的事,這個是我的事,或者説有些責難的話千萬不能有,大家碰到的困難大家一起來解決。

  《面對面》古兵專訪“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正在播出。

  2002年,66歲的徐芑南上任7000米載人深海潛水器項目的總設計師。對徐芑南的職業生涯而言,7000米是一個從未挑戰過的深度,更何況還是載人下潛。面對一道道難題,徐芑南帶領著國內由中船重工集團701所、702所、712所、725所、6971廠和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聲學所等國內50多家科研機構精英組成的攻關團隊,開始了“蛟龍號”的研製之路。

  記者:在設計“蛟龍號”的過程中需要攻克的,突破的最關鍵的幾個技術環節是什麼?

  徐芑南:我總感覺到每一階段都有難題,真的,我都是有難題,你説我哪個深刻,我都深刻。這事情是沒辦法的,因為這個本來那麼大的一個系統,比如説我12個分系統,每一個分系統,他們自己都有自己的難題,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記者:每一個科研組的難題,都會匯總到您這兒嗎?

  徐芑南:應該説是這個影響到總的,影響到總體。因為每動一步,哪有了難題,必然會影響到總體,這是會的,肯定會的。

  記者:就是攻克難關中,最讓您難忘的是哪個環節?

  徐芑南:一開始呢最難的還是應該説還是鈦合金那個球殼,三個人呆在那裏邊的那個球殼。這個球殼是鈦合金的,這個板很厚,那麼這個這麼厚板的鈦合金,我們2002年上馬的時候,我們國內冶煉的能力都還沒有,那麼這個呢是最大的第一個難關。

  記者: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徐芑南:這個難關呢我們的攻克呢,我們從設計角度開始來攻,因為像這麼厚,那麼大深度7000米,沒有固定的規範可以給你借鑒,所以這個設計呢完全靠我們自己。那麼我們通過許多模型實驗從國外資料的分析,我們自己來慢慢慢慢把它搞起來的。

  記者:那麼面對這個難關的時候,您當時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徐芑南:我個人只能這樣説吧,腦袋裏邊就是它吧,其它也沒什麼好裝的。

  記者:但是從退休那樣一個閒逸的狀態,突然到這樣一個緊張的,這樣一個攻堅階段,您個人能適應嗎?

  徐芑南:對我來説還是可以。

  記者:為什麼呢

  徐芑南:因為原來老是這麼一種工作狀態,往往還有點怪,有時候太清閒了反而毛病更多了。

  經過5年多時間的努力,徐芑南所帶領的設計小組終於實現了耐壓結構、生命保障、遠程水聲通訊、系統控制等關鍵技術的突破。2007年8月底,載人潛水器完成了潛水器的設計、總裝建造和水池試驗,“蛟龍號”終於面世。

  記者:當時為什麼會起名叫“蛟龍號”?

  徐芑南:最早的起名沒有名字,就7000米,我們叫7000米載人潛水器,那麼後來曾經有一階段,我們叫什麼和諧號,那麼那時候什麼時候呢,那是在2008年前後,當時説你老叫7000米,那怎麼行呢,就要取個號吧,就取名和諧號。取和諧號以後呢,發現動車組啊什麼都是和諧號,那麼這個又搞的不對,所以這樣感覺到和諧號太普遍了,那也不好,所以又想改,最後呢改成蛟龍號。

  記者:那這個蛟龍就有特別的寓意嗎?

  徐芑南:那麼是有點想法,蛟龍鬧海吧,反正就是往海裏面要去,我們要去進行海底的去探測海底什麼作業,那麼這個海底肯定是動靜很大,所以我們考慮呢就取名叫蛟龍號。

  記者:那蛟龍號的外形是有特別的設計嗎?

  徐芑南:當時我們希望想長一點,我是希望想長一點,更像一些鯊魚吧。

  記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當時?

  徐芑南:這個為什麼呢,像鯊魚在水裏面它的航行肯定是它的這個生物倣生學嘛,

  它那個在水下的靈活性都很高,當然我們最後,我們這個從頭部都有更改,尾部也有更改,最後成了這樣的形狀,接近鯊魚吧。當時有點胖了,太胖了,反正就是像魚的那種概念吧,還是像魚那種概念。

  2009年8月,“蛟龍號”第一次出海試驗,74歲高齡的徐芑南跟船出海,擔任海試現場副總指揮。

  記者:第一次海試順利嗎?

  徐芑南:第一次海試不順利,就是我們的那個水聲通信的確是碰到了一些困難,水聲通信就是用水聲來聯絡,我們這個水聲通信,不是用口音啊用語音講話嘛,就聽不清楚,後來遠一點就聽不清楚,開始也摸不透,困難在什麼地方,大家拼命組織力量在攻關,但是攻來攻去效果不好,還是通信不理想。

  記者:在您預料之中嗎

  徐芑南:海試的時候,經常會碰見這種那種突然想不起來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我沒有一個思想準備是會有問題,那麼我想在這個場合下,我們只有趕緊組織我們有關的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大家共同來出謀劃策,船上的有些專家,也過來大家一起分析,那麼我們船上還有些顧問,我們有技術顧問,全都大家一起來組織這個力量,在海上我們就是一個心願就搞好實驗,沒有説這個是你的事,這個是我的事,或者説有些責難的話千萬不能有,大家碰到的共同承擔,大家一起來做

  就相互補臺,相互補臺,這是非常非常關鍵的,絕對不能相互拆臺,一拆臺就什麼都做不成。後來我們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起來分析什麼,最後毛病找出來,

  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母船,向陽紅九號。工作母船它自身的螺旋漿噪聲太大,他這個哇啦哇啦一叫,你唱歌就聽不見了,就這個意思。

  後來,徐芑南和科研團隊終於克服了水聲通信的問題。然而,正像徐芑南預料的那樣,其他的難題隨後擺在了他們面前。

  記者:在海試的時候,曾經蓄電池的這個箱內的銀粉,曾經有過滲漏,有這樣的情況嗎?

  徐芑南:對, 當時我們銀鋅蓄電池,它有最大麻煩,整個蓄電池箱子裏面都有銀粉。

  記者:那怎麼清除呢?清除銀粉?

  徐芑南:後來找出就是我們師傅,找出來一個好辦法,用麵糰就是和面的麵糰,我們吃那個燒餅還是什麼的,這個麵糰黏性很好,它是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它這個粘那個箱子上的銀粉,銀粉被粘掉了,其它都是乾乾淨淨的,而且特別有效,高科技也有土辦法,現在我們經常用,所以當時大家都非常高興。,我們工人師傅的確是有實踐經驗,他要把一個研究項目搞起來,他什麼都幹,你焊接他也會焊,那你鉗工他也會做,車工他也會做,實踐經驗都很豐富,都是這樣。因為這也是我們702所這種單位的一種特色吧。

  導視四

  密切關注“蛟龍號”的每一步進展,他最擔心什麼?

  徐芑南:哪怕一個螺帽沒擰緊,都是一個很大問題。

  75歲高齡依然為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嘔心瀝血,他在追求什麼?

  徐芑南:我總感覺到,我這個使命還沒有完成,因為7000米還沒有做完,7000米做完了,我使命就完成了。

  《面對面》古兵專訪“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正在播出。

  徐芑南帶領著科研團隊克服了各種困難,在第一次海試中,“蛟龍號”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1109米的紀錄,這意味著中國的載人深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

  徐芑南:但是一千米雖然很,可能在現在看來標準很低,當時我覺得在船上,所有的科研人員的心情,應該是很激動的。當時我們能到一千一百米大家非常非常高興,為什麼,因為我們國內我們自己研製的,所以我們達到一千一百米,已經超過了我們國內,歷史上最大的深度,但是海上條件也很艱苦,肯定的。

  記者:您這樣的年齡,還有這樣的身體狀況能承受得了嗎?

  徐芑南:當時我是帶了一大堆藥上去,我氧氣吸氧氣什麼全帶上去了,所以我那個總是這樣一個心願,因為作為這個蛟龍號來説第一次海試,我怎麼都要在船上

  記者:您那一次還帶著氧氣?

  徐芑南:我都帶去了,因為我本來心臟已經不行,結果在海上也出洋相。後來那個海試結束了,10月3號就做完了挺高興,10月4號我就心臟犯了一次。

  記者:緊急嗎?

  徐芑南:因為我經常這樣犯所以我就是自己躺平了,來慢慢慢慢,帶著藥來吃藥,來吸吸氧這樣子,那按説你沒有必要冒著這麼大風險去海上海試。

  記者:那你怎麼辦呢?

  徐芑南:我搞這個行當的人我不這麼做是不行的,所以作為總師來説,你解決你這個問題,因為你海試,本來要去解決一系列的,在海上可能出現的問題,所以你總師必須要在現場,這個是應該基本的一個職責。

  記者:但是我們也知道您的這樣的一個眼睛有疾病,不太好。

  徐芑南:這個眼睛是隨著這個研製過程,逐漸而變化的。開始沒有那麼嚴重,現在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況,現在就這個視網膜脫落了,右眼視網膜脫落了,現在就是説中間是黑的,周圍一圈還有一些光感,現在我只能靠我老伴,現在我現在那個網上面,這個顯示屏沒法看,筆記本我也沒法看,看不見,我現在就是靠她幫忙,所以我出來,她也經常在一起,原來也正好是一個科技組的,所以她也在搞潛水器。

  記者:其實對於這個載人的,這樣一個潛水器,你還是有很特別的情結在裏面。

  徐芑南:這個情結是投入的心血太多了,就是在我自己的願望,因為我都是搞潛水器,搞好幾個型號的潛水器,有人的,沒人的,有纜的,沒纜的我都搞了,就是這是自己的願望吧。

  2010年7月15日,“蛟龍號”在南海海域下潛到了3759米深的海底,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美、法、俄、日之後第五個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徐芑南:我們一方面插了一面旗,插一面國旗,另外就放一個我們叫做龍宮,這上面刻好字。

  記者:做這個標誌的意義是什麼?

  徐芑南:就是説明我們什麼時間,什麼時候,我們哪一年,我們到達了我們國家自己南海的什麼地方,我們蛟龍號來過,也就是我們,到這個深度梯度的時候一種標誌。

  記者:那在3700成功之後那麼對於這個蛟龍號,還需要改進什麼呢?

  徐芑南:那就這次我們改進,那就是從應用角度,就是我們把那個五大改進系統,要把它一項一項把它落實,我們做出來以後驗收,驗收了以後,最後要壓力筒做實驗,實驗做完了,水池裏邊要去做實驗,一直連續不斷地在這麼幹,一直到我們出海之前,一直沒停過。

  記者:那現在的蛟龍號和去年的蛟龍號,你通俗地講會有什麼不同?

  徐芑南: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工作,它的作業能力大大提高,就是説海底資源的調查,跟科學研究的能力大大提高。很多人也在想,現在技術既然比較成熟了,為什麼不直接衝擊7000米這一次,我們還是希望穩紮穩打,科學這個事還是一步一個腳印,我們在總結這一層次的經驗上,跨到下一層面,在下一層面總結,再跨到下一層面,我想這樣才是符合科學態度的。因為我們也沒必要一直衝下7000米,完了就是做成了,也不是這樣,我們現在定了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那麼這個事情這個海上實驗,就是各國潛水器都有這麼一個經驗,因為通過前面第一深度檢查所有的設備,檢查密封性是不是好,好了我再進入第二層面的深度,然後在第二深度檢查完了都很好沒有問題,到第三層面 第四層面,最後到最終的設計深度。

  2011年7月21日,“蛟龍號”潛水器在東北太平洋海試區域進行了第一次下潛試驗,最大深度達到4027米,潛航員對潛器水下各項功能進行了試驗。在第一次下潛試驗的基礎上,7月26日,蛟龍號執行了第二次下潛實驗任務。

  3時57分 “蛟龍”號開始下潛

  4點46分,下潛深度達到2000米

  5點40分 下潛深度達到4072米

  6點17分 下潛深度達到5057米

  自從2009年第一次海試之後,因為身體條件不許可,徐芑南沒有能再隨“蛟龍號”出海,直到7月28日,“蛟龍號”創造出5188米的深潛記錄。雖然無法親自前往海上進行現場指揮,徐芑南卻一點也不輕鬆, “蛟龍號”遇到的各種難題,隨時需要他的技術指導。

  01:17:50

  記者:其實有時候可能你身在這兒,心還是在海上?

  徐芑南:是啊,我真是,那我當然心全都挂在那裏。我們也用電子郵件通信,每天在海上總師辦,每天給我一個電子郵件,詳詳細細的海上的情況。

  記者:你最擔心什麼?

  徐芑南:最擔心什麼?這裡邊的好多呀。哪怕一個螺帽沒擰緊都是一個很大問題。

  記者:那等於説你每天的心都揪著?

  徐芑南:所以我每天最要緊的就是馬上看這個電子郵件,電子郵件一看,知道今天怎麼樣,怎麼樣。

  徐芑南告訴記者,“蛟龍號”最初設計的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這也是“蛟龍號”最終衝擊的下潛目標。

  記者:那什麼時候我們國家載人潛水器要衝擊7000米?

  徐芑南:那麼我們計劃,我們打算想明年,一旦明年7000米如果也下潛成功了,這對於我國的這個深水載人潛水器的話,意味著一種什麼樣的價值

  。那麼假如我們7000米都達到了,那我們就首先是説海域99%了,還要多一點了,那基本上就是很少的海溝不能去,其它都能去了,那麼就是對我們的海底資源,將來的我們的利用,我們就是更有一個全面性的。5000米我想應該説是我們的載人深潛技術走進世界先進行列,假如7000的話,那我是走在前面了,是先進行列的前面。

  記者:在未來這樣一年的時間裏您還要繼續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徐芑南:對我來説我總感覺到我這個使命還沒有完成,因為7000米還沒有做完,7000米做完了,我使命就完成了,那麼現在這一年裏肯定要為明年7000米做準備,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間都是一切為明年7000米所需要的工作。我一定全身投入,我還是全身心投入。

編輯:楊鑫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面對面
  • 徐芑南
  • 蛟龍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