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浙江對動車事故傷者開展心理干預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7日 0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片説明: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的項煒伊。

  中新網溫州7月27日電(記者 沈蘭 通訊員 施水泉) 27日是浙江省衛生廳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赴“7.23”動車事故現場的第四天。目前傷員病情基本穩定,而如何安撫傷者心中傷痕成為這些心理專家面臨的一次大考。此次事故的倖存者--2歲半的孤兒項煒伊也在接受心理治療的人員之列,由專人全程負責治療。

  小伊:情緒不穩 見到護士叫媽媽

  26日上午10點左右,浙江省衛生廳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到達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探視項煒伊。經了解,小伊目前存在晚上噩夢、驚叫、因害怕而哭泣、情緒不穩定等症狀,“見到護士叫媽媽,見到護工叫奶奶。”

  由於年紀小,專家在短時內很難和她建立有效溝通。專家組組長、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趙國秋認為,要直接對小孩做心理危機干預是極其困難的,因為專家説的大人的話,小孩無法理解與領會。

  他建議,應當採取以下的穩妥的方法:一是,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生活環境,讓小伊最為親近的奶奶來照顧。在災難中的孤兒,除非是萬不得已,否則不提倡由陌生人收養。可以把社會救助金或好心人的捐款交給奶奶,由她代為打理;二是,暫時不要告訴小伊,父母已經離開人世的消息。將來,可以通過遊戲和講故事的方式,讓她慢慢明白,為以後適當時機知道真相打下基礎;三是、盡可能恢復小伊之前的生活環境,比如,當她哭鬧或者高興時,父母是如何做的,將來照顧者也要做到盡可能一樣;四是、為她的成長創造安全的心理環境,比如,在合適的年齡送她去幼兒園,讓她和同齡兒童一起玩耍、生活,盡可能消除孤獨感。

  目前,浙江省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已成立專門小組,專人全程負責小伊的心理康復工作。

  62歲的老奶奶不願回想事故經過

  在這場事故中,有一對劫後余生的祖孫。

  祖孫倆從江蘇到福州,坐在第二節車廂。“燈光突然全熄了,車廂就像電梯一樣往下降。我一把把孫子抱在懷裏。混亂中,鄰座的小夥子抱過孫子,一邊安慰我們不要怕,一邊帶我們逃出車廂。”這位62歲的老人家回憶。

  出了車廂後,祖孫倆就分散了,所幸在醫院重逢。在和心理危機干預人員聊天時,老人家情緒不穩定,不想回憶事發經過,不想看電視,但腦子裏全是事發情景。在別人談論事故時,老人家也表現出回避,並有驚恐的表現。

  通過耐心的心理安慰與支持,專家組與溫州康寧醫院的宮醫師逐步與這位老人家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雙方慢慢進地行交流。在交談中,老奶奶仍感覺後怕,不時流淚訴説經過。

  為此,專家利用了情緒穩定技術和眼動脫敏技術,在交談中逐漸進行事實還原,並逐漸淡化老人家的記憶。經指導後,老人家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逐步能正視現實,效果良好。

  平息抱怨與憤怒: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與其他許多歷經重大災害考驗的心理干預專家一樣,趙國秋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專家組已經接觸了100多個傷員,他們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恐懼、焦慮、抱怨、憤怒等負性心理問題,抱怨與憤怒的情緒尤甚。”

  記者了解到, 專家組已經就如何儘快消除抱怨與憤怒情緒制定了具體策略。

  在具體工作中,專家組要求參加干預的隊員與志願者,要站在被干預對象的立場,充分考慮他們的感受,真正地理解他們。浙江省衛生廳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特別決定,如果發現被心理救援者(傷員與死難家屬等)有抱怨與憤怒情緒,要讓他(她)們儘量地渲泄,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等穩定後再做心理危機干預,這被當作紀律決定下來。

  從微觀上,儘量做通傷員家屬的工作,不要讓他們的抱怨與憤怒的負面情緒當著傷員的面發泄,要組織傷員家屬加入到心理干預的陣線中來,共同平息負面心理情緒。目前,上述做法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68名傷員家屬已經加入戰線。

  據悉,目前共有120多位傷員分佈在溫州市附一、附二、市二、市三、康寧、中醫院等12家醫院救治。專家組每天要訪談68人次,對其中的63人進行專業評估,結果顯示存在明顯心理反應的有12人。現在,專家組對受訪談的傷員都進行了初步的心理干預,對有明顯心理反應的12個傷員進行了重點干預,並對醫院了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完)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心理干預
  • 項煒伊
  • 心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