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工業進山,戰天鬥地如何“順其自然”(談治論理)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4日 06: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趙學農

段昌群

  在雲南,山區、半山區佔去94%,再除去一些水面,可利用的平地資源十分珍貴。要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如何破解工業發展和保護耕地之間的矛盾?昆明市富民縣推平小山頭,建成工業園,推進“工業進山”。這一舉措如何不讓污染上山?能否做到環境友好?又如何真正讓群眾受益?

  特邀嘉賓:

  趙學農 雲南昆明市富民縣縣委書記

  段昌群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

  決不幹不尊重自然的傻事(治理者説)

  “工業進山”不是見子打子,是個系統工程。我們絕不去幹河道截彎取直、不尊重自然的傻事。

  富民縣傳統上就是昆明的禽蛋、水果基地,幹部“談農業大半天、談工業一支煙、談資本不沾邊”。而如今看來,沒有工業化,城鎮化就是空話,調整産業結構就是“空調”。但富民山地和25度以上的坡地佔到國土的95%,平壩資源是我們的生存之基,“工業進山”是被逼出來的。

  在哨箐的那片工業園,挖了170萬方山石土,幹了半年多,307畝的山地平整出200畝工業園區。雖然“七通一平”的成本比平壩地區高出一倍,但我們還是覺得值:從長遠講,好田好地都給子孫留下了!富民縣如今規劃了6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儘量不佔用一畝農田。

  “工業進山”是被逼出來的,不過我們考慮不是要去“戰天鬥地”,而是去順應自然。首先是“一園多片、一園多區”。利用山間荒地和坡地,做到“星羅棋佈”和“依山就勢”,不去大規模破壞山體。這樣,山體對工業園區形成自然隔離,遠遠地看,你還看不到園區呢。“一園多片”也是根據不同地塊的環境承載能力佈局産業,你搞機械製造,他幹食品加工,整個工業園“形散而神不散”。

  “工業進山”不是見子打子,是個系統工程。你把山頭推平了,把箐溝給填了,改變了這個地方的生態結構,溪流不通了怎麼辦?地質災害怎麼防?我們給“工業進山”設了五道門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地質災害評價預防;礦産資源壓覆報告。因此,表面看溪流堵了,但通過管道接起來,“血管還是通的”,我們絕不去幹河道截彎取直、不尊重自然的傻事。

  工業的污染是客觀的,不能因為進山了就放鬆環保要求。我幹過市裏的環保局長,始終認為,沒有治理不了的污染。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規劃時就要考慮周全,一草一木當珍惜;二是項目落地時政府和企業家都要盡到責任,不允許在環保上“跑冒滴漏”。項目進了山,周圍的林地草坡就是污染與否的“監測站”、“晴雨表”。

  “工業進山”還有一個好處:改善了項目區農民的生活質量,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前他們居住分散,你想給他們通個自來水,算算成本真就怕了。如今把他們集中安置起來,配套基礎設施結合建工業園一股腦地解決了。他們反過頭來服務工業園,農民變市民啦。

  (本報記者 徐元鋒整理)

  進山不是“揀到筐裏就是菜”(旁觀者言)

  談“工業進山”,要優化選擇,不是説揀到筐裏的都是菜,不加甄別地一股腦往山裏塞。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是一對永恒的矛盾,在雲南更為突出。雲南是“生物王國”,地處大江大河的上游,也是江河下游地區的“生態屏障”。曾有一段時間,雲南想通過發展旅游等第三産業繞過工業化來發展,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現在看來,如果工業或者相關産業發展不到位,第三産業就沒有服務對象,不僅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制約,生態環境保護往往也因缺乏社會經濟資源,難以持久維持 。“橋頭堡”建設帶來新的強大發展驅動力,“工業進山”雖屬迫不得已,但也的確是勢所必然。

  其實“工業進山”不是什麼新課題。採掘業、礦業等行業,歷史上大部分就在山裏。世界上,德國和北歐一些國家都是先行者。在我們國家,“三線建設”時期,備戰備荒需要,部分工業進山了。如今城鎮化、工業化的背景下,“進山”更是屢見不鮮。富民縣的探索,又有許多時代新意。

  當然,談“工業進山”,要優化選擇,不是説揀到筐裏的都是菜,不加甄別地一股腦往山裏塞。要通盤考慮幾個方面的問題:生態上的適宜性;環境容量的可接受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和民生問題的關聯性。山地開發首先要滿足幾個前提條件:沒有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的生物,不去打擾保護區;地理地質條件、水文特徵上是否適合,不能引發地質災害風險;對當地的環境容量整體利用是否合理,不造成新的破壞和浪費。

  對“工業進山”帶來的環境問題,一定要從源頭上防範治理,謹防事後補救,後者往往於事無補,成本也更高。與壩區比,山區對環境問題的消解能力較差,污染後的自凈空間小,污染滯後效應更突出。因而在産業的選擇上,准入的門檻應當明確,有污染風險的堅決不放進山裏。發生在山區的污染隱蔽性往往更強,尤其是要事先防範對流域下游的影響和對下風向區域的影響。

  富民縣為“工業進山”設了五道門檻,未雨綢繆值得稱道。但除此之外,還應該健全生態環境應急處理預案。長期以來,我們對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城區、發展充分區域的“環境家底”比較清楚,污染防範比較有序,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但對於之前關注不多的山區,一旦發生生態問題和環境污染,如何協調各方,做到高效處理,還有許多基礎的工作要做。因而在推進“工業進山”的同時,還要科學嚴謹地防患於未然。

  至於“工業進山”給山區群眾帶來的福利,我建議政府要做好培訓、社會保障方面的基礎工作。不是説項目一進來就“農民變市民”了,農民要具備相應的素質和技能才行,不然甚至會進入深山區開荒種田。另外,要防止原來的居民和園區利益剝離形成利益對抗,最好讓農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分享園區建設的紅利。

  (本報記者 徐元鋒整理)

責任編輯:呂鵬

熱詞:

  • 工業發展
  • 橋頭堡
  • 富民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