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總把群眾當親人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2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黨以民為本,黨因民而興。論及我們黨與群眾的血脈聯絡,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滿懷深情地這樣概括:“90年來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黨群親情深似海,回望歷史,我們會更深刻地體會這段話的豐富內涵。

  孟良崮的槍聲似在耳畔斷續響起,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膽氣久久回蕩。“父親死了,兒子上;丈夫死了,妻子上”,淵子崖村誓與敵人一搏到底的悲壯感天動地。

  面對生命垂危的戰士,沂蒙婦女明德英決然打碎封建思想枷鎖,用乳汁將其救活;為了贏得寶貴的作戰時間,李桂芳組織婦女幹部跳進冰冷河水中,用瘦弱的肩膀搭起堅實的“火線橋”。王換于用全部“家底”呵護41個革命將士後代,致使三年中四個親骨肉因營養不良相繼夭折。

  按下《沂蒙山小調》的播放鍵,眼前躍動的是八百里沂蒙一幕幕“黨為民、民擁黨”的大情大義。這銘刻著魚水深情的革命老區,令人深深感動。正如陳毅元帥所説:“我進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黨群同心斬棘的樸實教材又豈止“沂蒙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無不貫穿著黨與群眾的魚水親情,它們共同構成了代代傳承的“精神集體”。

  歷史不會忘記,井岡山上走來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黨的群眾路線下了“定義”,為抗戰勝利奠定了基石;歷史不會忘記,長征路上沿途群眾救治傷員、劉伯承與彝族首領歃血盟誓結為兄弟的千古佳話;歷史不會忘記,寶塔山下、延河水畔“為人民服務”的忠誠宣誓;歷史不會忘記,土地改革的策源地西柏坡,群眾迸發出“土地回家了”的欣喜。

  回首以望,中國共産黨的群眾立場始終不變,群眾路線薪火相傳。平型關劃破寂靜的槍聲,天安門前莊嚴的宣告,南海邊奏響高昂的“春天旋律”,汶川地震的溫情吶喊與挺身,共産黨人所邁出的每一個有力腳步,都會烙下一個“人民至上”的深深腳印。在改革攻堅的今天,堅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中國共産黨愈發成熟與自信。

  然而,也有少數黨員幹部擺不正群眾位置,逐漸丟棄了群眾觀。有的將群眾“擺得過遠”,不願與群眾做親人,生怕群眾抓“小九九”、“揭傷疤”;有的將群眾擺得過低,看不起群眾,視群眾為“土包子”,不屑向群眾學習,不情願為群眾辦實事。這些都會導致黨員喪失群眾基礎,淡化黨群深情,危害不淺。

  倘若説,黨是溪水,群眾便是泉眼,泉涌才能長流;黨是大樹,群眾便是土壤,土沃才能根深。黨群同心,其利可斷金,其力可移山。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淡了黨同人民的血肉情誼,都應當同人民共患難、心連心。這是我們黨90年曆程給予每一位黨員幹部最深刻的啟示。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群眾基礎
  • 黨群
  • 定義
  • 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