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新一波日用品漲價在即 “約談限價”已失效(圖)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6日 1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國家有關部門為穩定物價實行“約談”、“限價”的風頭過後,食品、飲料、日化、保健食品等民生用品的“漲價潮”正在暗涌。記者昨天獲悉,此前一度被發改委“約談”的洋奶粉,聯合利華、寶潔等日化品,以及保健品、飲料、食用油、糕點糖果等近期紛紛實施漲價計劃,上演了新一波“集體漲價潮”。

  經濟學專家指出,今年上半年其實各家企業均有因成本大幅上漲而産生成品提價衝動,但在國家大力維穩的調控和輿情壓力下,企業們均不敢輕舉妄動。而現在國內政策有放鬆跡象,再加上企業在承壓過久之下很想轉嫁壓力,於是出現密集調漲現象。

  洋奶粉漲價逾一成飲料、化粧品等都在漲價

  最近,民生用品的漲價潮此起彼伏,多個領域的終端産品價格猶如放閘的洪水,與上半年各家企業埋頭苦幹、慎言提價的局面相比,對比鮮明。

  素有“一年一漲”習慣的洋奶粉,在上半年被發改委“約談”以及政策環境壓力之下,大多壓制了原本於三四月份漲價的衝動。不過,近日“洋奶粉”漲價潮出現。記者昨天從市場獲悉,包括惠氏、雅培、恒天然安怡、多美滋、美素等品牌嬰幼兒奶粉在終端售價日前悄然上調,平均漲幅為10%—15%。其中,惠氏以新産品方式提漲,如惠氏一階段金裝愛兒樂900克從235元漲至248元,惠氏二階段金裝健兒樂從198元漲至223元。雅培則直接調價,如雅培智護喜康寶900克,從238元漲至261元。

  在化粧品領域,近日雅詩蘭黛中國公司也向記者證實,該集團旗下雅詩蘭黛、倩碧等品牌産品上調零售價。來自市場的消息稱,雅詩蘭黛部分品牌産品漲幅為8%-10%。而上個月,另一日化巨頭歐萊雅旗下蘭蔻、碧歐泉、阿瑪尼等品牌也上調了5%—8%。據悉,其他奢侈品牌如Chanel、Cartier、Hermes、Dior等也紛紛以“成本上漲”為由調價。此前,聯合利華旗下力士、夏士蓮等品牌洗髮水也率先提價。

  安利、如新、無限極、完美等保健品也加入漲價行動。記者昨天獲悉,從7月5日開始,安利旗下倍立健、蛋白粉和維生素C等産品將全線提價,漲幅在11%左右。其他品牌的保健品也陸續完成調價動作,像如新的茶沛膠囊每瓶從510元漲到了525元,君沛膠囊每瓶285元漲到了305元;完美産品的漲幅2%—8%不等,無限極方面也表示,約40%的健康食品和部分護膚品已經進行了價格調整,幅度在5%—20%之間。

  此外,飲料領域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康師傅、卡夫、蒙牛、伊利、通用磨坊等知名品牌旗下産品也早已悄悄以“瘦身”方式變相漲價。據悉,食用油行業的四大企業“限價令”將於8月松綁,有業內人士預計,屆時可能會引發食用油行業“補漲潮”。

  約談、限價壓不住成本上漲壓力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多家食品、日化企業均表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成本上漲壓力。然而,在國家調控和“約談”、“限價”的壓力之下,多家企業均不敢輕言“漲價”。早前,聯合利華因“散佈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被發改委處以200萬元的罰款。

  不過,隨後聯合利華依然頂風漲價,在5月底旗下夏士蓮、力士多款沐浴露、洗髮水提漲,漲幅為10%。此舉,又被部分專家視為“約談”失效。

  近期“約談”失效的例子不斷出現,今年5月份,包括惠氏、雅培、美讚臣等多家洋奶粉企業均被發改委“約談”,洋奶粉價格穩定了一段時間,然而,最近多個洋奶粉品牌開始提漲。昨天,雅培方面表示,目前的價格政策是完全遵循中國價格法的。惠氏方面則宣稱價格上漲是因為“配方升級,新品上市。”

  發改委對食用油企業的“限價令”也可能將在8月份松綁。今年上半年,食用油二度被要求延期“漲價”。有業內人士認為,食用油企業的“限價令”松綁後,可能引發食用油行業補漲潮。

  廣東省流通研究所所長王先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指出,“約談”、“限價”等穩定物價的舉措均是臨時性,治標不治本。另有專家認為,上述臨時性措施的“維穩”效力有限,若無法最終解決企業日益增加的成本壓力,企業最終會進行調價動作。

  預期成本還要漲企業提早漲價減壓

  “最近日用品、食品持續漲價,這是一個普遍的市場反應。”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認為,首先是因為通脹預期,現在許多中小企業遇到資金缺乏的問題,廠家的提價是對預期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提前的反應。“目前,通脹壓力仍在高位,出於對6月及未來月份GDP仍將高位運行的預期,多數廠家為提前消化成本壓力,於是做出提前漲價行為。他認為,通脹預期一直存在,“雖然它不是物價提升的主要原因,但仍是原因之一”。

  林江進一步解釋,供需關係的相互影響也是關鍵原因。剛性的需求一直在上升,但是供給卻跟不上。例如因為國內奶粉安全事故頻發,導致消費者對“洋奶粉”過分依賴,這也是“洋奶粉”和中外合資奶粉價格走高的原因。此外,流通成本高也是物價上漲的原因,現在許多流通領域的稅費亂收情況比較嚴重。

  “通脹導致企業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企業自身因為無法消化成本上漲因素,最終出現下游終端消費品企業的漲價。”經濟學家葉檀指出,“目前,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的影響,市場消費品的價格還會繼續走高”。

  她建議,要抑制通脹,需要控制氾濫的貨幣,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提高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洋奶粉價格的調漲,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均認為,並非完全因通脹導致洋奶粉企業利潤下降,而是洋奶粉們在收穫信用溢價。“今年以來,中國乳品行業的安全危機事件頻頻出現,最近又出現新國標全球最差事件,再度重創國人對國産乳品的消費信心,由此洋奶粉獲得高額溢價,客觀上反而促成它們加速擴張,並通過提價來獲得更高利潤。”(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熊漢玲)

責任編輯:李漢森

熱詞:

  • 日用品漲價
  • 約談限價
  • 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