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走訪台灣援建貴州新苗寨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1日 21: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5312e173ba1f4ddf9c491a6f0f3f0c58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海峽兩岸):主持人:歡迎繼續關注《海峽兩岸》。高蘭村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的一個偏遠山村,全村1300多名村民全部都是苗族鄉親,今年年初,一個由台灣慈濟基金會援建的新苗寨,在這裡正式啟用。台灣同胞為什麼要在這裡援建新苗寨?村民們搬入新家以後的生活又是怎樣的?日前,《海峽兩岸》欄目記者深入當地進行了採訪。

    解説:記者一行乘車從貴州省會貴陽市出發,向地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南端的羅甸縣駛去,因為沿途很多路段都是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從貴陽到羅甸縣平岩鄉的高蘭慈濟新村,210公里的路程,用去了5個多小時。

    高蘭慈濟新村是台灣慈濟基金會為當地的苗族鄉親捐資興建的移民新村,建在一處地勢比較平坦的山坳裏,來到這裡,記者看到,一棟棟整齊的兩層樓房,紅磚灰瓦的建築風格,看上去和周圍群山環繞的環境非常協調,平岩鄉幹部米正先告訴記者,高蘭慈濟新村建有42棟樓房,每一棟都是對稱設計,可以居住兩戶人家。

    平岩鄉幹部米正先:每一棟都是一樣,這個房子是180平方米,住了兩戶,每戶90平方米,下面兩個臥室,樓上有兩個主臥室。

    記者:一棟造價是多少?

    米正先:一棟造價12萬到13萬。

    記者:這個錢怎麼出?

    男:這個錢也就是台灣資助一半,政府資助一半,場地是老百姓平整出來的。

    解説:米正先告訴記者,高蘭村一共有100多戶人家,搬入新居的84戶,都是經濟條件比較差的村民。在米正先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村民陸光琴家。陸光琴正坐在門口刺繡。

    記者:你這是繡的什麼?

    村民陸光琴:我繡的是衣服,繡這個花,繡衣服。

    記者:你們苗族的服裝。

    村民陸光琴:苗族的服裝,繡這個,是我們苗族的風俗。

    這個服裝是一針一線慢慢繡的,繡三年才能繡一套,這裡是一塊,前面一塊,後面一塊,還有下面衣角這裡是一塊,很難繡的。

    記者:你頭上戴的這個?

    村民陸光琴:我頭上戴的是帕子,假頭髮跟我的頭髮一起挽起來。

    記者:也屬於苗族特有?

    村民陸光琴:苗族的風俗。

    解説:在陸光琴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她的家。

    記者:這是你女兒。

    村民陸光琴:對,這是我女兒。

    記者:幾歲了?

    村民陸光琴:四歲了。

    記者:一進門開了個小賣部。

    村民陸光琴:小賣部。

    前面這一間是小賣部,後面這一間就是煮點飯。那邊是小臥室。

    記者:這是一層。

    解説:二樓的格局略有不同,有兩個房間和一個陽臺。在二樓,記者看到,屋子裏不僅有台灣慈濟基金會捐助的木床,還有台灣慈濟基金會送來的一袋大米。

    村民陸光琴:是台灣送來的扶貧物資。

    記者:是什麼時候送來的?

    村民陸光琴:年底送來的,臘月。

    記者:送了多少?

    村民陸光琴:一家有60斤吧。

    記者:每年都送嗎?

    村民陸光琴:每年都送。

    解説:陸光琴告訴記者,台灣慈濟基金會援建新苗寨,為村民們想得很週到,像二樓這個大陽臺,就有兩個功能——收穫時節可以晾曬穀物,平時還可以用來儲水。這裡地處亞熱帶,雖然降雨量超過1000毫米,但是因為海拔高,山高谷深,儲水、用水都不方便。有了這個大陽臺,吃水問題就不愁了。

    在記者眼裏,台灣援建的新苗寨,如同一幅嶄新的新農村圖畫,那麼,村民們原來的居住條件怎麼樣?在當地臺辦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前往村民搬遷之前的老房子進行採訪。記者看到,這裡以茅草房和木板房為主。

    村民李通才:這個房子住了四十年,我老爸住,我出生就在這裡,我都三十多歲了。

    記者:原來幾口人住?

    丈夫:原來我們是六口人,我一個姐姐,還有兩個弟弟,還有老爸老媽,六口人。

    羅甸縣臺辦主任韋應章介紹,在貴州,有這樣兩句諺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説的是貴州陰雨天氣多;地無三尺平,則形象地描繪了貴州的地形特點。
  羅甸縣也不例外,該縣處於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的過渡地帶,全縣丘陵和盆地不足15%,海拔上千米的山地超過85%,就整體情況而言,生活在丘陵和盆地的群眾生活比較富裕,而生活在山地的群眾當中,貧困人口比較多。

    羅甸縣臺辦主任韋應章:對面山就是廣西了,廣西天峨縣三堡鄉,從這裡下去,就是三十分鐘的路吧。

    記者:翻過那座山。

    羅甸縣臺辦主任韋應章:下面有條河,過河就是廣西,現在我們看不到河。

    記者:我看這裡自然條件並不是特別理想,石頭很多。

    羅甸縣臺辦主任韋應章:石頭很多,就是石山,全部是石山,所以種莊稼比較困難。

    記者:所以老百姓生活還是比較艱苦。

    羅甸縣臺辦主任韋應章:對呀

    解説:韋應章介紹,像高蘭村這樣的貧困村,生産條件非常艱苦,每戶只有半畝適宜耕種的土地,其它的都是這種石頭山上開墾出來的土地,村民再勤勞,也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台灣慈濟基金會為高蘭村援建新苗寨,使村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而記者在高蘭慈濟新村採訪期間,所到之處,也感受到了村民們對台灣同胞的感激之情。

    談到自己的新家,今年60歲的村民李國民和老伴都表示,做夢也沒想到能住上這樣好的房子。

    村民李國民:我們身體也不那麼好。身體不好,只能夠種地糊口,領導 政府,慈濟關心我們平岩最好,十多年了,平岩改變得很好,萬萬沒想到這個地方有這樣好的房子。

    解説:村民李國民還告訴記者,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在廣東打工,老二是村裏的第三個大學生,現在在重慶上大學。

    記者:這裡哪個是你兒子

    村民李國民:這個

    記者:和同學一塊兒照的

    解説:台灣慈濟基金會不僅為他們援建了新房子,過去還曾經捐助二兒子上中學。

    解説:羅甸縣副縣長劉明輝介紹,羅甸縣是一個山高坡陡,人多田少,石漠化嚴重的貧困縣,當地一直在採取措施引導群眾脫貧致富,比如,在河谷丘陵地帶發展蔬菜、水果生産,如今,羅甸縣已經成為貴州省重要的蔬菜基地以及火龍果之鄉。與此同時,羅甸縣也得到大陸各地,特別是對口援建的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的大力支援。

    而台灣慈濟基金會對於羅甸縣貧困山區的捐助,從2000年就開始了,援建移民新村,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劉明輝介紹,11年來,台灣慈濟基金會在羅甸開展扶貧濟困、捐資助學活動,捐贈資金和物資,總計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超過10萬名村民、近萬名特困學生收益。而在這些數字背後,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羅甸縣副縣長劉明輝:每次我都陪著他們,我一直陪著他們,一直和他們接觸,十多年了。

    感覺他們做事比較細緻,就是有一次像我們平岩鄉,平岩鄉有一個女孩子讀到四年級了,女孩子單腿,她沒有了左腿,但是這個小女孩很堅強,每次她從家到平岩學校,可能有四公里左右,每天上學,她都是單腿跳,後來他們發現以後,覺得怎麼這樣子,然後我們發現了,發現以後就和他們一起,帶著小女孩到貴州省肢體康復中心,去給她裝了一個假肢。

    記者:這個孩子安上假肢之後,後續情況怎麼樣?

    羅甸縣副縣長劉明輝:現在讀到小學六年級了,成績還可以。

    解説:從扶貧濟困、捐資助學,到援建新家園,台灣慈濟基金會對於羅甸縣貧困山區的援助,已經持續11年了,骨肉情、同胞愛如涓涓流水,在高蘭村的採訪當中,記者時時處處可以感受到。村民潘治蘭身上穿的,還是台灣慈濟基金會捐助的衣服。

    村民潘治蘭:給我們送那個背袋,還送衣服,書,樣樣都送。

    記者:援助是多方面的。

    女主人:是啊,現在都好了,樣樣都方便,不像以前那樣了。

    記者:以前住的是什麼?

    女主人:以前是草房,樣樣都不好,怎麼都不好,現在比以前好了。

    解説:在高蘭村採訪期間,記者還了解到,台灣同胞援建新苗寨,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條件,也讓村裏很多大齡青年找上了對象,有的還從外地娶回了媳婦。今年30歲的李明清為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到廣東省高州市打工,和當地姑娘鄧君美談起了戀愛,兩人感情逐漸穩固,談婚論嫁時,卻遇到了來自女方家庭阻力。

    記者:當時你看上他哪一點?

    村民鄧君美:看上他人老實。

    村民鄧君美:當時我家裏還不同意。

    記者:怎麼不同意?

    村民鄧君美:遠,説這邊太遠了,回去一次很難。

    解説:從沿海發達地區嫁到西南貧困山區,對於女方父母來説,是件很難接受的事,不過在兩個人的女裏和堅持中,最後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如今兩個人的愛情結晶也即將出世。

    村民李明清:在這個地方,我們那時候經濟困難,又沒有房子,很難找到老婆的。

    記者:你怎麼做通父母工作?

    村民鄧君美:我不知道怎麼説。

    村民李明清:現在是婚姻自由。

    記者:就是你們結婚的時候,父母還是不太同意。

    村民李明清:現在還是有點小矛盾,但是現在沒事了。

    解説:李明清和鄧君美介紹,他倆的婚姻之路並不順利,關鍵時刻,台灣同胞援建新苗寨,還是發揮了作用,他們有了這麼好的家,遠在廣東的父母也可以放心了。記者聽説夫妻倆結婚時連張照片也沒拍,主動為夫妻倆和男方的父母照了一張全家福,這也是全家的第一張全家福,照片上婆婆的表情略顯僵硬,不過小兩口的表情還是很甜蜜。

    解説:在高蘭村採訪期間,正值水稻插秧時節,村民米朝兵和妻子剛剛幹完農活,準備到附近的山羊飼養場去看一看。

    記者:就住在這裡

    村民米朝兵:我們就住在前面那裏

    記者:搬過來多長時間了?

    村民米朝兵:冬天,過春節的時候搬過來的。

    記者:覺得怎麼樣?住在這兒?

    村民米朝兵:很好。

    記者:每年收入多少?

    村民米朝兵:收入五六千塊錢,就是剛剛夠用夠吃,夠買肥料種玉米。

    記者:你要想蓋個新房子。

    村民米朝兵:蓋不起。

    記者:你覺得新家怎麼樣?

    女:很好。

    解説:記者跟隨米朝兵夫婦前往山羊飼養場,幾分鐘之後,米朝兵駕駛的摩托車停在一個山坡上,記者一行也從乘坐的汽車上下來,步行趕往山羊飼養場。15分鐘後,記者一行來到一處地勢稍平緩的山谷,望下去,有幾十隻黑山羊正在吃草。米朝兵告訴記者,有了新房子住,他沒有後顧之憂,黑山羊是當地特産,他希望通過養殖黑山羊走上致富之路。

    記者:當時你怎麼想起來養黑山羊?

    村民米朝兵:小孩還小,不能去打工,我就借了一萬多塊錢買黑山羊來養,也是比較划算,養了一年,産了五十多只了。

    記者:當時買了多少只?

    村民米朝兵:二十多只。

    記者:現在已經七十多只。

    村民米朝兵:七十多只。

    記者:你準備什麼時候賣出去?

    村民米朝兵:慢慢養,最低要有三百隻左右再賣,越多越好。

    解説:米朝兵告訴記者,這裡民風淳樸,晚上不用看守,只要傍晚時把黑山羊趕到圈裏就可以了,最辛苦的,是乾旱的時候背水到這裡。

    村民米朝兵:乾旱的時候,就是要從我們停車那裏,要背水過來給它們吃,不背水給它們吃,它們就是沒有水吃。一天要背兩次,特別辛苦,背五六十斤,慢慢走。

    解説:採訪期間,記者還了解到,就在前一天,一隻母山羊剛剛生下一隻小羊羔。

    村民米朝兵:可能是昨天生的,四五天它就可以上山坡去吃草。

    每一天來看那個山羊的時候,看到生了小羊羔,就是有一個新的希望了。

    主持人:在台灣援建的貴州省羅甸縣高蘭慈濟新村,村民米朝兵養殖黑山羊,每次看到小羊羔出生,就看到了新的希望,這也是高蘭慈濟新村村民們的心聲,有了新建園,他們不再有後顧之憂,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放在發展生産上,我們也衷心祝願這裡的村民早日走上致富之路。感謝收看《海峽兩岸》,下期節目再見。、

    編輯:鄧喜婷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走訪
  • 台灣援建
  • 貴州
  • 新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