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聚焦中國共産黨危機意識:從危中圖存到居安思危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30日 14: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6月30日電 題:聚焦中共危機意識:從危中圖存到居安思危

  記者 吳歆 唐偉傑

  歷經90年,執政超過60載,概覽中共成長史,是一部與外部敵對勢力與自身錯誤持續不斷的抗爭史,中共生於憂患,戰火中圖存,立國初的探索,文革後的自省,成績前居安思危。危機意識、憂患意識,貫穿中共90年上下求索之途,也保證了其能歷百千劫不衰。

  危中圖存:紅旗能打多久

  猶如新生兒降生時伴隨著的陣痛。1921年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大會,就一度遭到騷擾,使會議一波三折,也預示著這個革命政黨坎坷不平的前路。

  “生於憂患”可説是中國共産黨誕生的真實寫照,當時的中國飽受列強淩辱、軍閥混戰、國力疲敝、民不聊生,一批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有志之士為這個風雨飄搖的東方古國尋找新的出路。

  然而,幼年的中共,來不及也不可能從容地做好各種準備,在缺乏足夠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情況下,就匆匆投身革命洪流,在險惡的局勢中,幾乎遭滅頂之災。

  1924年,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革命興起。在中國共産黨的積極參與和努力下,大革命風暴迅速席捲全國。就在北伐戰爭勝利推進,工農運動高漲之時,蔣介石集團卻突然把屠刀砍向共産黨和革命群眾。據不完全統計,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共産黨員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産黨員2.6萬多人。

  大革命失敗是中共成立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危機,在此之際,黨內思想異常混亂,一些不堅定者離開隊伍,黨員數量急劇減少到1萬多人。同時,工農運動走向低沉,相當多的中間人士同共産黨拉開了距離……,革命已進入低潮時期。

  生存的考驗並沒有嚇倒年輕的中共,反而促其逐漸走向成熟。1927年的“八七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黨指明了新的出路。擦乾血跡,繼續戰鬥——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中共走上了武裝鬥爭之路。

  在與敵人的鏖戰中,“左傾”錯誤開始蔓延,在第五次反“圍剿”時,中共再次遭遇重大危機,面對強大的敵人,紅軍雖然頑強抵抗,但節節失利,陷入困境。艱難開創的根據地也日益縮小,中央紅軍被迫長征。

  “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殘酷的鬥爭環境中,黨內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對革命的前途持悲觀態度。對此,毛澤東專門撰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予以回應。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這是中共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共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標誌著中國共産黨從幼年達到成熟。

  就在中共不斷調整、鞏固、發展之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民族危亡關頭,中共拋卻黨派恩怨,倡導國共合作、建立抗日統一戰線,投身民族獨立保衛戰中。

  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在其成立90年之際,舉世聚焦這個問題。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史研究員龐松説,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保持生機和活力,就在於她生於憂患、長于憂患,在近代以來在中國內外矛盾的巨大衝突中,不斷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在危機處理中,開闢前進道路,抓住機會加快發展。

  在延安,中共展開了一次歷時三年的大規模整風運動,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歷史經驗,初步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確定了黨的指導思想。

  從建立到經歷血與火的考驗,中共逐步開始獨立思考探索,不斷走向成熟,不斷發展壯大,並最終奪取了勝利。

  上下求索:殺出一條血路來

  勝利在即,共産黨人依舊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估計了革命勝利後,黨內可能産生驕傲、貪圖享樂等情緒,他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並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懷著 “趕考”的心態,共産黨人從西柏坡走向北平,一個新的政權建立。

  建國初期,軍事上,國民黨還有上百萬軍隊在負隅頑抗。經濟上,所繼承的是一個十分落後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國際上,美國拒絕承認並竭力阻撓其他國家承認新中國,對新中國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的政策。此外,黨內也面臨著因勝利而可能滋長的驕傲自滿、享樂腐化等腐朽思想的侵蝕。

  考驗重重,危機重重,中共沉著應對。

  經濟上,在短短幾個月內,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即已實現。經過3年努力,成功實現國民經濟的全面恢復,主要農工業産量均超過舊中國最高水平。1956年,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中共成功化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危機,“趕考”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令世界驚訝。

  外交上,“抗美援朝”以劣勢裝備打敗現代化武裝的敵人,打出了國威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萬隆會議”上,中國人發出自己的響亮聲音,宣示了中國和平主張;1971年,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關係相繼破冰……

  黨建方面,中共于1950年再次整風,直指執掌政權後黨員中出現的官僚主義、自傲情緒、蛻化變質等問題。並開始整頓黨組織,期間有23.8萬混入黨內的各種壞分子和蛻化變質分子被清除出黨,有9萬多不夠黨員條件的人自願或被勸告退黨。在整黨期間,還積極慎重地發展新黨員,到1953年6月底,全國共吸收新黨員107萬。

  然而,治國之難不亞於戰爭之艱,在探索新中國道路之時,中共也犯下嚴重錯誤。“大躍進”使得浮誇風盛行,造成嚴重經濟困難,“反右傾”擴大化,使黨內從中央到基層的民主生活遭到嚴重損害。“文革”十年,更是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共産黨人作出了最深刻的反思。“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鄧小平的這些話,揭開了新中國一個新時代的序幕。

  “殺出一條血路來!”——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共産黨人帶領人民,上下求索,化危機為契機,勉力前行。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劉春指出,中共在執政以後,時刻保持著危機意識。“即使是在‘文革’時,也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只不過對危機的判斷發生了失誤,導致了偏差。”劉春説,從整個歷史來看,中共對危機判斷基本都正確。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對歷史上的錯誤、偏差認識地更為主動、糾正地更為積極。”劉春指出,這樣做的意義是為了以史為鑒,防止再犯此類錯誤。改革開放的過程,也一直伴隨著這樣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所不同的只是憂患的對象隨著環境的變化逐漸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