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風不調雨不順”為何仍獲豐收——三評夏糧豐收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6日 11: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20日,遭受洪災的江西德興市皈大鄉定坑村農民抓緊時機補栽秧苗,彌補損失。(記者周科攝)

6月22日,在安徽省蚌埠市糧食局第三倉庫收購點,農民在傾倒銷售的小麥。

  新華網北京6月26日電(新華社特約評論員)經過秋播春管夏收的艱辛勞作,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夏糧豐收。回首近幾年我國夏糧生産,幾乎都是在災害頻發中開局,卻又在喜獲豐收中收官。農業這個一直以來被認為靠天吃飯的産業,在“風不調雨不順”背景下能夠獲得夏糧生産“八連豐”,其中經驗需要總結,啟示更值得銘記。

  完善的保障機制是夏糧穩産的固本之策。在今年夏糧生産克服長達100多天干旱困擾的過程中,包括政策激勵、投入保障、科技推廣、工作動員等在內的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機制,以其鮮明的導向和有力的號召,促進了資金、資源、人力、物力的廣泛整合和有效配置。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密切關注旱情,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抗旱春管政策;中央財政在已安排各項涉農資金的基礎上,再安排129億元支持糧食生産和抗旱工作,對抗旱澆水、弱苗施肥給予補助。這些舉措在我國糧食生産史上前所未有,極大地鼓舞和帶動了各地區、各部門抗旱促春管工作。從研發、生産再到推廣的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發揮威力,調動1萬名專家和35萬名農技推廣人員參與全國科技大會戰,再加上農業科研機制和農技推廣體系不斷創新,為廣大農民奪取抗旱保苗勝利奠定了技術基礎。

  強勁的行政推動是夏糧穩産的有力保障。在夏糧生産的一個個關鍵節點,強有力的行政推動促成了全社會重農抓糧的“大合唱”。今年春季國務院部署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産行動,形成了農業部以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科技部、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統計局、糧食局、氣象局等十幾個部委局密切配合、共同抓糧的新局面。春節剛過,農業部赴26省市開展了“百鄉萬戶調查”活動,督導春管措施,推廣抗旱技術,全國各地抗旱春管工作熱火朝天。

責任編輯:張洋

熱詞:

  • 夏糧
  • 科學發展觀
  • 穩産
  • 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