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未成年人吸毒多因朋友相勸 學校家庭成監管盲區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4日 09: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因吸毒被捕的未成年少女顯得非常消瘦。

親情勸誡開放日當天,戒毒人員小李終於可以親手抱起自己的小孩。

親情勸誡開放日當天,一些戒毒人員在親人勸誡落下了後悔眼淚。

  親情勸誡開放日當天,戒毒人員小李和剛結婚不久的妻子一見面,手就沒有鬆開。

戒毒人員寫下了一紙紙戒毒感言。

  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今年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

  據統計,2010年,清遠市共收戒吸毒人員1892人(其中自願戒毒87人)。其中有一點特別值得關注,吸食毒品的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青少年,甚至是校園裏的中學生,都成為了“癮君子”。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那些吸食過毒品的人,其吸食毒品的經歷必將成為普通群眾的警鐘,告誡我們毒品誘惑可能離我們不遠,稍不留神就會誤入歧途;其戒毒經歷也表明,只有堅定戒毒信念,家人給予足夠支持,才能最終讓“癮君子”擺脫毒癮,重新做人。

  在禁毒日來臨之際,本報記者走進清遠市清城區公安強制隔離戒毒所,挖掘青少年戒毒人員涉毒的特徵,呼籲社會對青少年吸毒問題的關注。

  K粉最低5元一包學校家庭成監控盲區

  “青少年吸毒問題較嚴重。”清遠市清城區公安強制隔離戒毒所所長梁卓明首先説道。長期從事戒毒一線工作,因此,對於現階段的毒品形勢,梁卓明有著清楚的認識。在今年4月份召開的全市禁毒工作會議上,清遠市副市長曾賢林也説道,吸毒人員基數較大,特別是吸食新型毒品人員仍在不斷增長,甚至一些青少年學生和未成年人也步入其中,非常令人痛心和擔憂。

  據統計,在清城區公安強制戒毒所內,共有331名學員(戒毒者的別稱),其中,20歲以下的有13名,21—25歲的有40名,26—30歲的有48名,31—40歲的有151人,40歲以上的有79名。25歲及以下的年輕學員所佔比例超過16%,30歲及以下的學員佔總人數1/3強。據統計人員介紹,近兩年戒毒學員中年輕人明顯增多。

  這只是全市吸毒者年齡情況的一個縮影。

  阿恒:在家吸毒兩年父母竟然不知

  阿恒(化名)今年18歲,清遠本地人,是戒毒所內年齡最小的學員。他2010年3月在一間酒吧和朋友集體吸食K粉時被警察抓進戒毒所,當時,他還只有17歲,正在讀初三,因為吸食毒品被學校勒令休學在家。

  小恒説道,自己16歲開始吸食毒品,當時正讀初二。父親長期在外地打工,兩個月回一次家,回家一兩天就走;母親在製衣廠工作,雖然天天回家,但是晚上7點鐘回家,早上8點鐘出門,對小恒也是關心得很少。小恒還有個姐姐,在廣州讀大學,妹妹在讀高中。小恒在家中有一個單獨房間。小恒第一次吸食毒品是在一間酒吧,當時是週末,小恒喝了酒後,便有個社會小混混模樣的同齡男青年向他兜售K粉,小恒明知道是毒品,但他還是想嘗新鮮,就花50元買了一包K粉,朋友也和小恒一起吸起K粉。

  吸了第一次後,小恒就沒有辦法戒掉了。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學校,小恒都肆無忌憚地吸食毒品。由於成績很差,他的座位安排在班裏最後一排角落。於是,課間每次吸食毒品時,他用一隻手枕著頭趴在桌上扮睡覺,實際上用另一隻手送K粉到鼻邊吸食。吸食完興奮一陣後,他就趴在桌上睡覺,老師也不管。晚上回家,小恒躲在房間裏吸食毒品,母親也看不到,為了方便和朋友一起吸食毒品,小恒還在外面租了個房子,母親也全然不知。

  剛開始時,小恒吸食的量還很小,一包K粉七、八次吸完,但到後來,每次吸的量越來越多,每天吸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嚴重時一天吸食10次共吸5、6包K粉。好景不長,初二下學期,學校知道了他吸食毒品,勒令他休學。但校方也並未將他吸毒的事告訴小恒的父母。直到2010年3月,他因吸食毒品被公安帶進戒毒所強制戒毒,他的父母才道他已吸毒兩年。時過16個月,小恒依然記得父母接到警察通知來到戒毒時的吃驚和淚水。

  小恒的案例可以看出,對於青少年吸食毒品,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監管嚴重缺失。

  超2/3被抓孩子在家或出租屋吸毒

  對此,梁卓明表示,造成吸食人群中青少年人數越來越多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涉毒的門檻越來越低。現在世面上的一種K粉5元錢就能買到,這些K粉中摻雜有大量的玻璃粉,使得價格大大降低。吸食這類毒品,不僅受到正常毒品帶來的傷害,鼻隔膜還會受損。戒毒所內曾經有這樣的學員,因為長期吸食這類毒品,玻璃粉在鼻腔內富集成一個硬塊,需要手術才能摘除。

  其次,家庭和學校對青少年監護的缺失,也讓青少年吸毒有了一定的土壤。梁卓明表示,現在毒品已經滲透到部分校園裏,有些學生躲在廁所裏吸毒,學生大多吸的是K粉、開心水(一種由冰毒、搖頭丸、氯胺酮等混合而成的透明、液態狀毒品)。對於禁毒教育,梁卓明認為學校做得不夠。禁毒所作為禁毒教育宣傳基地,會主動進學校進行禁毒宣傳,但除此之外,學校出於成本的考慮,並不會帶學生去戒毒所來接受禁毒教育。此外,吸毒的孩子一般得到的家長的關愛都很少。梁卓明介紹,現在,由於公安機關對酒吧等涉毒場所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吸毒青少年中,在酒吧被抓獲的不到1/3,超過2/3的青少年是在出租屋、家裏的房間內吸毒被當場抓獲的。如果家長能夠足夠關心自己的子女,不可能在房間內或出租房內吸食毒品都不知道。

  ■專家建議

  家庭充分關愛 防止青少年復吸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青少年吸毒給出的理由都很簡單,“很煩”,“心情不好”,“吸了之後就不煩了”。此外,一些強制戒毒成功後又重新復吸的青少年,其實他們的毒癮已經戒掉了,但是在一遇到心煩的事後,他們又會重新吸毒,借“毒”來排解煩惱。一些孩子初次吸毒年齡都在16歲左右,而這些時候都是孩子處於青春期、情緒多波動的時候。

  吸毒的青少年,往往家庭教育不到位,父母對孩子關心不充分,孩子的一些煩惱無法得到及時排除,孩子才會輕易受到毒品的誘惑。梁卓明説,甚至有些家庭,父親是吸毒者,兒子也跟著父親學。據戒毒工作人員介紹,2008年,戒毒所裏曾經有一對父子同時戒毒。父親90年代開始吸毒,經常讓小孩幫著買毒品。小孩到了13歲後,也染上了毒癮。在本文的第三個案例中,小東經常受到母親的責備,只要深夜晚歸母親都會以為他去吸毒而罵他,以致于小東頗受委曲索性和母親賭氣而吸毒,這都是家庭中給青少年吸毒和戒毒産生負面作用的典型案例。

  家人的支持是成功戒毒和以後不復吸的重要保證。在前文提到的三位吸毒者案例中,當事人都表示在戒毒過程中,父母或者妻子給自己提供了很大的精神上的動力,他們都表示,為了家人,他們都決心以後不再碰毒品,不讓家人失望。

  梁卓明提醒廣大家長,平時要多關心自己的孩子,要多和孩子溝通,如發現孩子深夜不歸,或很晚不睡覺,在表面特徵上有很興奮、或無故流鼻涕的特徵時,就要留心孩子是否有沾上毒品的情況了。

  朋友相勸集體吸毒成首次吸毒主要模式

  “毒品不能沾,沾了就難戒”。對於青少年吸毒,第一次沾上毒品往往成為其夢魘的開始。記者在戒毒所內與多位青少年吸毒者交流,發現他們第一次吸毒都是因朋友相勸,自己自製力差,在朋友三言兩語之下便和朋友一起墮落。

  對於青少年吸毒的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外,青少年本身的自製力很弱,容易受到誘惑。梁卓明總結道,現在的青少年認為吸毒很時髦,對毒品有好奇心,價值觀完全相反;他們明知道是毒品還吸食,是對毒品的危害性認知不夠;他們被朋友一勸便招架不住,經不起誘惑。

  小雨:老鄉推薦“豬肉”吸後可忘煩惱

  小雨(化名)是湖南人,今年24歲,2005年從老家來到清遠一家服裝店賣衣服。由於在清遠沒有什麼親戚朋友,小雨和一些湖南老鄉成了朋友。2010年開始,小雨開始沾上毒品。當時,小雨和一幫老鄉去酒吧喝酒,一位剛認識不到一個月的老鄉向小雨推薦一種叫“豬肉”的毒品,吸了之後“很舒服,可以忘掉煩惱”。小雨明知道是毒品,但拗不過朋友的慫恿,便用一種“冰壺”的容器(因將毒品放入壺內燒,像煲豬肉一樣,所以俗稱“豬肉”)吸了幾口。“吸了幾口後,感覺輕飄飄的,很興奮。”小雨後來才知道,“豬肉”就是冰毒。過了兩天后,小雨又和朋友去酒吧,在朋友的勸説下,和朋友合買了兩三條“豬肉”吸完。兩個多月後,因為失戀心情不好,無處發泄的小雨主動花了500元去找買家買了一克冰毒,在出租屋內吸食,接著第四次、第五次……幾個月後,因為朋友吸食毒品被抓,自己被朋友供出,小雨于2010年7月被抓進戒毒所強制戒毒。吸食毒品的幾個月內,她共吸食了20多次毒品,自己近3萬元的打工積蓄因購買毒品已經用完。在吸毒期間,她感覺記憶力明顯減退,脾氣變得更加暴躁。來到戒毒所後,她很快戒掉了毒癮,身體康復得很快,體重比以前重了30斤。

  談及自己為何會吸毒,“誤交損友。”小雨説道。

  小東:母親冤枉吸毒 賭氣開始復吸

  不僅是剛認識的損友會勸朋友吸毒,就連認識多年的老熟人,也會向你推薦毒品。

  在戒毒所內,有一個三次被抓進戒毒所強制戒毒的學員小東(化名)。他今年26歲,在2001年16歲那年他開始吸毒,他吸食的是毒品中危害最重的海洛因。那年,他初三畢業,和初中的一位朋友小亮(化名)一起選擇輟學。輟學後,當他看到以前的其他同學都去讀了高中,有些失落。小亮在讀初中時一直不專心學習,和外面的小混混成天混在一起。看到小東整天悶悶不樂,已經沾上毒品的小亮便向小東介紹了毒品海洛因。“吸了之後就不煩了。”小東明知道是毒品,也知道吸了之後就有癮,但是,他覺得“沒有東西戒不了”,於是,他就開始吸食海洛因。

  據小東介紹,他的父親在他讀小學時已經去世,母親一手拉扯他和哥哥長大。小東吸食毒品後,母親便讓他離開清遠,去南海的親戚家做事,換了個環境後,小東靠自己戒掉了毒品。“戒的時候很辛苦,全身發冷發熱,骨頭疼,睡也不是,不睡也不是,流鼻涕和眼淚……”2004年,小東回到了清遠,和以前吸毒的朋友混到了一起,“第一次能戒得掉,第二次我還能戒得掉”,小東又開始吸食毒品。2005年7月和2007年6月,小東兩次進入戒毒所強制戒毒,並於2005年11月和2007年6月底出所。兩次出所後,他的母親對他絕望,每次一旦小東深夜回家,便大罵小東又出去吸毒,小東覺得很冤枉,再加上身邊的“癮君子”朋友,小東很快就開始復吸。2008年,小東結了婚。結婚之後,小東仍瞞著妻子吸毒。2009年10月,絕望的母親打電話報警,小東第三次進入戒毒所。之後,小東母親離開清遠,回到了娘家,至今再也沒有聯絡過小東,哥哥如今在外面工作,只有小東的老婆還在等著小東出來。“我只願意再等一次,如果再有下一次,我將不會原諒。”妻子給小東這樣的承諾。

  ■記者手記

  戒毒癮更要戒心癮

  筆者了解到,戒毒所強制學員戒毒時,一般會讓學員先渡過15天的過渡期,這15天內,在相關醫療手段的幫助下,大部分學員會安全渡過,毒癮也會慢慢消除。之後,會安排學員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勞動,讓身體慢慢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讓生活習慣也回歸到普通人的作息習慣。筆者看到,戒毒所內的學員精神面貌良好,服從戒毒所工作人員的指揮。應該説,這些學員戒毒的意願很強烈,而且戒毒的成功率很高。

  然而,筆者發現,一些學員不止一次被強制戒毒,在採訪中,一位學員明確表示出所後儘量不再接觸毒品,但不能保證不復吸。一些復吸的學員表示,戒毒成功後雖然身理上沒有了毒癮,但是心理上已經有了癮,一旦出現不順心的事,不自覺地就會去找“毒”,這樣,就給復吸埋下了隱患。

  因此,筆者認為,戒毒癮固然重要,且戒毒所可以幫助完成,但心癮是導致復吸的心魔,戒除心癮作為與戒毒癮同時進行或後續跟進的工作更加重要。

  如何戒除心癮,筆者認為,除了戒毒所工作人員跟蹤出所學員有無復吸外,學員的家庭應給予足夠的支持,社會要給予足夠的寬容,不要對吸毒者戴有色眼鏡,畢竟,他們也是受害者。

  此外,有條件的學員也應找專業心理人士去解決自己的心癮,學會克服心癮的一些常用技巧,可以在心癮蠢蠢欲動時及時將其撲滅。家庭成員也可以代替出所學員去找心理專業人士諮詢,獲得一些處置心癮的方法,並留心觀察他們的變化,確保他們能夠徹底與毒品劃清界線。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張俊 通訊員 清公宣 李朝才

  攝影:曾亮超 策劃/統籌:達海軍

責任編輯:張洋

熱詞:

  • 吸毒人員
  • 家庭和學校
  • 監管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