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奮戰“三夏”一線(紅旗飄飄)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3日 05: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努力推廣農機惠農

  6月的齊魯大地,流金似火,麥香醉人,一台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麥田來回穿梭,宛如跳動在大地上的音符。山東省嘉祥縣疃裏鎮農機站站長、疃裏鎮農機跨區作業隊總指揮朱慶來深情地注視著這一切:“我是一個老黨員,最大的心願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鄉親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更多的農民認識到農業機械化的好處,讓農民增收致富。”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朱慶來就致力於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1999年開始,他每年都帶領農機戶跨區作業。今年5月21日,朱慶來和同事們又率領著110多臺小麥聯合收割機踏上了千里作業的征程。“今年‘三夏’特別順利,收的速度很快,主要得益於中央實施的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農機數量大大增加。”順應農機增加的新形勢,朱慶來調整策略,將以往的大隊伍分成9個作業小組,每個小組都設有“臨時黨小組”,60多名黨員成為凝聚人心、相互幫扶的中堅力量。在黨小組的倡導下,農機隊規定,每台機械必須為孤寡老人和貧困戶免費收割8畝小麥。

  正是在無數個朱慶來這樣的農機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2%,今年全國共投入1400多萬台套農機具參加搶收搶種作業,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49萬台,比去年增加2萬台,參加跨區機收的聯合收割機達到31萬台。

  “有問題找建平”

  6月16日傍晚,河南省滎陽市城關鄉農技站站長楊建平還駐守在自己包片的楊垌村,查看這裡的秸稈禁燒情況。滎陽市的麥收從5月28日開始,楊建平提前一天來到楊垌村,和村幹部一起商量、部署今年的麥收工作。

  “啥?農機才聯絡了4台,村裏2500多畝地,一共得用十幾臺農機呢!”楊建平馬上從鄉里要來了農機手名單,又為村裏定好6台收割機。沒過幾天,汪溝村8組的村民來找她。“楊站長,俺們組的水井是上世紀80年代建的,早壞得沒法用了,俺們想借別組的水井來澆地,可又沒有水管,你能幫著想想辦法嗎?”“中!”楊建平一口答應。她馬上幫村民們寫好申請,第二天就和同事一起去水務局交了材料,當天水務局就給汪溝村8組送來了400米滴埋管,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提起楊建平,城關鄉28個村的老百姓沒有不認識她的。“有問題找建平”成了當地百姓的一種習慣。參加工作18年來,她始終堅持在農技推廣一線,一年中有70%的時間都是在田間地頭度過的。“作為一名1996年入黨的老黨員,我必須時刻維護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對工作熱愛,對百姓真誠。”楊建平説。

  黨員幫扶隊暖人心

  “要不是村裏的黨員‘三夏’小分隊,俺這七畝半麥子就會落在地裏成了二茬麥。”6月16日,山東省沾化縣馮家鎮西堼二村72歲的張麗婀老人感慨萬分。今年“三夏”,沾化縣組織了23個單位的黨員幹部擔當義務“麥客”,組織聯合收割機287台,重點幫助1250戶缺少勞力戶搶收小麥。

  “麥熟一晌,虎口奪糧。”西堼二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建坤兩隻胳膊中了麥毒,依然在給村民揚曬小麥。在外打工的村民李福明聽説老家近期要下雨,急忙往家打電話,卻得知村上的黨員幹部早幫著把小麥全部收割完畢。

  這一天,沾化縣馮家鎮白家村農機手白會雲的妻子數完丈夫交上來的錢覺得不對勁。“今天割了80畝,每畝80元,怎麼少了1200元?”滿臉麥糠的白會雲有些不耐煩:“咱享受國家的農機補貼政策買上了聯合收割機,我作為一名黨員不能只盯著錢,今天有20畝地是孤寡老人的,我象徵性地收了點油錢。”

  “三夏”期間,全國各地、各行業都組織了不同形式的黨員義務幫扶隊進村入戶,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夏收、夏種和夏管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讓農民切實感受到黨的關懷和幫助。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小麥
  • 聯合收割機
  • 三夏
  • 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