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州擬建超600米高樓具體高度未定(圖)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6日 0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州市白鵝潭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核心區鳥瞰圖)

  替代原來要在白鵝潭建最高摩天輪的計劃 廣鋼廣船用地將成綜合居住區

  本報訊 (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宣) 昨日,市規劃局對市府常務會議日前審議通過的《白鵝潭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解讀時透露,被稱為“廣佛之心”的白鵝潭地區將打造成“水秀花香”的宜居城區,建廣州第一高樓——超過600米的鑽石大廈,與位於沙面的白天鵝賓館隔江相望。廣鋼、廣船的大片用地將規劃成生活居住區和公園綠地。

  總面積35.11平方公里

  據悉,該地區整體城市設計範圍北至大坦沙尾,南至環翠路與環城高速公路,東到工業大道中和工業大道南,西至芳村大道北和花地河,總面積35.11平方公里。

  其中啟動區總用地面積約17.29平方公里(含珠江水域面積),主要位於珠江濱水地區,範圍包括大坦沙坦尾、如意坊、廣鐵南站、沙面、海珠區洲頭咀至石崗路的沿江一帶、芳村石圍塘火車站至鶴洞大橋沿江一帶、沿花地大道至花地灣以及醫藥港等用地。

  規劃的目標定位為:廣佛之心、國際商業中心、水秀花香的宜居城區。

  防止沿江出現“建築墻”

  值得關注的是,在商務核心區中,規劃了一個標誌性建築——鑽石大廈。今年3月,荔灣區在香港招商推介會上透露,該大廈高度將超過600米,替代了原來要在白鵝潭建最高摩天輪的計劃。對此,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昨日也表示,鑽石大廈將成為廣州又一標誌性建築,但具體建多高現在還沒有最後確定。

  此外,規劃還強調濱江空間公共功能,倡導小街區開發模式,重點對景觀要素進行控制。如對沿江景觀界面控制,沿珠江一線建築性質以公建為主,單棟建築塔樓朝珠江面寬不應超過80米,塔樓建築之間東西間距不得小于40米。並通過小地塊的劃分,防止沿江一線地區出現連續的“建築墻”。

  約提供45萬個崗位

  該地區規劃了大量的生活區,主要有:北岸綜合生活區——包括新風港、廣鐵南站、黃沙等,規劃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海珠東岸綜合生活區——位於海珠區東岸鶴洞大橋以北,包括現狀的洪德巷歷史街區、光大花園、富力現代廣場等,規劃仍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舊城綜合提升區——位於商務核心區外圍,包括茶滘村、鶴洞村等,規劃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南部綜合生活區——包括廣鋼、廣船用地,規劃以生活居住、公園綠地為主;花地濱水生活區——其中有葵蓬村,規劃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

  規劃約提供45萬個就業崗位,商業配套集中在公交和軌道交通節點,便於就業人口上下班出行。

  沿花地河打造大型生態廊

  既然是要打造“水秀花香”的宜居新區,其濱水特色如何體現呢?規劃中提出,要在花地河沿岸打造大型生態廊道, 重塑生態活力,為城市居民提供各種娛樂活動場所。

  規劃了21個大於5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開放式的社區公園分佈于居住區和城市商業中心以及城市主次幹道、濱江、濱河地區;對範圍內珠江兩岸和所有河涌沿岸地段進行整合,設置與珠江垂直的道路提高濱水區的公眾可達性,將珠江白鵝潭段與城市其他段相聯絡,形成暢通的濱江步行通廊。

  此外,規劃總綠地率不少於35%,綠化覆蓋率不少於40%,人均綠地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居民步行500米可享受公園綠地。規劃多處大型地區性公園如聚龍公園、醉觀公園;多處濱江公園,如石圍塘濱江休閒公園、南站濱江休閒公園、洲頭咀公園、廣船濱江休閒公園;此外包括數量眾多的社區型公園。結合綠道,重點打造珠江後航道、花地河、大衝口涌-鶴洞山頂3條特色歷史文化長廊。

  與此同時,白鵝潭沿江地區有大量工業遺産,如太古倉、花地倉、大衝口油庫、信義會館等。規劃中提出,要通過沿江較低容積率的控制,保持沿江工業遺産周圍的視線開敞性;通過保護性整飾、文化創意産業開發等對工業遺産進行保護性的再利用,延續歷史記憶的同時,賦予新的文化,創造新的發展契機。

  該區域還保存有大量的碼頭岸線、鐵軌、水灣、船塢等特色工業環境,保留珍貴的歷史記憶。規劃加強細節設計,對特色構築物、碼頭岸線加於改造利用,延續歷史文脈。對原有倉庫、碼頭、廠房等分別進行創意産業、文化設施、購物游泳相結合的商業、城市開放空間改造,注入創意産業、動漫、設計、藝術文化等功能,沿江歷史地段注入展覽館、博物館、休閒娛樂等功能,鐵路、倉庫以及濱江碼頭區等結合區位建設濱江公園、發展娛樂、休閒、旅遊等功能。

責任編輯:呂鵬

熱詞:

  • 工業遺産
  • 綜合居住區
  • 文化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