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始終堅持改革創新 奮力推進“兩個率先”(尋根中國共産黨的偉大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篇)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3日 06: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催生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支撐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黨堅持以改革創新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譜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已經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旗幟。這一偉大精神在江蘇大地深深紮根,有力推動著“兩個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事業發展。

  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時代精神的核心

  時代精神是一個社會最新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綜合體現,反映著社會發展方向,引領著時代進步潮流。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當代中國人精神氣質的集中寫照,是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強大力量。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植根于改革開放偉大實踐。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時代序幕。進入新時期,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我們黨始終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發展著的實踐,高度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推動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從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改革到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從突破計劃經濟體制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東部率先到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從沿海開放開發試點到沿江沿邊逐步推廣,從經濟領域到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改革開放全面展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既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釋放發展活力的物質文明建設過程,也是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和社會基礎上孕育形成的。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奏響了新時代的最強音。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中,我們黨培育形成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獨立自主、艱苦奮鬥,勇於探索、敢闖敢幹,銳意改革、務求實效等一系列體現時代特徵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風尚。在這一系列思想觀念和精神風尚中,改革創新居於核心地位,貫穿于改革開放的全部實踐,貫通於時代精神的各個方面。在實際生活中,改革創新突出表現為一種突破陳規、大膽探索、勇於創造的思想觀念,表現為一種不甘落後、奮勇爭先、追求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為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既是對改革開放實踐經驗的概括提升,又是對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格的堅持發展,也是對中華民族革故鼎新、富於進取優良傳統的傳承延續。它順應當今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前無古人的歷史偉業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並深深融入人們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心理,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強大精神支撐。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江蘇的生動體現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人民以時代精神為引領,不斷衝破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破除束縛發展的陳規舊習,革除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按照中央確定的現代化建設總戰略,上世紀80年代脫貧致富,90年代翻兩番奔小康。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樹立更高的追求,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確立為發展的總定位、總目標。經過努力,全省現已總體上達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標,蘇南等地開始向“第二個率先”進軍。江蘇人民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開拓現代化事業和“兩個率先”之路的成功實踐,生動詮釋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解放思想,創新理念,鑄就新時期江蘇精神。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人民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先後衝破“兩個凡是”思想禁錮、打破姓“社”姓“資”等思想束縛、突破傳統發展觀念的困擾,相繼催生了“張家港精神”、“昆山精神”、“華西精神”等眾多符合時代潮流、體現地域特色的先進典型,並凝煉昇華為以創業、創新、創優為核心的“三創”精神,成為新時期江蘇思想文化的主流,成為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江蘇最具體、最鮮明的象徵。

  自加壓力,奮勇爭先,勇擔“兩個率先”時代重任。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人民自覺擔當起率先探索、率先發展的時代重任。80年代,蘇州六個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得到鄧小平同志的高度評價,並由此堅信“四個現代化希望很大”。新世紀以來,江蘇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牢記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要求實現“兩個率先”的殷切期望,先後提出“三發展”、“四優先”方針,在全國率先制定省一級全面小康指標體系,為推動東部率先發展、中西部跨越發展、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探索新路。張家港人率先喊出“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口號,昔日的貧縣弱縣一躍成為全國聞名的強縣,張家港精神和經驗一時廣為傳揚。昆山人勇做全面小康之路的探索者,成為全國小康第一縣,率先展示出全面小康的現實模樣。

  敢闖敢試,破除陳規,勇於創新體制機制。江蘇的發展始終貫穿著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80年代,突破計劃經濟體制束縛,加快推進工業化。90年代以來,積極推進國企改革,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建立和完善。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基礎,不斷建立健全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加快經濟轉變發展方式,行政體制改革日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亮點紛呈,社會管理體制創新步伐加快,服務型政府和行政效能建設水平顯著提升,商務政務體制環境優勢贏得廣泛讚譽。

  開放借鑒,兼容並蓄,展示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開放也是改革”。開放是江蘇鮮明的特色和優勢。開放促進改革,開放推動創新。開放的理念和心態,促進江蘇人民勇於從多樣文明中汲取營養,善於從發達國家、兄弟省市取長補短,在開放包容中贏得優勢,在學習借鑒中求得進步,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長期位居全國前列。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在借鑒新加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成為中外合作和園區建設的典範。改革創新賦予江蘇人民開放借鑒、兼容並蓄的精神氣質;開放包容又進一步營造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和政策環境,推動著更深更廣的改革創新。

  在進一步改革創新中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當前,江蘇的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胡錦濤同志要求我們繼往開來,堅持“兩個率先”,在新的起點上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並對我們提出了“六個注重”的新要求。不久前召開的江蘇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同志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十二五”發展的主題主線,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落實“六個注重”、全力實施“八項工程”、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不斷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推動發展更科學。科學發展是“兩個率先”的根本保證。只有發展更科學,才能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推動發展更科學,必須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更新發展理念,創新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方式。應毫不動搖地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與率先發展更好地統一起來,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堅定不移推進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突出發展創新型經濟,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型發展轉變,努力實現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

  推動社會更和諧。社會更和諧是社會建設的方向和目標,改革創新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社會更和諧主要體現在社會更穩定、矛盾更緩和、基層基礎更紮實等方面。推動社會更和諧,必須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著力完善社會管理工作格局,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切實提高管理的科學性。應深刻把握社會穩定與社會和諧的內在關係,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上增進社會和諧;深刻把握社會矛盾與社會和諧的內在關係,在化解社會矛盾的基礎上增進社會和諧;深刻把握基層基礎與社會和諧的內在關係,在夯實基層基礎工作的基礎上增進社會和諧。

  推動文化更繁榮。文化更繁榮是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文化是最需要改革創新的領域之一。實現文化更繁榮,就是進一步增強思想文化的凝聚力引領力、增強文化事業産業的發展活力、增強文化人才隊伍的創造力。應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進一步打造新時期江蘇精神,充分發揮文化教育人民、引導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著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完善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措施,全面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著力提升文化産業競爭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做大做強文化企業,儘快使文化産業成為支柱産業。

  推動生態更美好。生態文明是“兩個率先”的重要內涵,正在成為江蘇發展的一個重要品牌。推動生態更美好,必須弘揚改革創新精神,以新理念認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內涵,以新思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良性互動,以新要求評判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應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更大力度落實環保優先、節約優先方針,更大規模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做到不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持續改善環境,強化環境管理制度和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城鄉環境質量;維持生態平衡,加強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和建設工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的環境滿意度。

  推動人民更幸福。人民更幸福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核心的集中體現,必須貫穿于“兩個率先”的全過程。人民更幸福,主要體現為人民群眾的權益得到更充分的尊重和保障、期盼與願望得到更有效的實現和滿足、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普遍提高。推動人民更幸福,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全面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人民更幸福,增加收入是基礎。應把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作為重中之重,把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千方百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縮小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人民更幸福,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務是保障。應大力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力度,讓人民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作者為中共江蘇省委書記)

責任編輯:韓淩默

熱詞:

  • 兩個率先
  • 改革創新
  • 時代精神
  • 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