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刑法未限貪官死緩減刑 無期不應隨意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6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東方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使老百姓感到不殺貪官也能體現公平

    5月9日,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市長許宗衡受賄3318萬餘元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許宗衡犯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網民熱議,對於許宗衡這樣的貪官,不殺也至少應限制其減刑。但針對貪腐官員限制減刑的呼聲在此次刑法修改中未得到體現。

    針對職務犯罪的減刑問題,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審議現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牟新生曾建議"司法部門要嚴格執行刑法關於減刑的規定,不要變通"。在他看來,對於職務犯罪的減刑問題社會反響一直很大,"有些犯貪污賄賂罪的判了死緩,幾年之內就減為有期徒刑。"

    《刑法》383條規定"對貪污受賄10萬元以上,情節嚴重的可判處死刑"。事實上,很多官員涉案金額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元,也很少被判處死刑,死緩判決成為突出現象,原因多是考慮其認罪態度、贓款追繳等,以及嚴控死刑的要求。

    新華社在2009年末曾經披露,近10年來被查處的副省(部)級以上高官超過100人,其中除8人被執行死刑外,被判死緩的佔11%,無期徒刑者佔8%,有期徒刑10年以上者佔21%,有期徒刑10年及10年以下者佔15%。

    一旦貪腐金額巨大的官員免於死刑立即執行,其在服刑期間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情形一般不對公眾公開,極易滋生外界對其"免死—減刑—假釋"路線圖的猜測。"過幾年就可以到國外安度晚年了",即是許多人對於貪官被判死緩後的反應。

    據官方報道,目前中國在押犯每年至少有20%至30%獲得減刑,而官員獲減刑的比例則達到70%,遠遠高出平均值。

    此種背景下,官員腐敗未被納入死緩限制減刑的範圍未免讓外界有些失望。

    修正案審議期間的另一熱點是貪污受賄要不要取消死刑的問題。戴玉忠在一次講座中透露,一位長期做政法工作、很有影響的人大常委曾就"貪污受賄犯罪取消死刑"的問題提出幾點意見,"但還是沒有列入此次修正案。"此外,關於貪污賄賂罪死刑的法定數額標準雖然討論熱烈,最終亦未在修正案中涉及。

    對此,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刑法室主任劉仁文告訴《瞭望東方週刊》,該領域廢除死刑是遲早的事,但要同時落實刑期,"要有替代性的做法,使老百姓感到不殺貪官也能體現公平。"

    此次刑法修改後,與貪污受賄等非暴力犯罪領域有關聯的是,規定將無期徒刑減刑後的實際執行最低刑期由原來的10年延長為13年。"判處死緩的貪官或其他非暴力犯罪人,比照無期徒刑的減刑限制,其刑期至少將延長3年。"趙秉志對《瞭望東方週刊》説。

  多方監督才能緩解不信任

    4月14日,廣東高院公佈規定,內容包括罪犯原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的減刑、假釋案件,一般應開庭審理;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暴力犯罪分子進行減刑、假釋,原則上也要進行開庭審理或組織公開聽證。

    "聽證公開的主旨是要消除開庭與不開庭之間的灰色地帶。"廣東省高院新聞發言人戴佛明曾對媒體介紹,書面審理的,應當在羈押場所公示擬減刑、假釋人員名單,接受羈押場所幹警和其他在押罪犯監督。

    從今年開始,公開審理減刑、假釋案件這種方式也陸續在廣西、河南等省區逐步推廣。

    對此,著名法學家陳光中表示支持,"目前的減刑制度是由監獄根據服刑人員表現考核申報,法院依據呈報材料書面審批。該方式不能有效規避減刑隨意性的發生,而廣東等省的做法算是一種嘗試。尤其是針對職務犯罪,其示範效應會更明顯"。

    陳光中告訴《瞭望東方週刊》,如何使檢察院的監督職能實質化,亦是迫切的問題。

    "法律規定,檢察院事中事後都可介入,而事實是,法院往往選擇內部審查,沒有聽證程序。法院核準減刑前應搞個聽證,但這樣效率就低了,最好有硬性規定,監獄報到法院申請減刑假釋之前,一定要先聽取駐所檢察官意見。"陳光中説。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奮飛告訴《瞭望東方週刊》,對減刑程序進行訴訟化改造會更有效,讓檢方、被害人或其家屬、罪犯、社區代表等都參與進來,才能有效緩解被害方乃至社會公眾對減刑結果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