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4月CPI數據再"破5" 中國未來通脹壓力猶存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1日 16: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3%。1月至4月,CPI同比上漲5.1%。CPI數據年內再度"破5",意味中國當前仍面臨較大通脹壓力。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儘管CPI漲幅比3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但從多方面考慮,中國的通脹率在未來仍有較大上升空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整體經濟表現仍然處於較為強勁水平,此外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漲幅保持高位對CPI的傳導效應也不可小覷。

  數據顯示,1月4月,中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62716億元,同比增長25.4%,比1月至3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100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5%。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告訴記者,一直到今年中期,翹尾因素對於CPI影響都會較大。據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測算,翹尾因素對4月CPI影響在3.2個百分點左右,而在5、6、7三個月,翹尾因素影響預計佔3.3、4.0和3.5個百分點左右。

  "今年全年中國都將面臨較大的物價上漲壓力,但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其他配合政策共同作用下,整體通脹形勢仍處於可控水平。"李雪松説。

  分析人士認為,流動性過剩、農業基礎不穩固、工資成本上升和國際上一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快等因素都在推動CPI持續走高。目前不排除勞動力週期、食品週期和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週期形成共振的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脹風險。

  生意社能源分社分析師姜鑫説,長期來看,原油價格依然會呈現走高趨勢,在每桶100至110美元之間波動。近期美元雖然短期反彈,但其寬鬆政策會對油價形成支撐。再過一兩個月,美國及北半球大部分國家將進入石油的消費旺季,需求增加將會拉動原油價格上漲。

  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日前宣佈,維持聯儲基金基準利率在零至0.25%區間不變,美聯儲將在今年6月底之前繼續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購買美國長期國債。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高調表示,美元將在"相當長時間"內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這一表態令美元跌至三年來低點。

  美國不肯關緊"水龍頭",導致過剩的全球流動性繼續氾濫,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只增不減。而"熱錢"加速流入新興經濟體,助推資産泡沫,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

  在4月下旬舉行的中國社科院關於經濟形勢的預測會上,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陳佳貴指出,從物價情況來看,造成通脹壓力的諸多因素並沒有減少,有些因素的作用還在加強。由此可以推斷,今後幾個月,通脹壓力有可能繼續增強。

  他認為,今年要抑制通脹風險,除增加農産品供給、適當收緊流動性外,一定要控制好經濟增長的速度。當前上漲的通脹壓力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抑制通脹風險也需較長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李雪松表示,當前應該採取綜合性措施抑制通脹風險。要注重發揮穩健的貨幣政策下各種工具特別是價格型工具的使用,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産,增加有效供給,同時完善臨時收儲制度,加強多部門聯合協作,加強對蔬菜銷售終端壟斷收費的微觀規制,降低流通環節的交易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日前發表文章表示,抑制通貨膨脹是當前穩健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要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減緩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

  劉利剛認為,調整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對整體經濟的緊縮效果已經不斷減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貨幣當局將需要更多依賴匯率政策來對經濟進行調整和緊縮,並通過較強的匯率彈性來抑制輸入型通脹。儘管市場傳言的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我們認為,中國央行仍有可能調整人民幣交易的波動區間。

  截至4月末,今年前4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1.9%,其中4月單月的升值幅度高達0.88%。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948,連續三個交易日改寫匯改以來新高紀錄。

  對人民幣升值抑制通脹風險的觀點,分析人士指出升值固然會降低進口商品的價格水平,但如果向市場傳遞了穩定、無風險的升值預期從而吸引國際資本加速流入,反而會産生適得其反的政策效果。

  針對人民幣升值可能帶來的熱錢流入問題,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宋國友表示,要減緩熱錢流入,根本上還須打消市場統一穩定的升值預期,增加套利資金成本。(記者 劉歡 岳瑞芳 倪元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