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 社科院預測CPI全年漲幅4.3%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1日 03: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20日表示,由於當前全球流動性過剩,今年我國物價上漲壓力較大。社科院20日發佈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則預測,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效應等多種因素綜合疊加,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 PI)將達4.3%,超過4%的預期目標。

  周望軍在“經濟每月談”上説,3月份C PI同比上漲5.4%,從技術方面分析,當前中國價格總水平仍處於可控區間。“但是由於一季度受上年漲價的翹尾因素影響較大,在全球流動性過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攀升的背景下,我個人預計二季度CPI仍將高位運行。”

  他説,從國際看,全球流動性過剩是導致發展中國家通脹的根源;從國內看,市場需求旺盛、通脹預期增強和成本上漲導致CPI持續高位運行。

  展望全年,周望軍表示:“今年物價上漲壓力比較大。”他打了個比喻,如果説全世界的流動性是一個水池,各地的央行是水管,那麼中國的水管3厘米粗,美國和日本的有8厘米粗。“雖然中國現在把水龍頭擰小了,但美國和日本的水龍頭開到最大,價格能不漲嗎?”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的發佈會上表示,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漲,我國輸入型通脹壓力增大,主要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攀升,並加速向下游傳導,給企業生産經營造成很大困難,部分行業虧損加重。

  社科院《經濟藍皮書春季號》稱:“在多種因素作用下,2011年我國通貨膨脹壓力較大,但仍將處於可控的狀態。預計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4 .3%,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3 .6%,投資品價格指數上漲4 .3%,上漲幅度分別比上年增加1、0.5和0.7個百分點。”

  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説,自2010年5月以來,我國的物價總水平在一路走高,C P I在10月達到4 .9%,11月達到5 .1%,12月達到4 .6%,全年達到3 .3%;PPI也逐季走高,上升的壓力越來越大。2011年1月,C PI達到4 .9%,2月雖然與1月持平,但是造成通脹壓力增加的諸多因素並沒有減少,有些因素的作用還在加強。由此可以推斷,2011年,通脹壓力有可能繼續增強,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以抑制通貨膨脹,全年C PI有可能超過4%的預期目標。

  據《經濟藍皮書春季號》分析:當前引起通貨膨脹的因素仍然較多,我國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較大,來源於多種因素的綜合疊加效應,主要有國際輸入、需求拉動、成本推動、流通環節問題以及價格翹尾等方面的因素。但是,首要原因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效應。

  報告稱,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私人債務及主權債務問題相繼暴露,一些國家推出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提高了美元貶值的預期,增強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預期,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利比亞戰爭及日本特大地震加劇了國際油價及金銀等價格上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效應明顯加劇,推動國內初級産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價格上漲。根據2000-2010年的月度數據測算,2000年以來,我國C PI上漲率與我國進口價格上漲率之間的相關 係 數 呈 現 逐 漸 增 加 的 態 勢 , 從2000年的70%左右增加到2010年的90%左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也表示,今年全年的物價壓力非常大。儘管主流的觀點認為由於翹尾因素的影響,C PI走勢是前高後低,但是我們估計可能會“前高後不低”。而且未來溫和的通脹恐怕會成為長期的趨勢。記者 方燁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