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瞭望》:走出“爆發增長”依賴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8日 1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是我國工業企業的歷史使命,也是現階段工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文/南辰

  2011年上海車展吸引了全球汽車巨頭關注。觀眾日人山人海、某些展館甚至被迫限流的場面,意味著中國向汽車社會邁進的步伐越來越快。

  然而,熱鬧的上海車展難以回避業界對汽車産業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可持續發展前景的追問。筆者觀察到,本屆上海車展,産業界的樂觀和自信與業界專家的冷靜形成了鮮明反差。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在車展期間表示,為了進一步把握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重要機遇,通用汽車計劃在2015年實現年銷量翻番,即從2010年約235萬輛增長到2015年約500萬輛。

  “在2009年的上海汽車展上,我曾告訴大家通用汽車將在五年之內實現200萬輛的年銷量。事實上,我們的實際表現要遠好于當時的預期。去年我們已經實現了200萬輛的銷量目標,比原計劃提前了四年。為了保持持續的成功,我們制定了未來五年戰略規劃,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在2015年實現年銷量再翻一番,達到500萬輛。”甘文維説。

  然而筆者認為,通用“十二五”末實現年産銷500萬輛的野心,勢必將引發大眾、豐田、日産等巨頭在中國市場的連鎖反應。尤其是,未來通用、豐田與大眾爭奪全球車企老大寶座的過程中,中國汽車市場將是他們最重要的增長點,因此,通用到2015年産銷500萬輛,大眾和豐田會將目標調整到多高值得關注。

  以通用目前在中國所佔市場份額推算,通用年産銷500萬輛意味著整體市場年産銷近4000萬輛。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十二五”規劃如果真成為現實,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規模又會是多大?所背負的石油進口包袱又有多沉?對這些問題,通用可以不關注,汽車産業主管部門卻一定要預先想明白。

  在以“創新未來——新形勢下的産業展望”為主題的上海國際車展高峰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受到市場約束,未來十年,我國汽車行業不可能複製這十年的爆髮式增長。

  蘇波認為,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面臨的環境限制因素越來越凸顯。首先,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直接導致了國內石油需求量上升。未來較長一段時期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將為我國帶來更大的石油供給壓力。其次,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質量等方面影響越來越大。資源和環境約束進一步加劇,為汽車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形成了壓力。

  “未來汽車市場增長不太可能複製這十年的爆髮式增長。過去十年是開放式發展的主要階段,汽車産品質量提高、品種層出不窮、價格大幅度下降,促使汽車市場異常火爆,十年産值增長了十倍。未來仍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但是一直保持這種速度可能性不大,也不太可能複製歐美發達國家的高保有量的模式。”蘇波表示。在從去年底開始的一系列政策的調控下,今年一季度國內汽車産銷量已經出現了理性回落,産銷量達到498.37萬輛,同比雖增長8.08%,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0多個百分點。

  對此,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葉永明表示:總體來看,去年對今年全年市場的預測,大方向還是正確的。但今年的市場不確定因素還很多,大概有幾個方面:第一是宏觀調控政策。3月份國內CPI已經超過了5%,和今年我們要控制的目標相比高了1.5個百分點。通脹挑戰的背後就是我們的CPI指數調控。宏觀流動性的調整或者説減少,將對車市帶來直接的影響。第二,中東局勢不穩定會造成油價波動。一些地方對車輛購買的限制,對今年車市也將會帶來影響。此外,日本地震直接影響到了日企,這也是大家所知道的。今年還有三個季度,不確定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是整體增長是主旋律,增速預計會在10%左右。

  “十二五”期間,中國汽車業第一位的目標是由大轉強。在這種背景下,汽車企業在過去十年中以規模、産能快速擴張為主基調的産業目標應當理性調整。汽車相關主管部門更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我們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沒有成為培育自主品牌成長的最佳“營養基”,而只是在為別人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爭霸戰提供得分點,那麼每年背負那麼沉重的石油、土地包袱無疑得不償失。

  蘇波在上海國際車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國家強大首先要有經濟實力的強大,經濟實力強大不僅體現在規模,更體現在産業技術水平、控制力、影響力,體現在擁有自主品牌的大企業。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需要創新,創新作為技術進步的不竭動力,是中國內在強大的動力。而靠技術引進、技術合作,很難取得先進技術,先進、核心的技術是買不來的,這個層面必須靠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這是我國工業企業的歷史使命,也是現階段工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筆者認為,這為國內汽車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而以自主創新和做強為根本目的,每年産銷能不能達到4000萬輛無關緊要,要不要達到4000萬輛不言自明。自主品牌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應在有限的規模增長空間中加速完成轉型和升級。□(作者為新華社服務專線汽車欄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