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內地食品標準被指內外有別 一流産品出口二流內銷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0日 08: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國食品標準被指"內外有別"

  出口食品合格率超99.8%,內銷食品合格率在90%左右;食品安全事件頻出暴露食品標準滯後等問題

  一邊是國外認為存在安全隱患,另一邊是有關部門回應未超國家標準,新近發生的"雀巢嬰幼兒米粉事件",再次引發消費者對食品的海內外"雙重"標準的困惑。類似食品標準"內外有別"的現象並不少見。對此,專家認為,我國食品標準要向國際標準看齊,"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從嚴"。

  ■ 現象

  一流産品出口 二流産品內銷

  數據顯示,多年以來我國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內銷食品在"多年整頓"的背景下,合格率卻只有90%左右。雖然只有九個百分點的差距,但卻暴露出食品安全標準"內外有別"的尷尬。

  專家指出,一方面,我國的食品需要"摸高"才能進入國外市場,導致"一流産品出口、二流産品內銷"。

  另一方面,在寬泛標準産生的"洼地"效應下,一些在國外被認定為"不合格"的洋食品,能堂而皇之地進入我國市場。有些産品在國外被查出安全問題後,面對中國公眾的質疑,卻因中國的低標準而常"傲慢無禮"。

  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説,對於某些國家而言,食品安全的標準猶如"技術壁壘",是保護自己國家産業的"利器"。"歐盟幾乎是國際上公認對食品安全要求最嚴格的地區,我國企業生産的乳製品很難進入歐盟、美國等標準嚴格的市場。"

  專家提出,在經濟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仍然固守落後的標準,無異於"刻舟求劍"。與造假技術的花樣不斷翻新相比,某些領域的標準滯後,也造成監管乏力,讓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案例 1

  據報道,來自瑞典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雀巢等品牌生産的部分嬰兒食品含有砷、鉛等重金屬,存在安全隱患。

  【回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這些品牌在華産品檢出的砷、鉛等重金屬,均未超出中國標準。

  案例 2

  2010年麥當勞的麥樂雞在美國被發現含有兩種化學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對苯二酚"。

  【回應】

  麥當勞中國公司稱,這兩種物質含量均符合現行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案例 3

  以原料奶為例,我國標準規定每毫升細菌含量不得超過200萬個,但這一標準在國際上得不到承認;再如,國際標準中有奶牛"體細胞"的檢測項目,這是判斷牛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而我國卻沒有相關規定。

  【説法】

  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表示,我國對乳品和其他食品行業的檢測標準,的確存在與國際上發達國家標準不同、部分指標低於其他國家的情況。

  案例 4

  我國允許的"農殘"量要比歐盟和美國高出數倍;植物奶油被曝光有危害,但我國沒有強制性的限量標準;"蜂膠造假"事件中造假者在樹膠裏添加蘆丁、槲皮素等黃酮類物質,人為提高了總黃酮含量,反而"符合"了蜂膠國家標準……

  ■ 探因

  "有些標準二三十年不變"

  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後,屢屢暴露出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標準質量不高、滯後的問題。

  我國的標準化法1989年開始實施,形勢早已發生變化,標準化法修訂工作開展近十年,目前新法仍未出臺。《標準化法實施條例》也明確規定:標準實施後,制定標準的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適時進行復審。標準復審週期一般不超過五年。

  "遺憾的是,有些標準長期'原地踏步',甚至二三十年不變,不但給一些造假企業鑽空子提供了可能,也影響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甚至國家形象。"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如是説。

  企業常贊助食品標準制定

  "標準之爭就是利益之爭。"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説,往往標準低一點,就有大量企業被放進去,標準一高,一些生産能力落後的企業就會被淘汰。而我們的某些標準恰恰是遷就了一些落後企業。

  邱寶昌解釋説,我國共有幾萬個標準,當時制定的標準普遍較低。另一方面,制定一個標準,需要大量的數據收集及論證,費用較高,而國家對此補助有限,不少花費往往是企業贊助,一是"更新"慢,二是摻雜了企業的"意志",有些企業就成了低標準的受益者。

  ■ 觀點

  "標準制定應去掉企業聲音"

  如何健全和提高我國食品標準?在邱寶昌看來,當務之急是"標準的制定應該去掉企業的聲音",由國家層面組織有公信力的業界專家等參與,過程要公開透明。

  "既然是食品安全標準,就不能'內外有別',應向國際標準看齊,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從嚴。"邱寶昌説,提高標準,既是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負責,也是我國參與世界經濟分工的需要。

  食品標準的提高,還應改變令出多門、不統一的問題。

  此外,標準的提高還應發揮第三方機構的預警作用。專家建議政府建立激勵機制,與第三方機構及企業間形成風險預警網絡,構築聯動機制,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掌握主動。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均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