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航空工業累計生産飛機20000多架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1日 01: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 新中國航空工業建立六十年來,累計生産數十種飛機和直升機20000多架,發動機近60000台,出口飛機1400多架,我國躋身於能夠研製先進殲擊機、殲擊轟炸機、直升機、教練機、特種飛機等多種航空裝備少數國家行列。

  中航工業集團總經理林左鳴10日在紀念新中國航空工業建立六十年媒體見面會上説,4月17日是新中國航空工業建立六十週年。六十年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步形成門類齊全,科研、試驗、生産相配套,具備研製生産當代航空裝備能力的高科技工業體系,發展了多類型、多用途的飛機、發動機、導彈,開發了數千種民用産品和外貿産品。目前我國已研製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與發達國家在役航空裝備性能相當的航空器,大幅度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實現了從“白手起家”到“比翼世界”、從“跟蹤學步”到“同臺競技”、從“打工者”到“對等合作”的歷史性轉變,我國業已躋身於能研製先進殲擊機、殲擊轟炸機、直升機、教練機、特種飛機等多種航空裝備的少數幾個國家之列。

  林左鳴説,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組建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和13個重點骨幹企業,實現由修理到製造跨越;六七十年代,我國航空工業進入獨立建設發展時期,設立航空研究院和22個航空專業設計所、研究所,提高了航空科研能力。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航空工業迅速發展,掌握了第三代戰鬥機和發動機、渦扇支線客機、先進直升機研發技術,我國躋身於能夠系列化、信息化、體系化發展航空裝備國家行列。以殲-10為代表,我國軍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跨越;以“太行”發動機為代表,我國軍用航空發動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從渦噴向渦扇、從中等推力向大推力跨越;以預警機等特種飛機裝備為代表,我國航空裝備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跨越。

  據介紹,作為能夠多型譜研製生産航空武器裝備少數幾個國家之一,我國民機新舟MA系列、運8系列、運12系列、直11系列和直9系列等廣泛應用並批量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新舟MA系列飛機累計獲得近200架訂單,批量交付54架,出口14個國家,在幸福航空及海外上百條航線運營,初步形成品牌效應。中航工業作為主供應商,承擔ARJ21-700約90%研製生産任務;全面參與C919國産大型客機研發,承擔了約80%研製生産任務。運營的波音、空客幹線飛機,一半以上有中國航空工業配套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