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吳建民撰文呼籲培養理性自信開放包容的國民心態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9日 10: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答記者問時説:“只有開放包容,才能使國家強大。”更早一點,2月1日,在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的春節團拜會上,總理説:“中國人民將以更加理性、自信、包容、開放的心態面向世界,走向未來。”溫家寶這番話不長,卻對我國國民應有的心態做了全面而又簡明的表述。

  總理把“理性”放在第一位,這是很有道理的。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其變化之大,影響之深遠,都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而中國是推動世界變化的重要因素。

  中國的崛起是十三億人在崛起,這在人類經濟發展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面對正在崛起的中國,有人高興,有人沮喪,有人恐懼。我們需要理性地對待上述反應。所謂理性,首先是要認識到出現各種反應是必然的,是一定會發生的,因為變化太大了。第二要冷靜。儘管反應中有的包含一定敵意,但是世界再回到上世紀的大搏鬥、大廝殺、打世界大戰已經不可能了。第三要有平常心。人家讚揚我們,我們不必欣喜若狂,可能有些表揚是言過其實的;人家批評我們,我們也不必太過在意,有些還可以促進我們思考。

  自信,就是要有主心骨。要堅信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互利共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唯一能夠把中國引向繁榮富強的道路。這條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符合中國的國情。

  任何國家在綜合國力上升的時候,民族自信心都會增強,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們在自信心增強的時候,要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原則,不能有絲毫看不起小國、窮國、弱國的表現。

  包容,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點,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民族。孔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爆發過宗教戰爭,就是明證。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2000多個民族,5000多種語言,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世界的豐富多彩,在本質上是由於文化多樣性造成的。所謂包容,就是我們要發揚中華文明的傳統,歡迎文明多樣性。

  開放,是我們的國策。中國是曾經在世界上領先了上千年的國家,但是明成祖之後,中國走向了封閉,致使中國在近代遠遠落在西方發達國家後面。封閉導致落後,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是深刻的。我國三十多年大發展,開放是關鍵因素。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必須吸收人類文明創造的各種優秀成果才能不斷進步。

  理性、自信、包容、開放的國民心態,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中國在現代經歷了一個從弱國逐漸強盛起來的過程。存在決定意識,長期的弱國經歷,造成了中國國民的弱國心態。我們培養國民理性、自信、開放、包容心態的過程,也是不斷克服弱國心態的過程。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9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但是,過去90年,中國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國際上,我們已經從世界舞臺的邊緣走到了中心。隨著中國的進步,中國國民的表現對於中國的外交以及中國在世界上形象的影響越來越大。培養理性、自信、開放、包容的國民心態,是符合中國走到世界舞台中心地位需要的。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就一定能夠妥善地處理各種各樣的挑戰與風險,逐步實現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

  (作者為人民日報海外版特約評論員、歐亞科學院院士,原題《理性 自信 包容 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