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新國博6大展免費迎客 後母戊鼎改名後首展(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7日 0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日,國博新館展出“後母戊鼎”(曾稱“司母戊鼎”),係迄今世界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昨日,國家博物館新館,黃胄藝術展上,兩名觀眾在欣賞黃胄先生的作品《鞠躬盡瘁為人民》。本報記者 薛珺 攝

“司母戊鼎”改名“後母戊鼎”後,昨日亮相國博。

  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消息:據新京報報道,繼基本陳列《復興之路》對公眾開放後,完成改擴建的新國博今天將對公眾開放6項免費展覽。其中包括最近引起關注和爭議的“後母戊鼎”。目前每天限客8000人。

  這六項展覽分別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專題陳列、《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專題陳列、《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專題陳列和《潘天壽藝術展》、《李可染藝術展》、《黃胄藝術展》。

  國寶更名“後母戊鼎”

  國博的青銅器、佛造像收藏,一直為世界博物館界所稱道。大眾對於青銅器的了解,最熟悉的莫過於小學課本中的“司母戊鼎”。而在這次展覽中,該國寶首次以新名字“後母戊鼎”展出,並且是沒有玻璃展櫃隔開的“裸展”。

  “後母戊鼎”是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一片農地中出土,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國博有關負責人介紹,“後母戊鼎”初始被定名時,專家釋讀其上銘文為“司母戊”。隨著更多同時期青銅器被發現,目前專家多認為應當釋讀為“後母戊”。上世紀70年代,學術界就曾建議把“司母戊”改為“後母戊”。因為商代的字體較自由,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所以“司”和“後”字形可以一樣,而意思上此處更接近“商王之後”。

  與“後母戊鼎”一同“裸展”的,還有“大盂鼎”、“子龍鼎”等多件國寶級文物。

  首次與私人藏家聯合辦展

  《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專題陳列是國博與藏家徐其明先生聯合舉辦的專題展。這是國家博物館首次與私人藏家合作舉辦展覽。展出的136件文物中,有將近100件都是徐其明的私人珍藏。

  徐其明介紹,這次的展品代表了各鼎盛時期不同官窯的經典作品,體現了中國古代瓷器的精良製作,堪稱“高精尖”。

  與《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和《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廳較暗的光線不同的是,《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廳的燈光既明亮又柔和,每個展品的基座部分都是一盞燈,與展櫃頂端的燈光相互呼應,更加映襯出瓷器的流光溢彩。

  提醒

  散客西門進團體北門入

  今天,6項展覽開放後,國博對公眾開放的場地增加了。從今天開始,散客觀眾將在西門憑個人有效證件領票進館參觀,團體預約的遊客仍然從北門進入。

  進館後,由於展廳內需要恒溫、恒濕的環境陳列文物,所以觀眾會感覺展廳溫度較高,而展廳外溫度明顯要低。

  昨天下午,國博工作人員仍在進行設備調試和出入口引導設置,西門外還專門設置了觀眾存包處。

  為了確保文物安全和觀眾的參觀效果,國博對每個展廳的瞬間參觀人數和目前開放區域的接待量進行了測算,仍將對進館人數進行一定的限制,目前限定每天8000人。

  本報記者 王薈

  國博免費開放展覽安排

  名稱 每日最大接待量 瞬間最大接待量 展出時間

  復興之路 3000人 1000人 基本陳列(常設)

  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展 800人 80人 專題陳列(常設)

  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 800人 80人 專題陳列(常設)

  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 1000人 100人 1年

  潘天壽藝術展 800人 80人 3月26日-6月25日

  李可染藝術展 800人 80人 3月26日-6月25日

  黃胄藝術展 800人 80人 3月26日-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