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司母戊鼎”更名為“後母戊鼎”國博首次露面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5日 16: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 韓旭)今天下午,國寶級文物、被譽為中華第一鼎的“後母戊鼎”落戶國博青銅廳,公眾可以免費參觀。這是“司母戊鼎”更名為“後母戊鼎”後首次露面。

  今天上午,記者從中國國家博物館獲悉,古代青銅藝術展今天下午開幕。據國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知名的“司母戊鼎”入住“新家”的同時,將正式更名為“後母戊鼎”,展品的標牌和解説詞都已改為“後母戊鼎”。

  據介紹,展覽開放之初古代青銅藝術展和古代佛像展將免費迎客。

  對這件國之重器的傳奇歷史,許多人耳熟能詳——1939年于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一經出土便引來不法商販和日本人的垂涎、幾經波折鬥智鬥勇才留在了河南、在許多國寶遷往台灣時卻因為其體態的“巨大”安然無恙地留在了大陸。

  記者了解到,學術界對這件青銅鼎是“司”是“後”的爭議已經持續多年,由於後母戊鼎的名氣遠遠沒有司母戊鼎的名氣大,所以一直難以改名。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後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鼎腹內壁鑄有銘文,舊説認為該鼎為商王祭祀其母戊而作。

  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對司母戊鼎的銘文提出了新的考釋:將“司”改釋為“後”。因為商代的文字書體較自由,可以正書,也可以反書。在古文中,表示方位的是“後”,而“後”字則有王的概念,表示最大的那一個。

  現在的學界,持後一種觀點的人居多。“後”在這裡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商王的母親,在此處則以釋“後”為妥。

  ●專家訪談

  改名經過多次論證

  一直研究後母戊鼎的上海博物館青銅部主任周亞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表示,司母戊鼎改名為後母戊鼎,是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在文物上的反映,具有科學依據。

  “司母戊和後母戊本身就是器主的名字,原來那個‘司’通古文字裏的一個通假字‘祀’,它的意思是祭祀母親戊,”周亞告訴記者,改名後母戊鼎,後母的含義是皇后,它的意思就是皇后的戊鼎,兩個字解釋的意思不太相同。

  周亞認為,早先司母戊鼎的説法其實也不能説是完全錯誤的,隨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這個字會有新的認識,現在的古文字學家把這個字讀成後字,應該是更加準確。

  周亞透露,文物更改名稱需要有科學的研究過程,研究成果要被同行接受,對於司母戊鼎改名,整個行業討論了很長時間,有很多專家反復寫文章論證。在改名前也開了很多次論證會,改名經過了多次嚴格的討論。文/記者王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