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把“論文”寫在田野上——記安徽省小麥專家胡承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0日 10: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把教授氣磨乾淨”

  隨時下鄉,背上挎包拔腿就走是這位老教授長年養成的習慣。地頭上查看麥種生根情況,他變戲法似的從挎包中掏出一把小鏟就挖。經他同意,記者翻看了他的黑色挎包,發現除小鏟外,包裏放的“幾大件”是筆記本和材料,毛巾,茶杯,電話簿。磨得卷邊損角的電話簿裏,工整地記著400多個農家電話號碼。

  胡承霖説這個挎包是他的“百寶囊”,下鄉時離不了。

  如今的皖北村村寨寨,已很少有農民把這個戴老花鏡的“泥教授”當外人了。小麥生長期裏,苗情如火,他常常是一擠出熙熙攘攘的長途汽車站,就直奔田頭,褲腳一卷就下地,在田埂上跟農民嘮到天黑。

  他記不清“學生”有幾萬人了。常常在田頭舉著個大喇叭,對著黑壓壓的人群“喊課”,一直喊到嗓子失了聲。

  也記不清連續多少個春節被老伴埋怨了。幾乎每年正月初三、初四,連當地農民還“貓”在坑上過冬,他就下到皖北麥田了。

  胡承霖聽得懂、講得出許多種拗口、難懂的皖北方言。並非他有特殊語言天賦,長年累月同皖北農民拉家常,話農事,當地方言自然也就“耳熟能詳”。

  讓他頭疼的是,農民有農民的質樸,農民也自有農民特有的固執。固守傳統使他們對新技術的排斥像“針尖對麥芒”。

  2007年初,胡承霖到懷遠縣荊芡鄉渦南村搞高産田示範,給農民講解科學播種的好處。他要求村民把播種量從每畝40多斤減到18斤。

  村民孫敦明心裏打鼓。“穿皮鞋的教授比祖輩泥腿子更會種田?”“説得天花亂墜,你們拍拍屁股走人,我們收少了怨誰?”

  孫敦明認為教授是在“瞎指揮”。因此白天播了18斤麥種,夜裏又偷偷溜回地裏,補播了17斤種子。“俺村頭有句古話叫‘有錢買種,無錢買苗’。寧願多下種,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哇。”

  麥收時,他傻眼了。由於播量過密,麥子在一場大風後全倒伏了。其他農戶按照胡承霖的系統新辦法做,畝産高了400多斤。他悔得一個勁捶胸口。

  “要懂得農民脾性,只有混熟了,傳授技術才最有效!”胡承霖常掄起膀子陪農民幹活,一幹就是一整天。

  “得把教授氣磨得乾乾淨淨,用農民自己的話講課。”為了講清統一防治病蟲草害的必要,他舉 “打麻將”這些農民能聽懂的例子,“如果大家不統一防治,像打麻將‘三缺一’,怎麼和牌啊?”

  聽課的農民哄堂大笑,胡承霖講的道理也就在這笑聲中悄悄地在農民心裏紮下了根。

  推進小麥大區增産的政府配套措施,也緊鑼密鼓地展開……令胡承霖自己都大感意外的是,原定2010年實現增産50億斤的目標,提前三年實現了。到2010年,皖北麥區五年增産近80億斤,小麥增量佔全國同期增量的四分之一。他定點抓的渦陽縣小麥示範田更是創下單産1478斤新紀錄,成為當年全國小麥“單産冠軍”。

  增産奇跡的到來談何容易?!這五年,從淮河大洪水、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再到持續大旱、持續低溫……皖北糧區從未風調雨順過。延續多年的“逢災必減”怪圈,終於被打破。

  安徽省政府表彰小麥高産攻關工程,把10萬元獎金的大獎發給了胡承霖。

  回來後,他卻要把這筆錢捐給學校,説:“我不缺這些錢,每月退休工資夠用了。這錢要獎給那些家裏困難的、願意畢業後到農村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