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碘鹽搶購考驗中國政府社會管理能力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8日 20: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一場因日本核泄漏事件導致的碘鹽等含碘産品的搶購涉及中國許多地方,給中國政府的社會管理帶來考驗。

  因擔心日本核泄漏事件污染海鹽,加之民間盛傳含碘物品可以預防核輻射,中國不少地區自16日起,開始出現民眾盲目搶購、囤積碘鹽的情況。搶購風潮,尤以上海和浙江的杭州、紹興、寧波等地為甚,隨後擴散到北京、福建、廣東等地區和不少內陸省市。

  從17日開始,在中國的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海帶、海藻、海鮮等富含碘元素的産品脫銷的情況。

  事件發生後,中國各級政府部門和相應的機構、企業快速作出反應。

  在浙江,衛生部門通過媒體,及時發佈了碘鹽無法替代碘片,起到防止放射性碘輻射的作用等科學知識。同時開通科普宣傳熱線,接受公眾關於核污染及輻射防護相關知識的諮詢。

  全國各地環保部門則將關口前移,通過媒體、官方網站、手機短信等傳播載體,主動向公眾發佈輻射水平監測的最新情況,告知公眾境內輻射環境的監測情況和海域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檢測情況,以打消公眾對核輻射的擔憂。

  中國鹽業總公司和各級鹽業公司在政府各級應急辦的統籌下,發佈了確保食鹽正常充足、平價供應的消息。同時,實行24小時調運、配送,確保超市、商場、便利店、農貿市場內小包裝碘鹽的充足供應。

  一些地方物價部門也明確表示,將加強對超市、農貿市場,包括小型商店的巡查力度,打擊乘機囤積碘鹽居奇、哄抬物價的不法行為,確保市場穩定有序。

  儘管17日上午不少超市和便利店恢復了碘鹽的正常供應,但仍有不少消費者在成批量搶購食鹽。

  聯合國媒介與傳播研究會會員、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副教授何鎮飚認為,公眾對自身安全狀況的憂慮、以及相關核知識的匱乏是造成這次非理性搶購的原因所在。

  他説,儘管政府權威部門在危機發生後,通過媒體多次發佈了“食鹽供大於求、儲備充足”“食用碘鹽無益防輻射”等權威信息,但仍無法阻止公眾排隊搶購。

  “由此看來,在危機來臨時,運用大眾傳媒發佈權威信息,阻斷謠言傳播路徑的傳統應對方式並不十分有效。”何鎮飚説,從碘鹽可以防輻射的謠言到搶鹽的過程中,公眾採取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

  專家表示,進一步提高政府應對危機的能力已成當務之急。在危機發生的第一時間,除了通過新聞發佈會、廣播、電視直播等方式迅速發佈消息的同時,還應該在語言表達的清晰、準確、通俗、客觀,以及傳播載體和方式的選擇上下更多功夫,以提高公眾對信息準確性、真實性的認可度。

  “更重要的是,應該將這些信息傳遞、科普宣傳的工作做到前頭。資訊的及時、透明,甚至或可避免這場危機的出現。”何鎮飚表示。

  “這次碘鹽搶購,給政府如何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思考。”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説。他稱讚浙江兩位省部級官員在這場危機中利用實名微博化解民眾焦慮、穩定民心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蔡奇17日在看到網民“請領導關注搶購食鹽現象”的微博留言後,及時用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回復網民,來緩解大眾的緊張情緒,並承諾食鹽保證供應。浙江省分管醫療衛生的副省長鄭繼偉同樣也在微博上留言給大家打氣鼓勁,並明確表示:“已部署,鹽會有的。”

  經過多個部門的齊心努力和媒體的廣泛宣傳,這場源起于日本核泄漏危機的恐慌性購鹽得以平息。(記者 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