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在創新社會管理中開創和諧穩定發展新局面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2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眾”與“小眾”的利益協調,是社會發展的常態。社會管理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各階層群眾利益衝突的過程。代表委員們指出,在一些社會管理領域,目前正經歷著從“被動式管理”向“主動式服務”、從“單向約束”向“互動管理”的轉變。儘管離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距離,但轉變和改進的趨勢不可逆轉、日益明確。

  “構建和諧社會,政府決不能對群眾訴求渠道屏蔽,更不能對群眾訴求內容漠視。”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代表説,只有各級黨委、政府、團體組織、社會成員共同行動起來,致力於順應人民的新期待,才能做好社會管理這篇大文章。

  關鍵在於轉變方式和職能

  “黨的領導”是社會管理創新的根本保證。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必須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黨的領導是大方向,絕對不可以動搖。當然創新社會管理不是以黨代政。”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葉小文委員表示,創新社會管理,歸根結底要按照社會建設和政府運作規律來辦事。因此,“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

  各級政府是社會管理的責任主體。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以城鄉社區為載體,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整合人口、就業、社保、民政、衛生、文化等社會管理職能和服務資源,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創新社會管理,要切實轉變理念,以人為本,服務為先。“政府管理和治理的本意不是控制,而是服務。”濟南市市長張建國代表説,“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代表委員指出,這要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政府的公共服務不到位,社會管理職能也很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