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政協委員:建科研誠信法規根除學術腐敗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4日 04: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本報訊(記者李秋萌)在全國政協的小組討論中,醫衛界別、科技界別、福利保障界別都指出我國的科研體制存在不公開、不誠信的癥結。對此現狀,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提交了兩份相關提案。

  >>問題一

  強勢專家控制評審

  葛均波表示,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國家對各類科研經費的投入呈直線上升趨勢,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經費,2009年為70億元,今年將達到120億元。但投入效果卻差強人意,科研課題立項、科研經費分配、科研項目管理、科研成果評審等一系列環節上均存在種種問題。

  葛均波表示,長期以來,我國科研經費分配的主要問題是“科技管理行政化,科技活動利益化”,課題立項中存在較嚴重的權力尋租和利益交易現象,個別管理人員和少數強勢科學家主導了課題申請的相關標準和科研經費評審的全過程,嚴重扭曲了科技界學術界的道德規範。

  “要想獲得重大項目,與其努力研究,還不如與科研管理機構官員和其賞識的專家搞關係”,葛均波表示,這種自上而下的“行政化”、“利益化”、“關係化”的科研基金分配方式,深深影響和損害科技創新和發展。

  >>問題二

  揭發造假者遭攻擊

  同時,科學研究缺乏誠信的問題也比較嚴重。

  葛均波表示,2010年有一系列學術造假案件發生。從《晶體雜誌》一下子取消了井岡山大學70篇造假文章,到清華大學教授汪暉抄襲門事件。這些學術造假案件的出現令我們對我國科研誠信領域的關注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把科研活動當作工具,追名逐利;少數人抄襲別人通過辛勤勞動取得的成果和論文,被揭發後態度非常囂張,而揭發者、被抄襲者還會受到攻擊。”參與《科學家行為準則》草案起草工作的中科院金屬所李依依院士説。

  葛均波認為,科研領域缺乏誠信的原因是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學術腐敗進行懲罰,一些存在學術腐敗行為的研究人員並不會因為自己的造假行為而受到嚴厲的懲罰。

  ■建議

  政府設立行業監督組織

  葛均波表示,要想從根本上消除學術腐敗和科研造假行為,應建立科研誠信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不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並設立類似于行業監督協會的政府組織。

  同時他建議,國務院委託中國科學院、社科院等應成立專門小組,實事求是地全面調研我國科研體制,特別是科研經費分配機制的現狀和問題,出臺針對我國科研管理體制弊端的改革方案,建立科學的科研管理體制。建設公平透明的國家科研管理信息化平臺,發揮群眾監督的民主管理作用。

  同時,根據科研項目的類型,實行多元化管理體制,建立科研經費的“評審”、“資金管理”、“結果監管”分離制約的三角體制。對一般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管理和經費分配監管,逐步做到“去行政化”、建立科學客觀的“同行評審”制度。對一般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的科研管理,改革“評審制”為“成果獎勵制”,根據成果申請獎金,改為“科研風險基金”制度支持科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