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大代表建議加快建中心鎮控制城市規模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2日 04: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網上流傳的北京著名堵車地點——西二環復興門橋早高峰期間車流量大,行駛緩慢。(資料圖片) 新華社發

  “交通堵塞”成為城市最熱病 代表建議:加快建中心鎮控制城市規模

  從北京尾號限行,到北京限購令的出臺,有著全國“首堵”之稱的北京交通,作為中國城市病的標本成為近年以來備受關注的一大熱點,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又對這一話題展開了熱議,中國大城市交通擁堵的窘境再一次突顯出來。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天因交通堵塞而損失10億。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表示,“針對尾號限行的去留,北京市正在根據尾號限行時期的道路情況進行評估,4月10日前將出評估結果。”這也使以北京為典型的大城市交通治堵之路變得難以捉摸。

  文/本報特派北京記者柳建雲、陳翔、王飛、趙琳琳、楊進、張浩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譚小平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交通擁堵作為城市病已經表現得非常突出,伴隨汽車工業發展,這一問題也已蔓延至中小城市。值得關注的是,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雖刻不容緩,又令各地政府領導人感到千頭萬緒。

  解決交通擁堵難題,譚小平認為,短期而言調控手段很重要,比如限制購買,搖號購買,限號上路等,目前還正研究進城擁堵費,鼓勵合群(拼車)。

  對於北京限購汽車的做法,他認為,只能短行不能長用,“限制購買不是最好的辦法,畢竟人們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汽車消費也有助於拉動內需,這是客觀需要,但作為目前北京市暫時採取一種措施,不失為一種辦法。

  從長期而言,他認為,不應對汽車購買限制,但使用方面,高峰期特定路段,加大使用成本的,對郊區不用限制。這種做法可以借鑒新加坡的ETC電子感應自動收費系統。在當前大城市這種模式具有推行必要性和可能性。

  根據對美國交通考察經驗,譚小平説,中國迫切需要政府&&對居民出行制定和發佈年度規劃信息。當前中國在交通規劃研究層面,缺乏居民出行分析,很多地方規劃都是屬於拍腦袋決定。因此,對交通未來規劃及合理路徑選擇,沒能真正準確反映大眾客觀需求。而美國運輸部每年發佈運輸年報,這份報告通過對交通需求進行客觀調查,

  體現居民出行的基本信息和變化趨勢,但這種研究中國目前還是空白,需要進行研究,作為長期交通規劃的基本依據。

  代表觀點:

  依靠軌道交通駕車自然減少

  “交通擁堵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不單是省會城市,現在地級市不堵沒多少個。”全國人大代表潘皓炫正在參與和某高校進行的一項《智慧交通管理系統》研究,也因此對交通擁堵深有體會。

  潘皓炫指出,交通擁堵本質上是經濟發展和交通規劃的矛盾,對於北京限號或部分地區牌照高價拍賣的做法未能根本解決問題,關鍵是城市建設和城市化推進該如何去做。“城市化,不應該把城市邊界不限制擴大,而應該像美國,建更多衛星小鎮。中國應該建幸福鎮或中心鎮,一方面實現城市化進程,讓服務業和第三産業更活躍,另一方面,把中小城鎮適當做大,各個城市之間用交通系統連接,完全能夠解決城市病問題。

  對於一些政協委員提出將大城市交通樞紐轉移的做法,潘皓炫評價稱,城市交通樞紐地位是和政治,經濟相匹配,有市場需要和決定的成分,人為改變並不能帶來好的影響,關鍵還是立足於城市發展規模適度控制。“城市之間應該主要依靠軌道交通,比如現在珠海到廣州只要半個小時,就沒必要開車,從某種程度上能夠降低人們日常支出佔生活比重,改善生活水平。”

  “世界哪個國家都沒有限制車的做法,主要是徵收擁堵費,加收停車費等。但根本上還要讓地方政府改掉追求GDP總量,攤大餅的習慣。”潘皓炫説。

  優化軟硬體減少潮汐擁堵

  大城市中,廣州堵車的問題也日趨嚴重,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規劃局長王東做客本報全國兩會報網直播室談到,“交通問題是全球特大城市都面臨共同的問題,中國這些年為什麼比較突出,我認為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城市化非常快,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比城市交通功能提高速度要快,主要是這個原因。我個人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自己感覺,廣州是有條件解決好。”

  他指出,交通問題也是非常綜合,複雜,系統的問題。王東認為:解決特大城市塞車有幾大方面,城市大的結構和佈局是不是比較合理。城市的結構、方向要做好,人口的分佈,城市功能的分佈也比較合理,這樣能減少很多的不必要的交通量,或者是交通需求。他説,廣州要提出緊促舒展網絡型的空間結構,每一個外圍的點要優化,廣州下來努力的方向是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這樣就會減少很多的所謂潮汐的交通。南沙、番禺、蘿崗,以及未來空港經濟區,城市該有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都很健全,水平也很高,就沒必要天天回中心城區。這是目前我們追求和努力方向。

  除了城市大結構佈局的調整,王東認為,交通設施的供給也是解決城市擁堵的重要努力方向。“這要加大建設,畢竟人口越來越多,交通的需求,人跟人的生活方式,從目前看,廣州居民出行率很高,現在廣州市規劃5年,10年都有,交通供給會加大,硬體設施比如説地鐵,這一輪的地鐵規劃,前段時間發改委也公佈了,2020年提出兩個指標,兩個70%的指標,2020年中心城區公共交通佔整個交通出行率70%,地鐵佔公共交通的70%,這兩個70%基本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王東説:“我還是主張不要簡單用行政的命令來解決交通的問題,而要採取市場手段,經濟手段,要巧妙一點調解,不要限制買車,但上下班應該少開,隨著人口密度越來越高,塞車也是浪費,大家都坐一輛車資源也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