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趙龍:推動全運會體制改革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9日 10: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推動全運會體制改革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江蘇省主委、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趙龍

  國家發展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在於“增強人民體質”。在已經充分證明了我國的奧運奪牌能力之後,有必要樹立奧運戰略與民生體育戰略並重的體育事業發展新思路。從這個角度分析,全運會體制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一是比賽項目設置的科學性不強。盲目追求對奧運項目的“全覆蓋”,與我國競技體育運動發展特點結合得不緊,缺乏合理性和針對性。

  二是比賽場館的“賽後利用率”不高。近幾屆全運會每屆總投入多在千億元以上,開、閉幕式場面越來越宏大,接待層次越來越高,耗資驚人。但與此同時,高額投入的體育設施因為各種原因在賽會之後大多無法為普通百姓所享用。

  三是比賽內容的社會公信力不足。一方面全運會成績是考察各省市體育官員政績的重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另一方面高額獎金背後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鏈條。據了解,部分省(市、自治區)對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體育官員等的獎勵總金額高達上億元。在這樣的壓力和誘惑下,對全運會成績的追求存在著“走偏”的危險。

  近三屆全運會,主辦地都取得金牌總數第一的巧合,以及不斷見諸媒體的全運會賽場中的各種不正常現象,雖然大多沒能得到確認,但是實際上已經引起了社會公眾對全運會比賽公信力的懷疑。因此建議:

  一、調整全國性競技體育比賽佈局規劃。推進全運會體制改革,應該與調整全國性競技體育比賽佈局規劃一併完成。當前,一方面可以考慮把三類比賽項目精簡出全運會賽場,即市場運作狀況較好,人才培養機制較為完善的比賽項目,如足、籃、排、乒乓球等;受季節性、氣候性因素影響較大的、和全運會比賽本賽賽程舉辦時間間隔較遠的冰雪比賽項目;部分開展基礎薄弱,參賽代表隊不足各省市總數1/3的項目。

  另一方面,應該遵循市場機制、淡化行政色彩,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新建和完善一批全國性體育賽事:對市場成熟度較高的比賽項目,推行以俱樂部制為基礎的職業聯賽制度;對項目發展前景良好,處於成長期的比賽項目,推行更為專業化的錦標賽制度;對目前還處於弱勢地位的競技項目,建立以國家集訓隊為主要形式的國家級項目孵化平臺;參照冬季奧運會模式,建立我國冰雪項目的綜合性比賽賽事。

  二、暫停全運會申辦,控制開、閉幕式規模。自2001年以來,全運會主辦城市均採用申辦形式産生。從實踐情況看,一方面往屆舉辦城市大量場館資源閒置,使用率極低;另一方面新的承辦城市要建設場館和其它配套設施,有可能造成新的閒置和浪費。

  建議考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暫停舉行全運會主辦地申辦。由已經具備相應設施條件的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遼寧六省市輪流主辦。堅決制止在全運會舉辦規格上的攀比之風,嚴格控制開、閉幕式規模,大力提倡低碳辦會、節儉競賽。對於承辦全運會可能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應,應該在一個較長時間段中進行理智分析、科學論證,之後再用以支撐相關政策的出臺。

  三、改革體育事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國家體育總局可以考慮改革以全運會比賽成績為主要內容的地方體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大幅度提高開展“民生體育”在考核指標中所佔的比例。著力推動體育財政的公開化和體育彩票收入使用情況的公開化。

  加強對獎勵資金的監管,特別是對體育行政部門的獎勵要遵循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凈化體育競技環境,重塑以全運會為代表的體育賽事在社會大眾心中的公信力。

  推動全運會體制改革,是我國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和必由之路。展望未來,我們正面臨著從金牌體育向民生體育轉型的關鍵機遇期。體育事業發展的成果必須更多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分享,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