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湖南省委書記周強代表:綠水青山是發展的競爭力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0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2011年3月1日起,《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進入為期20天的網上公示階段。

  國家鼓勵長株潭試驗區先行先試,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建設,是湖南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內陸省份的湖南,如何抓住和用好試驗區建設這個重要平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走出一條轉型發展、科學發展新路?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委書記周強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經濟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

  記者:“十一五”期間,湖南經濟實力迅速提升。盤點過去五年,您有什麼感觸?

  周強:對湖南來説,“十一五”非同尋常。百年不遇的特大冰災,國際金融危機的洶湧寒流,頻繁的暴雨洪澇災害,作為後發地區的湖南面臨多重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6900萬三湘兒女眾志成城,克難攻堅,既收穫了又好又快發展的纍纍碩果,更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認識,湖南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經濟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五年間,湖南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4%左右,步入發展快車道。産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間,湖南誕生了機械、石化、食品、有色等9個千億級産業,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生産總值的比重較2005年提高8.5個百分點。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糧食總産量保持穩定。

  發展後勁大為增強。“十一五”期間,湖南累計完成投資3萬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社會就業大幅增加,率先實現縣以上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為民辦實事工程持續推進,人民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搶佔新一輪發展制高點

  記者: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是國家賦予湖南的最大政策和機遇。“十一五”期間,湖南在“兩型社會”建設配套改革中取得了哪些突破?

  周強:有人曾擔心,湖南作為中部省份、後發地區,發展剛起步就去搞“兩型”是不是超前。事實上,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既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也是湖南搶佔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提升長遠競爭力的關鍵。

  “十一五”期間,湖南“兩型社會”建設配套改革全面啟動。第一個編制“兩型社會”建設統計評價指標體系,第一個為“兩型”試驗進行地方立法——《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條例》,第一個編制區域系統性融資規劃——《長株潭城市群系統性融資規劃》;完成長株潭城市群試驗區頂層設計,總體改革方案和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實施;成立全國第一家碳交易市場,開展債券融資、排污權交易、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等試點……

  與此同時,“兩型社會”建設向縱深推進。湖南以長沙、株洲、湘潭為中心,帶動岳陽、常德、益陽、衡陽、婁底5市組成環長株潭城市群的“兩型”建設,並向全省輻射。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關閉小水電、小鋼鐵,治理重金屬污染取得實質性進展;對洞庭湖實施污染整治和結構調整,關閉234家小造紙企業,洞庭湖局部水質由Ⅴ類、劣Ⅴ類上升至Ⅲ類;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完成,城鎮污水處理率由2007年的19.4%上升到2010年的72%;實施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完成整治項目2019個,力爭把湘江流域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生態經濟帶。

  建設“兩型社會”試驗區,是中央交給湖南的重大任務,也是湖南的重大機遇,我們將全力打好這場大硬仗。

  創新驅動,綠色發展

  記者:未來五年,湖南面臨的是中部崛起的重任和“兩型社會”的擔當,湖南靠什麼加快轉型、加快轉變,推動科學發展?

  周強:作為中部省份和後發地區,湖南發展不足與發展不優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只有加快轉變,才能科學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以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為基本途徑,突出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努力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一推動力還是新型工業化,要加快構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産業。要以新型工業化推動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同發展。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確保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同時,還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步伐,建設“數字湖南”。

  記者:湖南山清水秀,生態良好,森林覆蓋率達57%。有人擔憂,湖南會不會因為加快發展而失去青山綠水和良好環境?您認為這是多慮嗎?

  周強: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上海世博會湖南活動週期間,黃浦江畔矗立著一塊石碑,寫著“綠水青山是湖南最大的優勢,最大的競爭力,也是最大的吸引力”。湖南的發展決不會以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我們既要金山銀山,更要保住綠水青山,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我們相信,只要堅持科學發展,一個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的生態湖南就會向我們闊步走來,我們有信心把湖南建設成為中部乃至全國最適宜居住的地區之一。(本報記者 唐湘岳 龍 軍)

  專家觀點

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風向標”

湖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徐晨光

  近年來,湖南前進的步伐不斷加快,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湖南速度”。在“一化三基”、“兩個轉變”、“三個強省”、“四條底線”等符合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決策指導下,湖南的發展得到了“量”的飛躍和“質”的提升。特別是基礎設施、基礎工作、基礎産業取得了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生動實踐已卓有成效,“兩型社會”建設正在由夢想走向現實。“四化兩型”的發展戰略集中了智慧、匯聚了民意,它源於基層、源於實踐,完善和提升于湖南領導層。“四化”是湖南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康莊大道;“兩型社會”建設既是國家交給湖南試驗探索的“天大任務”,也是湖南享有的“金字招牌”和“政策紅利”,更是湖南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風向標”。 (本報記者 龍軍、唐湘岳採訪整理)

走有湖南特點的轉型之路

湖南省長株潭兩型辦副主任 陳曉紅

  作為中部後發趕超省份,湖南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任務刻不容緩,湖南省委明確提出,要以建設“兩型社會”為方向和目標,走出一條具有湖南特點的發展轉型之路。長期以來,我們的經濟發展戰略建立在資源、環境、勞動力的傳統“比較優勢”基礎上。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及時走出傳統的“比較優勢”的思維局限,加快構建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帶動系數大、綜合效益好的“兩型”産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加速推進能源結構向清潔化轉變、産業結構向高端演進、經濟結構向低碳化發展。

  湖南特別是長株潭城市群發展“兩型”産業,具備一定的基礎,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産業發展國際化水平不夠、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不健全,與“兩型”産業發展相匹配的高新技術、高端人才缺乏,區域金融體系不夠完備等。針對湖南的實際情況,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引導,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強財稅金融支撐、科技人才引領和政策法規保障。 (本報記者 龍軍、唐湘岳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