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朱清時委員試答“錢學森之問”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5日 19: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二階段,中科大開始引進各種人才,把教師隊伍換了一遍,還引進了國外人才,但還是不行。

    “他們到了中國又變了,也競爭經費、競爭成果獎,也發表論文去了。因為規章制度和體制在那裏,他們的前途在那裏,他們對講課也沒興趣了。”朱清時委員顯得很無奈,“所以橘子在南方叫橘,在北方叫枳,這是中國一個古話,説得很貼切。”

    第三階段,朱清時發現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各種規章制度和體制。“所以我們開始提倡去行政化,不要由誰的官大誰説了算。評職稱驅使老師像運動般幹各種行為,這都是行政行為,都是行政官員的政績工程。”

    由此,他開始要求大學追求學術,按照學術規律來推動學校的事情。可是,仍然磕磕絆絆。

    第四階段,他又發現了更深層次的問題。“關於教育的一些規定已經法制化了,我們走一走就碰到法律法規的邊界。”他説,“這時我才意識到,過去制定的有些不利於教改、不利於教育發展的內容必須改掉,這樣我們才可能順利發展。”

    由此,才有了南方科大突破制度障礙的嘗試。“現在我們一些教育法律法規是三十年前制定的,那時候並不懂‘研究型大學’,也不懂得錢學森所説的‘創新型人才’培養。以那時經驗制定的法規,就卡死、堵死了創新人才培養,堵死了新型大學的發展之路。”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朱清時委員認為,要想回答這一“世紀之問”,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完善有關教育法規。

  “我一生是個探索者”

    朱清時講得耐心,記者們聽得入神。可還是有人堅持不住了,只聽一個記者對另一個説:“能不能挪一挪,我已經單腳站立很久了……”

    有人繼續提問:“南方科大沒有拿到招生證就開始招生,大家都説你很勇敢,你自己怎麼評價?”

    “我一生是個探索者,我就喜歡探索真理。”朱清時委員説,“招生對國家對人民有好處,對民族復興有好處,這種事情你就得冒著風險幹。”

    最後一個問題:“您怎麼理解幸福?”

    “我從來沒想這個問題,但是我覺得,一個人能夠把時間精力投入做一件好事,推動社會進步,這是很令人興奮的,也很有成就感,當然就是很幸福的。”朱清時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