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東省長黃華華代表:從拼增長到謀幸福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5日 0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亞運會,夜幕下的廣州夜景。2010年舉行的亞運會帶動廣州城市新中軸線景觀的崛起,這裡已經成為廣州最受歡迎的城市景觀(2010年11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省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幸福廣東”,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過上好日子,增強幸福感。“幸福廣東”在全國引起熱議,廣東將如何建設“幸福廣東”?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黃華華。

  記者:增強人們的幸福感、提高生活質量,要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其中,收入分配問題是制約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擴大的關鍵。廣東提出要建設“幸福廣東”,在這方面會有哪些舉措?

  黃華華: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改善民生,把調節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公平放到突出位置。據統計,“十一五”時期,廣東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財政資金9673億元,佔全省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從40%增至57.2%。

  “十二五”期間,廣東在合理調節收入差距方面的總體思路是:積極實施富民計劃,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動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一是加大財政對民生的投入力度,到2020年,廣東將投入超過2.4萬億元,年均新增投入292億元,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二是穩步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三是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形成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扭轉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四是強化稅收調節功能,完善壟斷行業收入分配規則和監管機制,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五是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探索最低工資標準與職工年平均工資增長挂鉤的長效機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六是大力推進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確保2012年全省70多萬被幫扶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80%以上被幫扶的貧困人口達到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上;七是加強對公民合法財産保護,嚴厲打擊各種非法攫取社會財富的行為。

  記者:下一個五年,廣東最令人期待的改變會有哪些?

  黃華華:從建設“幸福廣東”來看,5年後全省將實現四大變化:一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幅8%,分別達到35000元和11500元;二是公共服務更加完善,初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到2015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6%。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770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500萬人,城鄉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180萬套;三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平均期望壽命達76.5歲,森林覆蓋率達58%;四是社會環境明顯優化。

  記者:老百姓最關心住房問題。2010年,廣州出臺抑制房價的“穗七條”。一方面增加土地供應,一方面加快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在房價普遍上漲的壓力下,如何保證“住有所居”?

  黃華華:2010年,廣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和解決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問題。2010年,全省新開工建設廉租住房3.28萬套、經濟適用住房2.47萬套、公共租賃住房3.5萬套、限價商品房5698套。今後,廣東要繼續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立足保障基本需求、推動合理消費,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加快實現“住有所居”。“十二五”期間,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180萬套,到2015年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3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基本得到保障。同時改善房地産市場調控,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記者:廣東是人口大省,有著龐大的流動人口群體。未來如何更好地管理人口,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黃華華:廣東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同時也是流動人口最多的省份,流動人口達3000多萬。近年來,廣東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理念,建立“統一管理、優質服務”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體制。特別是去年以來,全面實施了流動人口居住證“一證通”制度,取得了很好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效果。下一步,我們將強化服務管理,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廣東、建設廣東。首先要進一步完善整合人口信息資源。二是深入推進居住證“一證通”制度。三是切實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四是建立健全部門綜合服務管理聯動機制。

  記者:醫療和教育問題備受百姓關注。“十二五”期間,廣東在這些領域有何規劃?

  黃華華:廣東將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到2015年,城鄉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以上,參保人數新增2000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醫療政策範圍內的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70%以上。在教育領域,廣東將加快普及學前到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壯大職業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加強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信息化和開放合作水平,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廣東還將把提高文化軟實力擺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分佈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適度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幸福廣東”。(本報記者 吳春燕)

  高 論

“幸福像花兒一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代表眼中的“幸福廣東”

  ◆要讓“幸福像花兒一樣”在廣東盛開,但不能讓“幸福像筐兒一樣”什麼都往裏面裝。建設“幸福廣東”是一個持續的、長期的過程,黨委、政府要統籌兼顧、盡力而為,社會各界和全省人民要積極參與,共建共享。各級黨委、政府要為“花兒”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充足的陽光、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氣;全體社會成員也要積極參與,為“花兒”除草、澆水、松土、施肥。

  ◆“每個人都要為幸福廣東盡職履責,幸福廣東是共建共享的過程。”“加快轉型升級政府是關鍵,建設幸福廣東匹夫也有責”、“人人是創造幸福的主體,個個是享受幸福的對象”、“我為別人的幸福努力工作,別人為我的幸福創造條件”(三副幸福對聯)。“共建共享”(三副對聯橫批)。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靠幹不靠説,“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只有實幹會幹,轉型升級的進度才能加快,美麗的願景才能一步步變成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專家觀點

“幸福廣東”看得見摸得著

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 陳鴻宇

  建設幸福廣東不是一句口號,它是可測量可考核的,是要為人民群眾謀求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幸福。幸福是什麼,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種看法,在制定一套可測量可考核的指標體系時,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將主觀幸福感受與客觀指標結合起來。要以客觀指標為主,也要高度重視主觀幸福感指標,特別要關注個別群體的不幸福感源自何處,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二是將經濟指標和人文指標結合起來。三是將歷史與現實、時間與空間等因素綜合起來考慮,特別要注意到不同地區的工業化發展階段不一樣,不能一刀切。

均衡發展,順應群眾新期待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任劍濤

  建設幸福廣東要重視用好三大抓手:一是要均衡發展,重視人本。特別是注重處理好經濟內外協調發展問題,物的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均衡問題,人的慾望與社會公平的平衡問題。二是要凸顯公正,直面矛盾。要大膽運用法律監督、網絡問政、媒體監督等多元手段解決日益多元化的社會矛盾,平穩度過矛盾凸顯期。三是要主客結合,漸進發展。注重主觀與客觀評價指標的有機結合,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逐步調整和完善考核指標體系,更好地引導“幸福廣東”建設。

公眾滿意是公眾幸福的表現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鄭方輝

  “幸福廣東”將持續多年的GDP最大化的政府公共政策導向轉向國民幸福指數最大化導向,意義深遠。建設幸福廣東,必須創新政府行為的“指揮棒”,推動經濟社會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政府績效評價指向“公眾滿意”與“結果導向”,而公眾滿意是公眾幸福的表現。將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競爭上升到整體績效及幸福指數的競爭,不失為推進“幸福廣東”建設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