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0日 21: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十一章促進和諧有序的社會管理

  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社會參與、共建共享,順應社會發展新趨勢,轉變社會管理理念,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加強社會管理法規、體制、隊伍和能力建設,注重依法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第一節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

  按照統籌兼顧、動態協調的原則,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

  完善社會管理體制。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各類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的協同作用,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公民依法參與社會管理。加強社會政策綜合平衡,形成權責一致、條塊結合、各司其職的社會管理新體制。

  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加強源頭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設,盡可能防止和減少社會問題的産生。加強動態協調,更加注重平等溝通和協商,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加強應急管理,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化解消極因素,激發社會活力。深入開展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堅持條塊協同,加強基層管理和服務資源整合聯動,推進網絡化管理。

  第二節加強基層社區建設

  堅持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社區治理結構,加強社區公共服務,發揮基層自治功能,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使社區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推進基層民主自治。推進居委會直選和村委會海選,推行村"四議兩公開",全面推廣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等民主管理制度。增強居(村)委會自治功能,引導居(村)委會運用協商、溝通、合作等方法,處理社區事務和協調社區矛盾。健全黨代表、人大代表等聯絡社區制度,健全社區居民參與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實施、評估和監督的機制,激發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

  強化社區公共服務。增強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功能,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逐步增加生活服務、矛盾調處、平安建設等服務內容,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符合需求的社區公共服務。

  完善社區治理結構。強化社區街道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監督專業管理、調動社區資源、指導自治組織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積極探索鎮管社區模式。鼓勵駐區單位參與社區建設。支持居委會依法組織居民開展自治活動和協助基層政府及派出機構工作。探索完善居民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的協調機制,加快完善住房産權和物業管理。

  第三節鼓勵社會各方參與

  加大對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隊伍發展的支持力度,完善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政策,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管理。

  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完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健全公共財政對社會組織的資助和獎勵機制,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力度,鼓勵社會資金支持公益事業。大力發展公益性社會組織,支持發展行業性社會組織,引導發展學術團體、網絡社團等社會組織。加強樞紐型社會組織建設,發揮其在社會組織管理、發展、服務中的重要作用。推進政社分開、管辦分離,引導社會組織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提高自我發展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健全社會工作者職業能力評估機制和薪酬制度,推進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健全社會工作發展保障體系,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制度,推行項目化、契約化的運作機制。大力培育專業社會工作機構,拓展更多社會工作服務領域。到2015年,每十萬人擁有專職社會工作者人數達到80人。

  專欄11-1社會工作

  人才隊伍建設目標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是幫助社區家庭個人實現社會功能、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到2015年,全市社會工作人員將達到7.2萬人,其中具有專業資質的社會工作者達1.6萬人;一線社工、臨床治療社工、社工督導、行政管理人員和政策研究制定人員的結構比例將分別達到85%、10%、3%、1%、1%。

  鼓勵公民參與社會活動。引導市民樹立社會責任意識,更多參與公益活動和社會公共事務,共同推動社會進步。加強基層社區黨群工作者、居委會幹部、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隊伍建設,積極發揮人民調解員、就業援助員、助殘員等作用。

  第四節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依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建設,拓寬民意表達渠道,積極預防和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確保廣大群眾人身財産安全,促進社會和諧安定。

  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預防和減少犯罪工作體系,加強禁毒、社區矯正及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加強城鄉社區警務、群防群治等基層基礎建設,深化區域警務合作,加大平安建設的科技投入,增強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保障能力。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嚴格公正廉潔文明執法。嚴密防範、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加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的排查整治。依法加強對網絡虛擬社會的監測和管理。

  暢通民意表達和回應渠道。切實發揮人大、政協、人民團體等反映民意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會組織反映民意的機制,重視和關注網絡民意,完善社情民意回應機制。暢通信訪渠道,完善信訪初次辦理、信訪代理、律師等第三方參與、信訪事項終結等長效工作機制,規範信訪秩序。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合理表達利益訴求。

  創新矛盾預防和化解機制。注重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全面推行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和評估制度,使之成為政策制定和項目審批的必備環節。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社區輿情匯集分析機制,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群體性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構建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和"屬事"與"屬地"管轄相結合的聯動化解機制。加強各級各類調解組織建設和人才培養,完善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和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平臺。

  加強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嚴格安全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完善安全生産監管管理方式,健全聯動執法機制,加強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産監管,防範重大事故發生,全面提升安全生産水平。到2015年,億元生産總值生産安全事故死亡率比"十一五"期末下降36%以上。

  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大力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的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逐步推廣農産品質量安全産地準出、市場準入和信息可追溯制度,完善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網絡,強化藥品動態監管和風險控制,提高醫療器械安全水平,保障市民飲食和用藥安全。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加強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建設,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支持國防後備力量和駐滬部隊、武警部隊建設,積極開展軍民共建與和諧創建活動,做好擁軍優屬和擁政愛民工作。

  第五節加強人口綜合服務和管理

  加強人口綜合調控,提高人口服務和管理水平,促進人口與城市的協調發展,促進不同人群的社會融合。

  深化完善人口政策。加強人口總量調控,優化人口結構佈局。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逐步完善生育政策。積極穩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健全居住證、居住證轉辦常住戶口、引進人才直接落戶等政策體系。引導人口向新城、小城鎮、大型居住社區集聚。

  加強人口綜合服務。健全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全覆蓋管理服務機制,逐步實現居住地服務和管理。切實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關注未成年人成長髮展,積極發展婦女兒童和青年事業。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切實維護少數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合理規劃宗教活動場所佈局。做好對輕微違法犯罪人員、刑釋解教人員、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等的有效管理。

  促進來滬人員融入城市。保障來滬人員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合法權益,鼓勵來滬人員參與居住社區的公共事務和社區管理,促進本地人口與來滬人員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創造條件讓來滬人員更好地融入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