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土地出讓呼喚考古意識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5日 06: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提示

  南京城南將軍山上的明代功臣墓,近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由於所處地塊已經和正在進行大面積的別墅項目開發,這片墓葬群的保護引起了人們的普遍擔憂。

  別墅區裏的明代墓葬

  將軍山,位於南京市江寧區境內,因明朝開國將軍沐英及其子孫後代安葬於此而得名。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新華介紹,上世紀50年代起,將軍山上的這片沐氏家族墓葬區陸續發現了沐英墓等四座墓葬,僅沐英墓被保存下來,並於1982年被當時的江寧縣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世紀初,隨著江寧區大規模的房地産開發,將軍山和附近的翠屏山、韓府山三山區域掀起了別墅開發熱潮。2001年,當時的江寧縣將功臣墓所在地塊500畝左右土地出讓給復地集團的子公司江蘇盛唐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後被復地集團作為別墅項目開發。據南京市文物局介紹,當時僅有沐英墓一處縣級文保單位。

  2002年10月,沐英墓由縣級文保單位升格為省級文保單位,南京市文物局也隨後依法劃定了沐英墓的保護範圍。此後,復地集團的別墅項目“復地朗香”幾期工程陸續在沐英墓以南的地塊上展開。

  2005年至2008年,在復地朗香別墅區建設中,陸續發現了沐英後人的7座墓葬。這樣,將軍山上的這片區域就形成了奇特的景象:一個明代墓葬群錯落分佈于一幢幢高檔別墅之間。

  破壞還是保護

  走進復地朗香別墅區,穿過尚未竣工的一處工地爬上山坡,再沿著一條泥徑向前走,省級文保單位沐英墓就出現在面前。沐英墓的墓門下沉于地面,墓門緊鎖,而1984年和2002年兩塊縣級文保單位和省級文保單位的石碑就放置在墓門正對面。復地集團江蘇區域總部的副總經理葉傳紅介紹,由於正在進行沐英墓周圍的綠化施工,兩塊石碑是暫時放在這裡的。

  沐瓚墓位於復地朗香別墅區的一處小區景觀內,高出平地2米左右的坡地上露出一角碑石。復地公司負責人介紹,由於又發現了沐朝弼墓,公司就調整了原來的建設規劃,將原本要建設的一幢雙拼別墅改為綠地。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新華介紹,按照南京市文物局制定的保護規劃,沐英墓的保護範圍劃定為11040平方米,目前這個範圍內尚沒有房地産開發。楊新華表示,為做好將軍山明代功臣墓保護工作,每發現一處墓葬,南京市文物局都會立即組織開展考古發掘,對出土文物進行清理,劃定保護範圍,同時委託東南大學編制保護方案,對墓葬進行結構加固和防水處理,並根據專家意見採取回填方式進行原址保護。“墓葬區整體保存完好”,楊新華説。

  而沐氏後人沐廣飛則認為保護還遠不夠。沐廣飛反映,省級文保單位明功臣墓的石碑原來立在沐瓚墓旁,後來又被人移走了,明功臣墓的保護範圍實際上被人為縮小了很多。沐廣飛還認為,在房地産開發過程中,沐朝弼墓等多個墓葬連續被盜,建設單位和文物部門顯然保護不力。沐廣飛質疑説:“後面的山坡被推平,左右和前面的地勢都被墊高,現在站在地平面上幾乎看不見沐英墓了,這能説保護了原生環境?”

  “先考古後出讓”規避風險

  一方面是沐廣飛等沐氏後人認為明功臣墓保護不力,另一方面是房地産企業的尷尬與無奈。復地集團江蘇區域總部負責人介紹,企業在建設別墅時一直注意文物勘探和保護,在發現墓葬後及時調整建設規劃為保護讓路,復地朗香項目為此少建了10套左右別墅。

  遺留的問題依然不少。一旦明功臣墓葬群被公佈為省級文保單位,復地朗香小區就面臨著遊客的參觀遊覽問題,矛盾隨之而産生。

  南京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將軍山明功臣墓反映出的文物保護與土地開發的矛盾,關鍵在於土地出讓與文物考古發掘兩項工作的長期脫節。在我國許多地方,國土部門在土地出讓之前,很少考慮到進行考古勘探。及至在房地産建設階段發現文物,才開始手忙腳亂補走考古程序,結果是文物保護面臨重重問題,而房地産開發企業也為此背上經濟包袱。

  楊新華介紹,2010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十五片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內,實施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者劃撥的,國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事先委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對出讓或者劃撥地塊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南京從此將執行“先考古,後出讓”的土地出讓新規。此舉一齣,也許類似將軍山明功臣墓面臨的保護危機將不會在南京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