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深圳:企業老總通過終審 保障房終審名單再惹質疑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8日 1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地方新聞名欄]>>

  這是1月7日拍攝的網絡上報道和質疑深圳市保障房終審結果的文章和評論。

  【質疑】深圳保障房終審名單遭圍觀

  歷經12個月的初審、復審之後,1月4日,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終審結果正式對外公佈,5000多名申請者通過了最終審核。然而,這份名單一經公佈,立刻引發了深圳市民、網友和媒體的高度關注,一些網友甚至從中挑選出數十個“個別案例”,貼到網上供人圍觀。

  記者注意到,市民和網友對此輪終審結果的質疑集中在:終審名單裏,為何會出現年收入很低但名下卻有豐田車的終審合格者?為何有住在豪宅或已經居住著保障房的申請者?為何會有財産為“零”或“負資産”的申請者?

  此事再次引發人們對保障房分配公平的關注:到底誰來保障“保障房”分配過程的公開透明?(來源:《中國青年報》)

  【回應】深圳住建局回應質疑

  深圳市住建局還向“中國網事”記者透露,在今後的住房保障工作中會邀請紀檢監察部門全程介入,安排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媒體代表全程參與,使深圳住房保障工作進一步接受社會輿論的陽光監督。(來源:新華網)

  【問】深圳保障房能乾淨分下去嗎

    對於保障性住房申請造假亂象頻發的原因,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高海燕認為,首先在於財産信息蒐證困難。“有些人在外地有房,或者將資産轉移到父母名下等,這些在國外可以通過稅收查證,但在國內還難以實現。”

    深圳市住房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藹貧也認為,在目前審核人員不足、行政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保障房審查中有很多無法解決的現實問題。在他看來,資産評估是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不是普通公務員所能完成的。

    陳藹貧還認為,保障房存在的巨大牟利空間也是造假現象不斷的一個誘因。據了解,深圳的保障房是一個開放的市場,申購成功5年後可以買賣,在巨大牟利空間的驅使下,即使有“九查九核”這樣嚴格的制度,也無法徹底杜絕部分申請者的弄虛作假行為。(來源:《中國青年報》)

(圖文編輯:馬淩霄 視頻編輯:尚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