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官民一致反對“瓷器愛國主義”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7日 09: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一個估價並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日前以51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5.5億元)的天價在英國成交,據報道買家是一位來自北京的中國人,而競拍者則幾乎全都是中國人。

  對於此次意外創下中國藝術品在全球拍賣的最高價格,中國官方與民間的反應與海外媒體的態度截然相反。

  英媒評論説,隨著中國富人實力的增強,中國人正不惜代價買回失去的文化遺産,其背後是“瓷器愛國主義”;收回這些文物,有助於他們重尋身份和文化。甚至有英媒還給中國人戴上這樣的“高帽子”:從小偷手裏買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真正的文明……

  而有中國網民則質疑,西方利用中國人“愛國”來達到其目的,所謂的“愛國主義”成為被利用的根源;有人認為,用錢將搶走的文物買回來,無異於被“二次掠奪”,但對於讓英國人牢記他們的可恥行為並無幫助,只能使他們越來越陶醉於野蠻的、單一的金錢快樂。至於從小偷手裏購買成為“真正的文明”,則實在是強盜的邏輯。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收藏界資深人士向記者坦言,在此事件中,一幫中國人互相哄抬價格,動機也十分可疑。首先,這家名為“bainbridge”的拍賣公司名不見經傳,藏品來源及藏家背景亦模糊不清,“一對中年英國兄妹在打掃去世親人的房間時發現的乾隆時期瓷瓶”這樣的敘述怎麼聽起來都像是傳奇故事;而近年拍賣界的“做局”現象層出不窮,一些炒家聯手拍出一個天價,而實際上並未付出同等金額,等過幾年再把這件東西拿出來拍賣,引後來者入彀。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不贊成不支持購買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國文物,主張通過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國際社會處理非法流失文物返還問題的法律框架和原則,依靠國際合作,依法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