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日媒體聯合輿論調查顯示:雙方互信達4年最低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8日 15: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瞭望東方週刊2010年45期封面

  中日民間互信經受考驗——2010中日輿論調查結果出爐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黃琳報道

  兩國民眾對於雙方關係的未來並不悲觀。接受調查的中日國民中,認為中日關係未來會繼續惡化的人只佔少數,日方為20%,中方是27%。相較于日本,中國國民對未來中日關係的改善更樂觀,這個結論和前幾次調查一致。日本方面有七成左右的民眾認為兩國關係會維持現狀

  迄今為止,《瞭望東方週刊》和《讀賣新聞》以兩國民眾為調查對象的大型同題調查已是第五次了。前四次的調查結果,幾乎見證了中日關係破冰迎春的整個航程:從2006年10月安倍晉三“破冰之旅”,溫家寶總理2007年4月的“融冰之旅”,2007年年末福田康夫“迎春之旅”,到胡錦濤主席2008年5月的“暖春之旅”……

  時間輪盤轉到了2010年秋天。“多事之秋”寫進了今年中日關係的日曆。

  中日兩國民眾對於彼此的看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他們又如何看待兩國關係的前景,如何預期未來?2010年的中日同題輿論調查結果,在紛繁糾結的現實背景下,勾勒出中日兩國怎樣的鄰居關係?

  此次調查于2010年10月下旬在中國、日本同時進行,調查對像是兩國20歲以上的公民。

  日本《讀賣新聞》方面的有效樣本總量是1040人,調查範圍涵蓋日本全國。中方調查則由《瞭望東方週刊》委託零點調查公司,調查範圍和前幾次一樣,在全國十大城市進行,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瀋陽、西安、哈爾濱、青島、長沙。中方調查有效樣本總量為1045個。

  雙方均採用CATI電話定量調查方式。該調查方法所用的CATI系統主要由微型計算機和CATI軟體組成,可以進行隨機撥號。調查訪問採用訪員讀錄法,由訪員讀出問卷,受訪者回答,訪員同步在計算機中填寫問卷。

  本次同題調查所設問題,除了繼續前四次調查中雙方認知、對兩國關係的現狀和前景的看法等內容之外,增加了諸如“如何看待中國企業收購日本企業”等新問題。

  雙方互信四年最低,對兩國關係未來卻並不悲觀

  “如何評價目前的中日關係”,日本方面接受調查者中,有九成選擇了“不好”和“不太好”,而2009年有近一半的日本人對當時的中日關係狀況給出了正面的評價。接受調查的中國公民中,亦有八成人對當下的中日關係給出負面評價,認為不好的人佔81%,比2009年高出38個百分點。

  調查結果還顯示,中日兩國國民彼此的信賴度下滑,達到2006年以來的最低點。

  然而兩國民眾對於雙方關係的未來卻並不悲觀。接受調查的中日國民中,認為中日關係未來會繼續惡化的人只佔少數,日方為20%,中方是27%。相較于日本,中國國民對未來中日關係的改善更顯樂觀,這個結果和前幾次調查一致。日本方面有七成左右的民眾認為兩國關係會維持現狀。

  近九成中國人認為未來更好,日本人樂觀者僅一成

  “你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發展給日本經濟帶來的影響”是連續三年都出現在調查問卷中的問題。

  日本民眾中,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對其有正面影響的人同步增加,2009年比2008年增長了6個百分點,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有38%的日本人選擇了“正面影響大”,比上一年又增加了8個百分點。但今年選擇負面影響大的日本人有所增多,達到了49%。相比之下,中國調查者中有約1/3的人選擇了“正負面影響一樣大”。

  在本次新增加的調查題目“如何看待中國企業收購日本企業”這一問題上,日本民眾中,有9%的人認為是“好事”,而不贊成的人達到81%。

  在另一個本次調查新增的問題上,“你認為上海世博會有助於提升中國國家形象嗎”---大約一半的日本人認為“沒有”,而2009年的調查中則有一半的日本人認為北京奧運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形象。

  與日方的調查結果截然相反,超過九成的中國人認為上海世博提升了中國形象。

  迥異的看法還體現在對於自己未來生活的展望上。有87%的中國人認為十年後自己的生活會比現在好,而日本人對於未來的預期相對悲觀,僅有一成左右的人覺得未來會更好。

  “強大的經濟”成為日本人對中國的重要印象之一

  2007年3月本刊與《讀賣新聞》舉行的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的同題調查中,在日本單獨設立了一個題目,即“中國國內生産總值什麼時候可以追趕上日本”。那時大致有1/4的日本學生選擇了“5年之內”。2010年,也就是僅三年之後,這個預期已變為現實。

  中國經濟的強勁表現給日本國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關於對方國家印象的調查題目中,日本方面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強大的經濟”進入了“你對中國有何印象”的前三甲,但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軍事能力強大”,其次是“弘揚傳統文化”。

  而中國人對日本的印象中,排在前三的分別是:“技術先進”、“經濟發達”,以及“保護環境”,這和前幾次調查結果相差無幾。

  如此印象在兩國民眾心中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合作預期。對於未來兩國將在哪些方面展開闔作,日本方面的被調查者把同中國的政治經濟合作放在首位,而中國方面則把“科學技術”當作是中日合作的優先內容。

  日本人認為經濟關繫上中國比美國更重要

  2007年春季的中日調查結果顯示,兩國均有一半以上的受調查者認為美國對國際社會的影響較為消極。但無論是2009年還是2010年的調查結果都有一個相同之處:從政治方面考慮,中國民眾和日本民眾都把對美關係置於第一位。但認為中日關係重要的日本人也在增多,從2009年的18%增加到27%。

  從經濟方面考慮,60%的中國人認為美國比日本更重要,比上年增加了8個百分點;而在這個問題上,日本方面,連續兩年的調查結果均認為中國更為重要,2009年的數字是46%,本次調查的數據為58%。

  日本民眾對於與中國的政治合作期待體現在朝核問題解決上。對於“解決朝核問題,你希望中國發揮主導作用嗎”這一問題,2009年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0%的日本人選擇了“希望”和“非常希望”。今年仍有超過一半的日本受調查者表示,希望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繼續發揮主導作用。有74%的中國民眾也表達了同樣的期待。

  日本受訪者認為歷史問題應優先解決

  知識産權問題、歷史問題、領土相關的主權問題等一直橫亙于中日兩國之間。這些問題中,哪些是兩國民眾心目中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呢?

  2009年的調查中,在“進一步增進中日友好關係,兩國應該優先解決以下哪一個問題”的選擇上,中日民眾均把“認識歷史問題”放在了第一位。日方認為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次序依次是:共同開發東海油田、知識産權問題。

  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中日民眾對於兩國應優先解決的問題認識接近,都集中在:釣魚島領土主權、歷史問題、共同開發東海和知識産權,不過排序略有不同,中方把釣魚島領土主權放在首位,而日方認為歷史問題最為首要。

  最感興趣的旅遊內容:自然風景、歷史遺跡、傳統藝術

  在上海世博會上,日本館一直是很受中國人青睞的場館之一。從館標“微笑相連”的設計到館內遣唐使、鑒真東渡等一系列反映兩國源遠流長交往歷史的展示,都吸引著關注中日友好的中國遊客。

  而借世博契機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去日本旅遊,也是日本館精彩展示的重要目標之一。

  那麼,到底兩國各有哪些方面是對方旅遊者最感興趣的呢?

  此次中日調查,專門設置了一個新題目---“如果去對方國家旅遊,你會對那些內容感興趣?”對於日本人而言,從調查結果上看,中國的自然風景、歷史遺跡、傳統藝術等最富吸引力,分別排在他們最感興趣的前三位。

  而日本最吸引中國遊客的前三位同樣是:自然風景、歷史遺跡和傳統藝術。

  然而,在是否願意日本今後採取更開放的對華簽證政策上,有54%的日本人表示“反對”。■

  玫瑰色與鉛灰色交雜的中日一年

  每年8月15日是日本的戰敗紀念日,今年恰逢65週年,日本媒體大量報道的是美軍空襲下日本民眾的悲慘狀況,卻都抹去了日本是戰爭挑起者這一最根本的事實

  文 | 徐靜波

  在日本,天氣好的時候,常常可以看見一種緋紅色的雲霞,非常美麗。天氣不好的時候,取而代之的,則是鉛灰色的雲塊和滂沱大雨。

  這種天氣變幻常常讓我聯想起中日關係---近幾年,經過高層互訪的“破冰”、“融冰”、“暖春”之旅,鉛雲似已消解,緋紅色的雲霞初露絢爛。

  當然,由歷史情結和現實利益交織糾結的中日關係,既不可能永遠為陰霾所籠罩,也不會總是雲霞燦爛的一片玫瑰色。

  舛添要一突然問,為什麼不提日本對中國革命的幫助

  中日之間最糾結的歷史問題,日本人的理解不像中國人那樣黑白分明,而是充滿了複雜與曖昧。年長一輩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當年日本給中國造成的災難,內心充滿愧疚和歉意。

  1945年3月受官方的國際文化振興會派遣來到上海的作家堀田善衛(1918~1998),原本對日本侵略戰爭並不了解,來到中國後大受震動,1953年發表了長篇小説《時間》,以一個中國文官的口吻記錄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駭人慘狀和在肉體精神兩方面給中國人留下的劇烈傷痛。

  比堀田早一年來到上海另一位作家武田泰淳(1912~1976),一直是中國文化的熱愛者。他曾寫道:“即使在日本國內,長江的水流,也不斷在我耳畔發出不息的聲響。我無法從那沉痛的、但是令人覺得無比親切的潺潺水聲中躲避開去。”

  但是,在日本也始終存在著堀田和武田以外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我自己在日本期間曾經歷過兩次難忘的辯論,特別能代表日本人對於歷史問題的看法。

  有一次,在跟幾位日本朋友喝咖啡時,有一位平素相交不錯的50多歲的日本男性友人問我,中國人總説南京大屠殺死了30萬人,這是如何統計出來的?

  我回答他:“我也不知道這30萬人是如何統計出來的,但是我讀過許多文獻,在12月13日下午南京某地,日軍用機槍掃射若干萬人;在14日上午南京某地,日軍活埋若干萬人;在14日下午南京某地,日軍焚燒房屋若干,強姦婦女若干。將同一文獻上敘述的被殺害的人口合在一起,大概在十幾萬。”

  我告訴他,我讀的主要是日本人撰寫的文獻,被殺害者不是放下武器的士兵,就是手無寸鐵的平民,而且還有大量婦孺。即便沒有30萬,這十幾萬應該也是個駭人的數字吧!而且就其殘酷的性質而言,十幾萬與30萬有什麼差別呢?那位日本朋友啞然無語。

  還有一次,我與另外兩位復旦大學的教授去訪問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講談社。晚上,主人在東京赤坂的一家日本料理店設宴款待我們,並請來了時任自民黨參議院政策審議會長的舛添要一。

  此公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部,專攻歐洲政治史,曾任東京大學副教授,後投身政治,連任幾屆參議院議員,口才甚好。

  酒過數巡,大家都有些醉意。舛添突然向我們發問:中國人總是説過去日本人對中國做了什麼樣的壞事,其實,日本人對近代中國革命貢獻也很大,比如孫中山的革命,就是靠了日本人的幫助。

  後來才知道,他突然説起此事,是因為前不久日本的NHK電視臺播放了一系列關於近代日本的紀實節目,其中有一集是“支持孫中山革命的日本人”。

  我對此有過研究,於是回答他説,不錯,孫中山革命在海外的主要據點就是日本,同盟會也是在日本友人的家裏成立的,當年宮崎滔天、梅屋莊吉等在人力物力上對孫中山等進行了無私的援助,貢獻良多。這些事實,在中國説得不是太多,並非婦孺皆知,但也有相當部分的中國人知道。

  不過,當時支持孫中山的頭山滿、內田良平、犬養毅等代表官方旨意的大佬,卻有另外的心機,目的是為了獲取中國東北部所謂“滿蒙”的利益。1924年孫中山北上北京途經神戶時所發表的演講,表明他對此已經深刻警覺。事實證明,當年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大部分人,後來都成了在中國擴張的急先鋒,這點也要搞清楚。

  如此作答,使酒宴的氣氛頓時有些緊張,冷場了幾秒鐘後,對方主動為我斟酒,將氣氛緩和了過來。

  戰敗紀念日,媒體絕口不説誰是戰爭挑起者

  今年三月底,我來到神戶大學任教,又一次親身感受了中日關係的波詭雲譎。

  在今年夏天之前,最吸引日本人的有關中國的新聞應該是上海世博會,各大媒體都派出了強大的採訪陣容前往上海。

  從日本電視畫面中傳遞出來的信息是:上海世博會規模宏大壯麗,但試開放時秩序混亂,還有世博主題曲旋律是“抄襲”日本歌曲。

  每年8月15日是日本的戰敗紀念日。各家媒體,尤其是NHK總會製作一些專題節目。今年恰逢65週年,算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媒體向觀眾傳達的主題是,戰爭是何等殘酷,和平是何等可貴。這是沒問題的,但表現的方式卻令我感到十分不滿,甚至是氣憤。

  日本媒體大量報道的是美軍空襲下日本民眾的悲慘狀況,沖繩登陸戰中日本犧牲了多少平民,走上前線的年輕士兵寫給母親的家信是多麼催人淚下,更不用説廣島長崎原子彈的危害。

  這樣的宣傳方式導致的結果是,在絕大多數日本民眾的心目中,過去發生的戰爭就是與美國開戰的太平洋戰爭,最後日本敗給了美國。他們完全不談,1931年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用武力侵佔中國東北,隨後不斷向南蠶食,又挑起了盧溝橋事變,在中國展開了一場幾乎長達15年的侵略戰爭,使無辜的中國人蒙受了巨大災難。無論是對中國和東南亞的侵略戰爭,還是與美國展開的太平洋戰爭,媒體幾乎都抹去了日本是戰爭挑起者這一最根本的事實。

  這使我感到非常的憤懣和悲哀,因為在這樣的歷史教育下,日本的年輕一代難以建立起正確的歷史認識,也會使他們在與曾有過歷史糾結的中國、韓國等鄰邦交往時,顯出驚人的無知。

  日本媒體渲染中國“意氣用事”

  9月發生釣魚島“撞船”事件後,連續數日,日本媒體,尤其是NHK,頭條報道都與此相關。日本媒體稱,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報復性措施,包括事實上停止向日本出口電子産品中必不可少的原料稀土,停止部長級會談,取消中國高官訪日,大幅度削減赴日觀光客,嚴格向日本進出口的海關手續,等等。

  所有這些新聞,日本媒體都做了充分的渲染和報道。其結果是,在日本民眾心目中,中國變得十分“強悍”。日本人對在街頭采訪的媒體記者表示,中國“意氣用事”。大部分日本人對今天的中國似乎更多地感到畏懼,但缺乏尊敬。

  前幾天,我與一名曾在香港大學留學一年、學習中文很有熱情的日本女學生聊起今日的中日關係。我問她,發生了這一系列事情,你對中國的印象有什麼改變?她回答説,因為去過中國,對中國還是有一定的了解,近來的媒體渲染,並沒有怎麼改變她對中國的印象,但目前中日關繫上出現的波折,卻令她“非常擔憂”。

  10月25日下午,北京機場,我在參加了一個研討會後準備返回日本,巧遇幾十名穿著中學生制服的日本學生。他們就是應溫家寶總理5月邀請訪華的1000名青少年中的一部分。他們原本計劃9月中旬成行,因為釣魚島“撞船”事件而延期。

  一名膚色黝黑的男孩胸前挂的名牌上寫著:訪中團關西分團,滋賀縣。我問他,這次走了哪些地方,他回答説北京天津唐山。我又問他,中國和日本有什麼不一樣?他靦腆地笑説,有些漢字意思不一樣,看不懂,然後突然冒出一句:“來到中國,今天還是第一次看見藍天!”

  中日關繫上空的舒心藍天,何時能夠到來?■

  (作者為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今年三月起在日本神戶大學大學院國際文化學研究科任教一年,著有《東風從西邊吹來---中華文化在日本》、《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等中日關係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