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談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十年築起"太空家園"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08: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提示

  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已啟動實施,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實施載人空間站工程具有怎樣的意義?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建設又有哪些創新點?

  我國已逐步具備空間站工程的技術條件

  “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決定實施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工程分為三步走。”天宮一號、載人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介紹説,“第一步,發射兩艘無人飛船和一艘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如軌道艙)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8噸級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自1992年9月21日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以來,載人航天總體部的研製團隊已經圓滿完成了4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和3艘神舟號載人飛船的研製、飛行任務。

  其中,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飛天的神舟五號飛船,使中國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隨後的神舟六號和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分別實現了多人多天和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實現了載人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

  “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奮鬥和共同努力,我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兩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突破了飛船發射、運行和返回等載人天地往返運輸技術,圓滿完成了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務。”尚志説,“2008年神舟七號飛行試驗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又突破了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正在研製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將進行空間交會對接飛行試驗,突破交會對接技術。目前,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任務正在按照有關部門批准的方案順利實施。”

  尚志表示,隨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已逐步具備空間站工程的技術條件。在載人航天“三步走”的戰略和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指導下,經過充分的論證,中央已經批准載人航天第三步(空間站工程)立項,這將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又一個里程碑。

  和平開發利用太空資源

  “載人航天能力,是國家影響力和大國地位的核心內容之一。”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介紹説,“目前,即將完成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又將其運行計劃由2015年延長至2025年。按這樣的計劃,從1971年蘇聯發射禮炮1號試驗性空間站起,到2025年左右的55年間,空間站的建設和應用一直沒有間斷過。由此可見,空間站潛在的技術突破和可能取得的重大實用價值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建造空間站是通向未來更高更遠目標的必由之路。”

  張柏楠介紹,載人航天在和平開發利用太空資源和保護地球環境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積極探索和掌握載人空間服務技術,保證空間設施可靠運行,將直接為經濟發展服務。

  “載人空間站作為我國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的基礎平臺,將成為我國空間科學和新技術研究試驗的重要基地,為將來的載人航天活動和行星探測等航天活動進行技術儲備。”張柏楠説。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總設計師楊宏介紹説,“我國空間站以和平探索和利用太空、服務社會發展、造福人類為長遠目標,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立足於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同時保證創新和應用,保證可持續發展。我國將採取更開放的國際合作態度和合作形式,在空間站技術和空間應用方面擴大對外合作與交流,共享空間資源。”

  鏈結

  載人航天總體部,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航天器業務的責任主體和業務總體單位,承擔著我國載人航天器領域的發展規劃、預先研究、總體設計、系統集成、運營支持、應用研究和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