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探索深空 攬月追星(輝煌十一五2006-2010)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5日 05: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專題:嫦娥二號衛星探月之旅

  本報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余建斌)今天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截至10月13日,嫦娥二號衛星已向地面傳回科學探測數據達32G。預計在15日,衛星上所有有效載荷將全部開機,按計劃對月球進行近距離深入探測。自10月9日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進入軌道高度為100公里的圓形環月工作軌道後,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正向著圓滿成功的目標前進。

  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並被直接送入奔月軌道後,在次次精準控制下,“嫦娥二號”順利完成了發射、奔月、近月制動、繞月工作等多個關鍵環節。在奔月階段的地月轉移軌道飛行時,由於第一次中途修正十分精準,原本計劃的後兩次中途修正都被取消。目前,嫦娥二號衛星一方面繞月探測,一方面正按計劃擇機降軌,將在距離月球僅僅15公里高度拍攝嫦娥三號任務著陸的月球虹灣預選著陸區圖像,圖像分辨率將優於1.5米。獲得虹灣高分辨率圖像並成功傳回地面,將意味著嫦娥二號衛星圓滿完成使命,為探月後續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據探月工程負責人介紹,嫦娥二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2007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一號衛星,實現了對月球全球性與綜合性環繞探測,完成了探月工程“繞、落、回”發展規劃的第一步。這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後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里程碑,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標誌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同時,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圓滿成功,是我國科技自主創新取得的標誌性成果,是中華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實現的又一重大跨越。

  在嫦娥一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基礎上,探月工程二期再次啟動,主要任務是實現月面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將研製併發射我國第一個地外天體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月夜生存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嫦娥二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將驗證直接奔月軌道發射、100公里近月制動、15公里變軌、高精度成像、X頻段深空測控體制等關鍵技術,為未來月球軟著陸增加經驗,降低風險。

  隨著正在實施的嫦娥二號任務不斷突破關鍵節點,四項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已有多項成功,包括地月轉移軌道發射技術、環月飛行軌道控制技術、深空測控通信技術。而作為我國相關載荷研製技術的一個重要突破——高分辨率立體相機研製,將在距離月球15公里的軌道接受考驗。

  “嫦娥二號”正在征程,作為我國開展深空探測的第一步,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嫦娥一號”的科學探測成果也不斷涌現。據介紹,“嫦娥一號”探測數據的處理、分析與研究,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填補了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空白,嫦娥一號衛星CCD立體相機共獲得508軌南北緯70以內和589軌極區的圖像數據,第一次實現了月球表面的100%覆蓋。製作的“全月球影像圖”在幾何配準精度、數據的完整性與一致性、圖像色調等方面均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平;全月球數字高程模型和三維月球地形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嫦娥一號”獲得的豐富科學數據,對月壤特性、月壤厚度以及月壤稀有氣體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對豐富太陽輻射及其與地球磁場和行星的認識具有特殊的意義,並有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

  在科學儀器和探測數據處理方法等方面,根據不完全統計,已申請到了各種專利十余項,正在申請的有近60項。通過地面應用系統的研製和“嫦娥”數據的處理,催生了一批標準和規範,初步建立起了我國月球探測和科學數據處理的標準體系。單就地面應用系統目前就已完成13項國家標準草案的整理工作,其中4項正在按程序報批。據不完全統計,利用“嫦娥一號”數據所發表的文章已有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