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住房問題關乎國計民生 中國政府接連出招調控樓市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5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住房保障政府有責 樓市調控避免“空調”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中國新一波房地産市場調控措施在國慶黃金周的前兩天驟然而至,具體措施包括全面暫停第三套房貸、首套房貸款比例升至30%及以上、加快推進房産稅改革試點、購首套普通住房契稅下調等。長假期間,各地購房者更趨理性,普遍持觀望情緒,樓市交易較淡。

  房地産市場在“金九銀十”中再度回暖,投機性購房又有活躍的情況下,這一波調控措施出臺有跡可尋。溫家寶總理9月13日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重申了中國政府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總體思路,他指出,住房問題既是經濟問題,更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民生問題,穩定房價和提供住房保障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責任。

  1998年,中國開始全面推進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房地産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也大大改善了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10年來中國新建住房65億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達28平方米。但2004年以來,隨著土地出讓方式的變化等原因,各城市房價開始快速上漲。2007年,由於房價漲勢太猛,深圳每週就會發佈一次房價漲幅;在北京,當年6月份一月之間北京房價上漲了20%。在廈門與鄭州,甚至因房價高出現了有市民居住在集裝箱中和自挖的地下室裏的個案。

  過去的一年,房價在人們的猶疑與觀望中繼續上揚。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7月,北京四環路以內住宅期房均價為每方米3.4萬元人民幣。房價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的住房和房地産業,一直存在房價上漲過快(含房價過高)、投資增長過快和大套型住房比重過大三大突出問題,房價上漲過快則尤為突出。”中國房地産及住宅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包宗華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中國政府及時地發現了這三大突出問題,並於2003年開始,拉開了房地産調控的序幕。“遺憾的是,國務院的調控要求沒有很好地落實。直到2009年和今年初,一些城市的房價仍在猛漲。”包宗華説。過去7年,不少城市房地産調控“雨過地皮濕”,搞成了“空調”,搞成了“調漲調漲再調漲”。

  去年末至今,國務院連續採取措施,並以今年4月發出的“10號文”為代表,把住房問題提到了關係國計民生的高度上。9月末相關部委的新一輪調控,進一步細化了“10號文”的內容。包宗華認為,“調控新政”決不能再重蹈“空調”的覆轍,不能再因調控會帶來一定幅度的房價下跌和建設規模縮減而猶豫動搖,而要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阻力,切實地把宏觀調控的要求落到實處。

  中國政府的房地産市場調控措施包括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土地、財稅、金融政策,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引導市場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公共租賃住房,促進形成合理的住房供給結構,滿足多層次的住房需求等多方面。如住房保障建設初顯成效,截至2008年底,中國已解決800多萬戶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已開工410萬套,佔年度計劃的70%。

  值得關注的是,本輪調控除了運用市場機制的手段,還加強了對地方政府的監督和問責力度,對省級人民政府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進行考核與問責。對政策落實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進行約談,直至追究責任。溫總理在國慶招待會致辭中再次強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保持房地産價格的合理和穩定,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廣泛地惠及全體人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