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聚焦現代農業:人均一畝地,“錢”景在哪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9日 03: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山區居住著全國1/3的人口,集中了全國43%的耕地。雖然目前山區多數還欠發達,但困難在山,潛力在山,希望也在山,重慶市因地制宜,宜糧則糧、宜果則果,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産業,帶動農民增收,作出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益嘗試。

  山城重慶,山區與貧困相伴,大城市、大農村並存。這裡,山地丘陵面積佔到75%,中低産田比例達到70%。這裡,農民人均1畝地,戶均耕地僅有4.7畝。這樣的資源稟賦,農業怎麼發展,農民如何致富?

  重慶農業綜合開發堅持調結構、轉方式、強産業,探索走出山區農業現代化的道路。

  種什麼?

  調整結構抓特色

  一畝地變成幾畝地

  這些天,南川區大觀鎮的稻田又忙碌起來了,收割機來回穿梭,沉甸甸的稻穀顆粒歸倉。“畝産720公斤!要不是新修的渠道,今年水災肯定減産。”鐵橋村村民羅長明喜上眉梢。

  種什麼能賺錢?過去是老羅最愁的事。羅長明全家5畝山壩地,以前春怕旱,秋怕澇,年年只能種一季稻,畝産七八百斤,弄不來多少錢。

  去年年底,農業綜合開發把一條條水泥渠道修到家家農田,村裏的一片片“旱崗子”、“泥巴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打牢基礎調結構,政府補菜種、引技術,村裏許多人都種起了陸地菜,看到了“錢”景。羅長明説:“收完水稻種辣椒,一畝地頂過去幾畝地。”

  重慶市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劉念慈説,山區有山區特色,財政支農項目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抓住特色,宜糧則糧,宜果則果,宜菜則菜,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讓特色産品強起來,讓優勢産業大起來,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忠縣的特色是柑橘。念好“山字經”,幾畝地也有好效益。“1畝早熟柑橘,農民能收入3000多元。”忠縣縣長劉貴忠自豪地説,找準了方向,柑橘産業快速發展。如今的忠縣,是半城山水滿城橘,建成柑橘基地20萬畝,惠及15.5萬果農,農民收入較10年前翻了兩番。

  巴南區的特色是茶葉。二聖鎮滿山遍野的茶樹鬱鬱蔥蔥。“這裡的氣候種茶最適宜。”巴茶之鄉茶葉合作社社長趙林説。扶持特色産業,農業綜合開發瞄準制約瓶頸,加大投入,修山塘、通道路、改品種,推動巴南區茶葉從1萬畝發展到現在的3.5萬畝,茶葉産值5年增長了近20倍,茶農畝均收入2000—3000元。

  20年來,重慶農業綜合開發累計投入財政資金70多億元,統一規劃,科學佈局,形成了平壩優質糧油、三峽庫區優質柑橘、近郊無公害蔬菜、山區中藥材等各具特色的優勢産區和産業帶,農業的比較效益不斷提高。項目區農民畝均增收280元以上,部分項目區增收達到1000多元。

  怎麼種?

  規模經營轉方式

  提高農業競爭力

  結構調整僅是第一步,科技要入戶、農機要下田、標準化要推廣,適應現代農業的新要求,傳統的經營方式面臨挑戰。

  “規模出效益,必須加快農業生産方式轉變。”劉念慈説,農業綜合開發堅持集中投入、規模開發,項目向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傾斜,把先進要素聚集起來形成合力,發揮最大效益。

  原來的“豆腐塊”,變成“田成方、渠相連、路成網”的高産田,種糧大戶不斷涌現。在梁平縣明達鎮萬畝水稻高産項目區,租種了1500畝地的農民房祥説:“現在機收、機播統一專業,施肥、打藥精確控制,實行了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生産。冬季種洋芋、油菜,夏種稻穀,當年算賬下來,每畝産值達到1900元。”

  合作組織帶動,新品種、新技術落戶田間。“多虧加入協會,有了好種子,學到好技術,賣出好價錢。”忠縣善廣鄉上坪村農民毛小平説,前年他家改良了6畝柑橘,協會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畝産達到2000公斤,比老品種能多産500多公斤。目前全縣柑橘基地集約化管理面積達7.1萬畝,佔總面積的47.3%。

  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種植大戶、合作組織、“協會+基地+農戶”等不斷涌現,提高了農業的整體競爭力。梁平縣的萬畝再生稻高産示範片,頭季稻單産達到600公斤;永川區項目區良種覆蓋率達到100%……不少項目區實現耕地田園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機械化、種植標準化,成了當地農業的支柱、標準化生産的樣板。

  往哪兒賣?

  扶持“龍頭”強産業

  打造完整農業産業鏈

  從産品到商品,關鍵還靠龍頭企業帶動。扶“龍頭”強産業,才能富農戶。農業綜合開發圍繞産業扶龍頭,圍繞龍頭建基地,從生産、加工到銷售,把農業打造出完整産業鏈,讓農田成為“第一車間”。

  “從種子到橙汁都可以從這裡生産。”劉貴忠説,在三峽建設集團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縣柑橘年加工能力達到了10余萬噸,忠縣橙汁不僅成為北京、上海大超市裏的“搶手貨”,還走出國門,提高了農産品附加值,穩定了柑橘市場價格。“訂單一簽,價格有保障,農民增收有盼頭。”友誼村農民馬和禮説。

  “沒有品牌,就沒有市場。”重慶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節明説,過去巴南茶葉散小弱,鮮葉收購價最低時,每公斤只有0.5—0.6元,不少茶農虧本,自毀茶樹。近幾年,農業綜合開發投入近千萬元扶持茶葉産業化,巴南茶葉品牌越來越響。今年2月,“定心巴渝銀針”高檔茶葉賣到了4萬元/公斤。如今,茶農數量已發展上萬戶,收入翻了幾番。

  龍頭企業帶動,農田成了“第一車間”。涪陵榨菜突破了種植“禁區”,早熟鮮榨菜實現了冬季種植。興國村何明從中嘗到了甜頭:“按技術規程,標準化種植,現在的榨菜個頭大、産量高、用藥少,每畝能比以前多賺400多元。”涪陵區去年種植的5.1萬畝鮮榨菜,畝産在1000公斤左右,菜農增收1.2億元。

  20年來,農業綜合開發投入20多億元扶持農業産業化項目,培育了江津花椒、潼南蔬菜、涪陵榨菜、石柱辣椒等特色農産品品牌,發揮出輻射帶動作用。

  重慶已確定山區、三峽庫區“兩翼”農戶增收目標,今後三年300萬農戶戶均增收1萬元。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山區農業還有更大“錢”景。(本報記者 王建新 趙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