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業內解讀:金融危機兩年 國內銀行受影響多大?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5日 08: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8年全面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得高盛、美林這樣的投行,以及花旗、富國銀行等銀行損失慘重,華盛頓互惠銀行更是瀕臨倒閉而被收購。

  大洋這一側,中國工商銀行,2008年到2009年凈利增長率分別是36%和16%。從2007年起,工行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銀行,這一“桂冠”一直保持到2010年年中。

  類似的利潤增長也出現在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一大批中資銀行身上。中國銀行業受危機的影響有多大?在全球銀行業景氣程度下降的過程中,為什麼只有中國銀行業仍然在膨脹?

  龐大的外匯儲備,良好的銀行負債表,被認為是中國銀行業在危機中獨善其身的原因。

  在金融危機過程中,中國銀行業也一度被要求公開自己的海外衍生品的情況。但由於在中國國內,資産證券化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債務的證券化(CDO)只有零星出現,而信用違約掉期(CDS)則基本沒有開展,國內銀行受到的衝擊較小。

  “投資大師”索羅斯曾表示,從很多方面來看,中國的情況比其他許多國家要好得多。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一體化主要的受益方。

  雷曼事件爆發之時,中國7家上市銀行持有雷曼債券資産的風險敞口不到7.22億美元;中國銀行業涉及次貸的金額總共不超過100億美元,不及美國次貸總規模的1%。

  “這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沒有下到海裏去,當然不會被海水淹死。”這是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對中國銀行業未受到金融危機衝擊的理解。

  此外,2007年開始,中國開始實施緊縮政策,在信貸、利率等多方面齊下手,到2008年時,房地産行業開始出現了成交低迷和價格下跌的情況,在部分地産商瀕於破産邊緣的時候,房地産政策相應調整,降低開發的自由資金比例等。

  最直接的刺激來自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刺激計劃迅速扭轉了市場信心,樓市的成交也開始回暖。銀行新增貸款量在2009年急速膨脹,銀行扮演了“救贖者”的角色。而這樣的規模效應也使得2009年銀行業利潤仍保持上升趨勢。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刺激階段形成的貸款,其造成的壞賬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顯現。(蘇曼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