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任志強:我不埋怨罵聲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12: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任志強是個“網民”,博客現在是他的言論主陣地,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數小時間,有一半時間他的目光都停留在自己的電腦屏幕上。本刊記者肖翊 攝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李鳳桃|北京報道

  8月19日,國土資源部的一紙公告,把華遠地産董事長任志強又一次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旗下控股企業西安立豐禦海置業公司“偽造公文”騙地事件,拖累了華遠地産的股價連跌。

  但任志強卻在忙著與潘石屹爭論房價走勢。

  他是個人物,是一個被符號化的人物,但他不是人們心目中的地産大鱷:自2001年與華潤集團分家以來,在北京土地市場上,任志強率領的華遠新時代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華遠地産”)沒有拿到一塊地,從規模和實力來看,華遠地産也從未擠進北京地産業的前三名。

  有人説,任志強是靠媒體生活的人,其知名度和媒體曝光率總在地産圈裏無人匹敵,但因口無遮攔,美譽度卻是無從提起。

  他喜歡用法律和市場經濟的理論説事兒,最後見諸媒體的卻是:“所有的宏觀調控政策都是讓房價上漲”、“保障房跟開發商一點關係沒有”、“沒買房的人都虧了”……這些話語讓任志強成為真正“房地産商的代言人”。在高房價的年代,他為眾多想言而不敢言的開發商堵了槍眼。

  任志強幾乎是中國房地産圈裏最不喜歡搞公共關係的人,他自己也承認,自己是“除小泉和陳水扁之外,中國人最想揍的人”,他享受著與布什同等待遇的“鞋襲”。但他依然強硬而耐心,滔滔不絕地向媒體和公眾詮釋著他的理論。

  “有的人只會罵,我不埋怨他們。”面對網上的眾議評説,甚至是人身攻擊,他説,“真正看我博客的,真正了解我的人,大多數還是認同我的。”

  近日,《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走進任志強辦公所在地華遠企業中心,與任志強面對面,説説房子、老百姓、開發商、政府之間的事兒。

  保障房“是政府的事兒”

  隨著國家在保障房領域的投入大大提速,今年在北京市,政府就拿出一半的土地用於保障房建設。曾經被認為是低端開發商才會做的保障房項目,如今成為了香餑餑。

  而此時,無論是在商品房還是保障房領域,任志強率領的華遠地産都有些失意。

  繼剛剛失手北京大望京1號地塊之後,今年7月16日,華遠地産高價競標北京通州和昌平兩宗保障房配建地塊,但因缺少保障房建設資歷,再次未能中標。

  “這兩塊地招投標,我們都是最高價,但都沒有中標。因為它標書上有規定,沒有做過保障房的要差很多分,做過保障房的就要加很多分。那麼我就在價格上爭取,但結果還是沒有中標。”被擋在保障房市場門外,任志強對痛失這兩塊保障房配建項目深表不滿。他認為,標書上關於資歷條件的設置是錯誤的,政府應該鼓勵更多的開發商進入保障房領域,而不是設置門檻。

  2007年,北京市下發一紙“配建令”。根據北京市“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兩限商品住房用地佈局規劃,新建商品房項目入市前必須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及兩限房,配建平均比例為商品房的15%。

  “配建令”一齣,就有房地産界人士高調指責政府將自身責任轉嫁到開發商身上。如今,即使已經力圖爭取保障房配建地塊,任志強依然對此頗有異議。

  “做保障房,嚴格的説,就是政府去擠壓開發商利潤,獲取自己最高收入。”他對記者總結説,這句話在官員聽來,是絕對的刺耳。而開發商建保障房的真實原因是——“我們就是替你打工代建,是因為你以一個必要條件限制我,我要買這塊地就必須替你打工,(配建)是強壓在開發商頭上,是開發這塊商品房的門檻。”

  廉租房和經適房“不會長久”

  隨著保障房建設力度的加大,未來華遠地産是否會將保障房作為重要的業務板塊?在任志強看來,轟轟烈烈的保障房建設不會是一個長期過程。

  2008年,政府啟動大規模的保障房計劃,一場保障房建設的攻堅戰開始了。根據住建部對媒體公佈的數據,在2009年-2010年,將新增200萬套廉租房、400萬套經濟適用房,並完成100多萬戶林業、農墾和礦區的棚戶區改造工程,總投資將達到9000億元人民幣。

  但以“任氏理論”分析,“最後結果,很多保障房沒人住。”任志強表示。

  對於沒人住的原因,“有些保障房距離市區遠,有的配套不完善,更重要的是,這部分人離開了市區就沒有就業和生産能力,他們在原來的衚同還可以賣茶葉蛋,但搬到郊區,什麼都幹不了,而且新的廉租房離學校太遠,送孩子上學都沒法送。”任志強描述了一個保障房超標後的情景。

  在他看來,經濟適用房也擺脫不了被取消或最終市場化的命運。

  “開發商交了商品房的土地出讓金,業主購買后土地升值就是自己的,而經濟適用房是不交土地出讓金的,那麼購買后土地升值就不應該是你的”,“經濟適用房的産權在配售過程中無償的轉移到個人,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任志強分析。

  “政府認為虧了,所以要求經濟適用房五年內不能賣,賣要再加一部分錢,如果不轉讓,這個便宜就永遠讓你們家佔著。”他接著説。

  經濟適用房讓配售家庭白撿了土地的價值,“從經濟學和法理上講不通。”任志強認為,這種不公還體現在經適房分配的其他層面,比如正在享受經適房的人是否符合條件,“正是分配裏的不公平形成了社會很大的怨氣。”

  所以,“經濟適用房早就該取消了,我們現在在拼命的要求它取消。”任志強對記者表示。

  推高房價“與開發商沒關係”

  2008年,任志強看漲房價,“沒有買房的人都虧了”的言論引人注目,任志強也被認為是房價的推手。

  如今,“我當然堅持原來的觀點。”分析房市價格暴漲的原因,任志強説,最根本原因還是政府的土地供應不足。

  “除非政府用其他辦法來解決住房問題,比如説利用宅基地,否則土地就得增值。”任志強的話語依然有著兩年前的自信。

  對於公眾理解的開發商助長了房價,並最終在房價暴漲中獲利的觀點,任志強不以為然,“所有媒體都把臟水倒在開放商頭上,其實跟我們沒什麼關係。”

  “北京的房山有一塊地,一部分限價房,(向公眾售價)大概7000元~8000元/米2,另一部分是商品房,但它的投標價已經到了每平米1萬多塊錢(樓面價)了,也就是説,對7000元的限價房,政府沒有出一分錢,而且還從限價房中多拿了好幾千元。”任志強舉例説明,是政府通過保障房配建上對開發商的擠壓,從而抬高了商品房部分的房價。換言之,國家的保障房建設政策變相的助漲了商品房的價格。

  “政府就是希望開放商去擠自己的利潤,而你搞錯了,開發商不會去擠自己的利潤,一定會讓消費者花錢。”任志強對記者坦言,並重新放起了“大炮”—— “房價就是這麼推高的,跟開發商沒關係”。

  “今年上半年北京的土地供應,一共1450公頃,保障房佔83%,那商品房供應土地還剩多少?那商品房價格不是越來越高?”任志強對記者説。對於今年4月的“新國十條”,他認為這改變不了土地供求關係,因而,對房價的遏制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任志強認為,今年土地供應存在一種結構性矛盾——房價高的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增加的少,在房價不高的三四線城市,地方財政借這個機會賣土地,增加土地供應。所以,越是房價緊張的城市住房需求量就越大,而土地供應卻依然不足,房價自然會繼續上漲。

  “除非是新國十條維持到大量的土地供應能改變土地的供求關係時,房價上漲的速度才不會更快。”任志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