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為改革開放繼續探路——寫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成立30週年之際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6日 08: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寫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成立30週年之際

  1980年8月2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批准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條例規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分別劃出一定區域,設立經濟特區。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在湖裏2.5平方公里範圍內設立廈門經濟特區。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特區的建立,叩響了沉睡已久的東南沿海,拉開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偉大序幕。

  揮手間,中國經濟特區走過了30年波瀾壯闊的不凡歷程。

  深圳的“綜合配套改革”、珠海的“橫琴規劃”、汕頭的“粵東戰略”、廈門的“島內外一體化戰略”……一條條新的改革思路噴涌而出,一部部新的改革藍圖相繼問世。

  溫家寶總理近日在深圳考察時,面對特區的領導幹部明確指出:“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經濟特區必須立足新起點,適應新形勢,瞄準新目標,增創新優勢,實現新跨越。”

  “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繼續探路,再創輝煌!”這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特區幹部群眾發出的共同心聲。

  立足新起點

  30年前,深圳是一個只有一家書店、一條街道,只能製造塑料桶盆的邊陲小鎮。30年後,深圳成為一個擁有幾百座超高層建築和超千萬人口、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電子産品行銷全世界的國際大都市。

  30年前僅有“一間百貨,一個紅綠燈和一條馬路”的珠海,2009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了1037.69億元,人均GDP由720元增長到6.99萬元,創造了綜合經濟實力30年增長497倍的輝煌業績。

  30年來,汕頭特區的GDP由12.62億元增至1035.73億元;人均GDP由419元增至20382元。形成了機械裝備、電子信息和音像製品等八大支柱産業,以及16個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全市的工業總産值30年來翻了139.7倍。

  而昔日的海防前線廈門,30年來以GDP年均增長18.1%的高速度,發展成為一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和諧、治安良好的宜居城市,對台灣同胞特別是金門同胞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30年的歷史證明:中央建立經濟特區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特區30年發展的一條最重要的經驗,就是“敢試敢闖,敢為天下先”。30年來,從深圳發行新中國第一張股票,到敲響土地拍賣第一槌;從珠海率先在全國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實行百萬元大獎,到在全國成立第一個中外合資企業;從汕頭率先制定出臺我國首部個人獨資企業條例,到率先在全國改革居民住房分配製度……特區在敢闖敢試的過程中每往前走一步,都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據統計,僅深圳特區30年來就創造了300多個“全國第一”。

  三十而立。“特區還能不能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特區建立30週年的歷史節點上,這道命題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特區幹部群眾的心頭上。

  今天的中國再也不是一花獨放、一馬絕塵、一切讓特區先行先試的改革開放初期,而是進入了百花齊放、萬馬奔騰的全方位改革開放新時代:浦東新區的後來居上,天津濱海新區的宏大崛起,重慶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中西部地區的強勢雄起……都對特區提出了挑戰。(易運文 楊連成 吳春燕 馬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