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特區拓荒者吳南生:調整利益格局仍須“殺出一條血路”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30日 10: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果要殺頭,就殺我好啦!”吳南生當年拓荒廣東經濟特區的經典金句,至今仍被傳誦。  吳偉洪攝

葉劍英(前右二)與吳南生握手。資料圖片

  在經濟特區30週年之際,想採訪吳南生的記者太多了。

  因為這位89歲的睿智老人,不僅是廣東省委原書記(時設省委第一書記)、廣東經濟特區的主要拓荒者,更是特區30年風雨歷程的最好見證者。

  從1979年起,他負責籌辦廣東省3個經濟特區,任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兼深圳市委第一書記、市長。1981年回省委仍然分管特區工作。1985年9月轉任省政協主席,但他的心跟特區始終連在一起。

  2007年廣東省委十屆二次會議上,剛剛履新的省委書記汪洋倡導解放思想時特別舉例説,“當時吳南生看到汕頭很窮,向省委請纓去辦特區,説:‘如果要殺頭,就殺我好啦!’我一看真是激動啊,我們現在還需要這種‘殺出一條血路’的銳氣,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

  儘管婉拒了大多數媒體的採訪,但吳老與南方日報有特別的情緣。今年以來,我們多次走進老人花木扶疏、墨香四溢的家中,聽滿頭銀發的他憶故論今、笑説世事。

  風雲散盡,熱血猶沸。在“改革闖將”平緩的講述中,歷史的風雷、智慧的火花、犀利的語鋒不時激蕩迸發。

  1

  特區三十而立

  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南方日報:吳老,今年是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省委書記汪洋給廣東3個特區都出了3道題,要求特區回答靠什麼實現了“三十而立”?作為廣東改革開放先走一步和創辦經濟特區的重要領導者和見證人,您的答案是什麼?

  吳南生:辦成特區,靠的是六個字: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決定,否則,一切無從談起。

  地利,應該説廣東從近代以來總是得風氣之先。你看,從太平天國,“戊戌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到孫中山和大革命時期的北伐戰爭,都是從廣東開始的,這得益於一種地緣優勢。特別是毗鄰香港澳門,從辦特區來説,深圳、珠海這樣的地理環境太好了。

  人和嘛,我想是各方面的。港澳同胞多、華僑多,特別要強調的是,經過“文化大革命”,我們共産黨的內部、我們國內廣大的幹部群眾,都迫切地希望改革。沒有這些條件,特區也是辦不成的。

  2

  要闖過理論關

  只好向“老祖宗”求救

  南方日報:“如果要殺頭,就殺我好啦”。您這句話堪稱特區的經典“金句”,體現了改革者的大勇。當年特區飽受意識形態困擾,被扣上“租界”、“洋務運動復辟”等帽子,你們是怎麼應對的?

  吳南生:小平同志説,深圳的精神就是“敢闖”。從創辦特區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在實際工作方面要有勇氣,在理論思想上也要有勇氣,要鬥智鬥勇。廣東的理論工作者和各方面的學者們都很支持改革開放,在理論工作方面做了許多研究。

  當時要闖過這一關,只好向“老祖宗”求救。我們提出,馬列主義的基本觀點,從來都不認為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是絕緣的。列寧特別強調,要吸收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有用的管理經驗。列寧講過:“樂於吸取外國的好東西: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管理制度+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總和=社會主義”。

  對於最敏感的“地租”問題,萬幸的是,在《資本論》和列寧的著作中都有關於租地的理論。在十月革命勝利初期,列寧就説:“不怕租出格羅慈內的四分之一和巴庫的四分之一,我們就利用它來使其餘的四分之三趕上先進資本主義國家。”講得多好啊!不過,我們還是把“土地出租”改為“土地有償使用”,到上面容易通過。於是,“地租”改稱“土地使用費”,之後,成為全國通用的新名詞。

  正是有了這些理論上的準備,我們才有勇氣面對“左”派的挑戰。對那些吵吵嚷嚷,“不去跟他們一般見識!”好!你“正確”,你表演吧!我就不開口,你要吵就自己吵吧!我“只做不説”。你能怎麼樣?

  3

  特區立法先行

  不能開國際玩笑,葉帥抱病赴深調研

  南方日報:吳老,您籌劃特區的第一件事是研究、起草《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這個僅僅2000多字的條例從起草到公佈,卻用一年的時間,作了13次修改,可謂字斟句酌。為何要先著手起草《特區條例》呢?

  吳南生:當時海外的朋友説,你中國是沒有法的。無法可依,無規可循,要人家來投資,誰敢來?特區要同國際市場打交道,就不能開國際玩笑!

  我跟谷牧同志講,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搞特區法、特區條例。這個法一定要拿到全國人大去通過,不然,有一天殺了我們的頭,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谷牧很贊成,於是我找了葉帥,他當時是全國人大委員長。我説:特區是中國的,只是設在廣東,所以廣東的特區條例是中國的條例。老帥就回了三個字:“明白了”。

  葉帥是最支持廣東“先走一步”、創辦特區的。1980年4月22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特區條例,並決定報全國人大審批。葉帥得知後,立即在五天后,即4月27日動身到深圳視察。老帥身體不太好,雙腿移動已有些困難,從廣州到深圳交通又不方便,但他還是堅持到了深圳。當時深圳住宿條件很差,蚊子又多,他住在一個小房子裏,連床墊也是臨時從當地一家床墊廠找來的。但次年即1981年3月21—22日他又專程視察了珠海。他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中第一個到特區視察的。

  1980年8月26日,葉帥親自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議,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至此,中國經濟特區正式誕生,並有了法律保障。當時,江澤民同志(時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代表國務院在會上作了有關建立特區和制訂《特區條例》的説明。江澤民同志在這次人大常委會議上所作的説明,即是已出版的《江澤民文選》第一篇。

  在特區條例公佈後的幾天,最困擾著深圳,其實也是最困擾著社會主義中國的偷渡外逃現象,突然消失了!那成千上萬藏在梧桐山的大石後、樹林裏準備外逃的人群完全消失了。這使我們感到非常意外和高興。老百姓覺得生活有希望了!未來有希望了!

  4

  小平特區三句話

  不是一次講出,吳老最早領會綜合

  南方日報:沒有小平的支持,特區不可能成功。他關於經濟特區有三句著名的話:“就叫特區嘛,陜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據説是您最早披露的。但現在對這三句話的來源有很多不同版本,您能否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三句話是什麼時候對誰説的?是誰第一次公開講出來的?

  吳南生:這是1984年4月6日下午,即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將要結束前,我在會上最後一個發言時説的,這是第一次公開説小平的這三句話。我一時心潮澎湃,抑制不住大聲説:這,就是中國特區的由來!後來新華社記者報道出去了,就成了現在的“流行版本”。

  小平同志這三句話,確實是他在1979年4月前後講的,但那不是一次一下子講的,是我把它綜合起來講的。

  在1979年5月3日下午《省委常委會議記錄》和同年5月26日習仲勳同志《在省委四屆三次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兩個文件中,習仲勳同志曾兩次傳達了小平同志“要殺出一條血路來”這句名言。

  “就叫特區嘛,陜甘寧就是特區”這句話,是小平同志1979年4月在聽谷牧同志彙報後説的。小平同志很讚賞廣東“先走一步”的想法。谷牧説:但是,“先走一步”的地方,該叫什麼名稱才好?定不下來。小平説:“就叫特區嘛!陜甘寧就是特區。”當天晚上,谷牧同志在晚餐後散步到中南海東南角,又見到小平同志,小平同志一見面就問:“谷牧,今天上午我説的話你聽明白了嗎?廣東那幾個地方就叫‘特區’。”谷牧説:“明白了。”當天晚上,谷牧同志給習仲勳同志打電話,告訴他這一消息。第二天上午,仲勳同志找到谷牧同志,問:“叫做‘特區’了,那以後廣東還管不管?是不是直接由中央管?”谷牧同志説:“不是,還是由廣東管。”

  至於“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這句話,當時小平同志常説,也只有他才能説得出來。

  5

  改革最大阻力

  過去跟“左”鬥,現在是利益集團

  南方日報:回顧這些特區往事,令人心潮澎湃。現在深化改革,還需要這樣的大勇大智。

  吳南生:30年過去了,我們改革的形勢變化了,對手也不同了。如果説,我們過去辦特區,是跟極“左”的思想鬥,跟僵化的意識形態鬥;現在隨著改革的深入,各種利益博弈錯綜複雜,最大阻力就是利益集團。現在“明白人”不少,但要説真話、做實事,敢跟既得利益集團切割,需要很大的勇氣。現在不至於“殺頭”,但丟烏紗、生活受厄則都有可能。

  今年廣東省委提出建設“文化強省”,汪洋同志特別闡述了廣東文化的時代性,提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是廣東文化最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最突出的地域優勢。這八字看似簡單,卻是意蘊深長,符合廣東近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實際,相當精闢。我認為,這也適用於特區30週年的總結與展望。

  説起“解放思想”,我有個小注解:解放思想可分大、中、小三種。小解放,是小青年敢不敢談戀愛的問題;中解放,是觀念的解放;大解放,是體制的改革,讓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特區30年,幹的是“大解放”,是體制改革。下一個30年,還要繼續“大解放”,還要繼續“殺出一條血路”。

  南方日報記者陳楓

  (注:本文已經由吳南生親自審定)